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会记下这一页,”目睹了史无前例的国内期货主力合约全线跌停后,一名期货交易员感叹,“经历这波行情,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世界性经济衰退造成的需求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流动性冻结,这两大近期肆虐欧美商品市场的利空,在昨日极端地宣泄在了国内市场。昨日下午14时36分,随着郑州棉花901合约封于跌停板,接近“20岁”的中国期货市场在这一刻创造了历史——全部品种主力合约跌停。在长假期间作壁上观的国内期市,避开了风云诡谲的动荡一周,却在节后开市第一天,集体“栽倒”,即便是在节前有所预料的投资者,也对这一结局感到猝不及防。
同时,创出历史的“地量”成交,也反应了凶猛的下跌势头可能会在某些流动性强的品种上延续数日,一旦出现“多杀多”的空跌局面,不排除市场将随之出现连锁性的资金风险。
外盘利空 商品市场已无“基本面”
“现在的商品市场,供求关系已经不重要了,商品属性让位给了金融属性,资金面比基本面更加重要。”期货分析师马明超表示,昨日的全线跌停,已经超越了市场的基本面因素,完全是国际市场的暴跌传导过来。“外盘的影响实在太大,尤其是铜、大豆等,国际市场已经定出了一个价格,国内市场就只能以下跌去拉平这个价差。”
马明超表示,决定市场的有两个因素:一是经济衰退造成的商品需求下滑,这使得商品牛市的基础已然消失;二是金融危机带来的流动性丧失,这直接导致了市场的失血暴跌。
据了解,在长假期间,虽然美国救市计划获得了通过,但对于市场的悲观预期,使得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呈现暴跌格局。代表商品价格整体走势的CRB指数下滑了10.44%,创出去年10月12日当周以来新低。其中权重最大的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价格当期累计下跌13.74美元,跌幅达到12.85%;伦铜、伦铝、大豆和玉米等分别刷新了去年以来新低纪录。其中,玉米和白银跌幅最大,各自超过16%,其次是伦铜和纽约原油,跌幅分别达13.26%和12.19%。上周纽约黄金期价累计下挫5%或43.6美元,创出8月以来最大周跌幅。
另外,瑞银退出商品市场的讯息,也进一步打击了国际市场的资金面。据了解,过去两个月中,商品市场上的净多头头寸减少了500亿美元。
“跌停也是商品全球一体化的充分体现,是很正常的。”景川表示,目前风险较大的是那些流动性好,跟外盘联结紧密的品种,例如铜、铝、锌、燃油、大豆等,这些品种必然继续要跟随外盘走势,连续跌停的可能较大。尤其是金属,其基本面也因经济衰退而堪忧。而一些农产品则由于还有国内基本面的影响,未来走势可能会有分化。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