2007年以来,井研县中小型集约化规模养猪场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继发感染的发生日益严重,特别是2~3月龄猪只发病率高、死亡严重,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生猪大量死亡。为了更好地控制疫情,减少发病死亡率和养猪户经济损失,井研县畜牧局开展了该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等疫情调查,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井研县集约化规模养猪场先后从外地分期分批购买DLY商品瘦肉猪做育肥猪饲养。2005年5月至2006年7月生猪发生一种具有高热、咳嗽、喘气、呼吸困难、鼻腔流出黏液性鼻液,可视黏膜潮红、眼睑浮肿,腹泻,共济失调,全身苍白色,耳、下颌、四肢、腹下皮肤发绀为主的传染性疾病。随后对病猪用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SD、安乃近等解热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差,病猪最后衰竭窒息死亡。全县5个乡镇8个中小型集约化规模猪场养猪2600头,有生猪发病1186头,发病率45.6%,死亡猪只414头,死亡率占发病的34.9%,给养猪户带来极大经济损失。 2 临床诊断 患猪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高烧40.5~42℃,可视性黏膜潮红,眼睑、眼结膜、脸部水肿发红;咳嗽、喷嚏,呼吸加快,喘气,犬坐势张口腹式呼吸;有的病猪连续性咳嗽,特别是早晚和天气突变时较为明显;有的病猪间歇性咳嗽,严重者呼吸极度困难,鼻流浆液或黏液性鼻液,严重者口鼻流出淡红色或红色泡沫样液体;有的病猪突然发病站立不稳,走路摇摆,共济失调,贫血,全身苍白,卧地不起,触摸猪体时猪只因疼痛而尖叫,驱赶四肢呈鸭泳状;头、颈、颌下、腹下、四肢末端皮肤出现紫红色,病猪最后衰竭而窒息死亡。 3 剖检变化 病死猪全身苍白色,口鼻流出淡红色或红色泡沫样液体,头、颈、耳、颌下、四肢末端皮肤呈紫红色瘀血斑。眼睑浮肿,气管、支气管充满泡沫液,胸膜腔有淡黄色的积液,胸膜腔浆膜与内脏被膜有纤维素性薄膜,常与胸膜腔黏连;肺水肿、充血、出血,呈红褐色,切面多汁,有出血液体流出,肺门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呈髓样变;心包腔有灰黄色的透明积液,心脏增大,有点状出血;脾脏肿大,边缘有针尖大出血点;肝脏肿大呈淡黄色、质脆,有充血和点状出血,胆囊充满胆汁;肾脏肿大,有针尖大出血点;胃底部的胃壁增厚、有胶冻样液体、条状出血斑和出血点;肠黏膜水肿,有点状和条状出血,有的肠黏膜有出血性炎症;肠系膜淋巴结水肿,有点状出血。 4 实验室检验 4.1 直接检查 采集病死猪肺、肝、脾、淋巴结触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少量革兰氏阴性红色小球杆菌和短小杆菌。 4.2 分离培养 4.2.1 采集的肺、肝、脾、心、肾及淋巴结组织接种普通琼脂、麦康凯琼脂、SS琼脂平板,在37℃培养24小时观察:①普通琼脂平板长出中等大小、圆形、半透明、灰白色、露珠状的菌落;麦康凯、SS琼脂平板长出红色菌落。②染色镜检:取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有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③生化特性:该菌能发酵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葡萄糖,产生靛基质,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不产生硫化氢,不分解尿素,不利用枸橼酸盐。判定该菌为大肠杆菌。 4.2.2 将采集的肺、心、肝、脾、肾、淋巴结接种血液琼脂平板,采用烛缸法在37℃培养24小时观察:①长出针尖大小,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半透明,灰白色,露珠状小菌落;②染色镜检:取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有革兰氏阴性红色小球杆菌;③生化特性:该菌可发酵乳糖、果糖、葡萄糖产酸,水杨苷为迟缓发酵,不发酵甘露醇、山梨醇、鼠李糖及甘露糖。靛基质、甲基红、V-P试验为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为阳性,可水解尿素酶。判定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5 防治措施 5.1 预防 立即隔离病猪和感染猪,防止健康猪与病猪接触而感染发病;对污染场地、环境、猪舍及用具用0.1%百毒杀溶液进行全面的消毒,保持清洁卫生;封锁疫(点)区,防止疫情扩散;加强生猪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搞好紧急免疫接种,提高生猪抗病能力,杜绝疫病发生。 5.2 治疗 采用抗菌消炎、解热镇痛、利水消肿、止咳平喘的治疗原则。选择以下方法治疗。①亮剑(复方林可霉素)0.2毫升/千克,佛仙(复方氟苯尼考)0.2毫升/千克,分别肌肉注射,1次/天,连用3~5天。②呼喘灵(复方阿米卡星)、抗菌毒(双黄连)混合按每千克体重0.2毫升,附康(复方SMM),0.2毫升/千克,分别肌肉注射,1次/天,连用3~5天。③麦迪奇特(复方阿奇霉素)0.2毫升/千克,牧王红日(复方庆大霉素)0.2毫升/千克,分别肌肉注射,1次/天,连用3~5天。④头孢王(复方头孢噻呋钠)、热毒风暴(中药制剂),混合按每千克体重0.2毫升,氟莱卡(复方氟苯尼考)0.2毫升/千克,分别肌肉注射,1次/天,连用3~5天。⑤大群防治用药:在搞好注射治疗,控制病情的基础上,不论是急性还是慢性病例,只要病猪恢复食欲或有食欲者,可用替米星(20%泰妙菌素)500克,金组方(中药配方剂)500克,或用连黄杀菌散2千克,喉丹散2千克,10%氟苯尼考粉500克,拌入1000千克饲料,混合均匀投喂生猪,2次/天,连用7~10天。 6 小结 6.1 经过对上述几种治疗方法采用选择性的配合治疗5天,生猪病情得到有效控制。8个集约规模猪场治疗病猪772头,治愈病猪723头,治愈率为93.6%,死亡49头,死亡率为6.4%。临床观察:亮剑、佛仙、呼喘灵、附康、麦迪奇特、牧王红日、头孢王、氟莱卡等药物配合治疗,同时结合大群用药巩固疗效,均可收到较好效果。亮剑、佛仙、呼喘灵、附康偏重治疗急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效果显著;麦迪奇特、牧王红日、头孢王、氟莱卡偏重治疗亚急性或慢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效果好。但是该病对抗生素抗药性强,单一药物长期使用,无法防止疫病发生,应采用复合抗生素及中西药联合应用,配合对症治疗,隔离、消毒等综合防治措施,可收到更佳效果。 6.2 井研县集约化规模养猪场发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主要原因:天气突然改变,生猪不适应冷、热突变的环境;猪舍潮湿或排水不畅,新修猪舍未等干燥就进猪,排水不畅,生猪不适应猪舍环境而诱发该病;引进猪长途运输的应激反应;猪场未制定消毒、科学管理制度,饲养管理粗放,圈舍卫生条件差,给致病微生物滋生提供了条件;饲喂传统单一饲料,营养不全面,生猪密度大,猪体况差,抗病力下降,加速了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6.3 加强猪群饲养管理,减少应激,搞好自繁自养,合理调节饲养密度,减少该病的感染发病机会。猪舍、运动场、用具采用0.25%强力消毒灵或0.1%百毒杀溶液进行定期消毒;并保持猪舍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温度,猪舍环境干燥、清洁卫生,使病原微生物无滋生之地;搞好常年预防性菌苗免疫接种是有效控制该病发生的关键。
廖治清 四川乐山井研县畜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