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87|回复: 0

我们该为减少色素的使用做些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8 11: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了下面这篇文章,我想作为畜牧人是不是该为畜牧业减少色素的使用做些什么?
摘自《畜禽业》
1 饲用色素概述
   
饲用色素也称着色剂,是指在畜牧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色素类添加剂。长期以来,由于人们一直以人类的食用安全性为衡量准则,故一般都将饲用色素归纳于食用色素类,很少将其单独归类。食用色素分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目前世界天然色素年增长率高达5%~10%,合成色素的年增长率达3%~5%,国内允许使用的各类食用色素年产能力约在2 万t。
1.1 饲用色素使用目的
    畜牧生产中使用色素(着色剂)的方法通常是将这类物质按一定比例直接添加到饲料中,以期达到如下目的:(1)改善饲料外观颜色以刺激动物食欲,增加采食量,提高生产性能。如饲料中使用柠檬黄可使饲料具有类似豆粕的黄色;(2)增加动物的色素沉积,以改善其外观品质,提高商业价值。如牛奶的黄油色、禽蛋的卵黄与外皮增色、禽的羽毛增色等。尽管色素在饲料中的应用已有很长时间,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但多数学者仍然认为,色素的添加更多的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对动物本身的生理促进作用有多大,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1.2 食用色素的种类
    食用色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1)天然色素;(2)合成色素。目前国外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有94种、合成色素58种。美国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品种为26个,广泛使用的有胭脂树红、β-胡萝卜素、辣椒红、甜菜红、胭脂红等。日本是世界上使用天然色素最多的国家之一,收入食品添加剂目录的品种有20多种。欧共体批准使用的天然色素近30种。
1.2.1天然色素:来自于植物色素组织。截止1998年底,我国批准允许使用的食用天然色素共有48种、包括天然β胡萝卜素、甜菜红、姜黄、红花黄、紫胶红越橘红、辣椒红,辣椒橙、焦糖色(不加氨生产)、焦糖色生产焦糖色(加氨生产)、红米红,菊花黄浸膏,黑豆红、高梁红、玉米黄、萝卜红;可可壳色、红曲米、红曲红、落葵红、黑加伦红、桅子黄、桅子兰,沙棘黄、玫瑰茄红、橡子壳棕,NP红、多惠柯棕,桑椹红、天然芥菜红、金樱子棕;姜黄素、花生农红、葡萄皮红;兰锭果红;藻兰、植物炭黑,密蒙黄,紫草红;茶黄色素:茶绿色素、柑橘黄,姻脂树橙(红木素/降红木素)胭脂虫红、氧化铁(黑)等。这些天然色素是从植物、微生物或动物可食部分用物理方法提取精制而成,在这48个天然色素品种中,目前我国主要生产,使用和出口的产品有40种,包括焦糖色素、辣椒红、β-胡萝卜素、叶绿素铜钠盐、高梁红、红曲米等。
1.2.2 合成色素:以煤焦油为原料制成。截止1998年底,我国批准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觅菜红、觅菜红铝色淀、胭脂红、胭脂红铝色淀、赤药红;赤露红铝色淀、新红,新红铝色淀。柠檬黄、柠檬黄铝色淀、日落黄、日落黄铝色淀、亮兰;亮兰铝色淀、靛兰、靛兰铝色淀,叶绿素铜钠盐、B-胡萝B卜素、二氧化钛、诱惑红;酸性红等,共21种。
目前国内使用的较多的合成色素有9种,包括苋菜红、胭脂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赤红、诱惑红等。
天然色素使用安全性高,但由于提取成本高,故其使用成本较高。而合成色素有着色泽鲜艳、着色力强、稳定性较好、宜于调色和复配,价格低的优点,故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和广泛。
1.2.3 饲用色素:一般来讲,能作为人类食用的各类色素均可以作为饲用,考虑到畜牧生产中使用色素的目的和生产成本等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318号公告规定:允许β-胡萝卜素,辣椒红,β-阿朴-8’-胡萝卜素醛,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β,β-胡萝卜素-4,4-二酮(斑蝥黄),叶黄素*,万寿菊提取物(天然叶黄素)八类色素用于家禽,而虾青素(加丽素红)不能用作家禽用饲料添加剂,只能用于水产动物.
2 饲用色素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还没有科学依据能证明大多数色素、特别是合成色素能对人产生多大的危害,但从预防和缓解这类物质可能会给人带来的不良影响,各国在使用色素类添加剂时通常都进行了限量。然而,国内在饲用色素的使用中,往往出于商业利益和对色素的潜在危害认识不深,加大剂量甚至滥用色素等现象较为普遍,甚至将色素作不道德使用目的。如此下去,在畜禽食品中出现类似“苏丹红”事件将不可避免。
2.1 观念落后导致色素滥用
    随着饲料知识的普及和饲料工业的发展,利用饲料产品进行畜禽养殖的观念已被养殖者所接受,然而,部分养殖者由于对饲料知识了解和掌握并不透彻,在选择和使用饲料产品时仍以一些落后的观念进行衡量,这导致一些饲料生产者为迎合其消费心理而滥用色素或能改变畜禽产品色质的添加剂。
2.1.1 认为颜色黄就是好饲料:一些养殖者认为,饲料颜色黄就表示饲料中豆粕够份量、饲料的营养价值就高。由于这一观点被多数养殖者所认同,一些饲料厂通常以在饲料中添加柠檬黄来使饲料变为豆粕的黄色。这其实是一个极大的误区:首先,饲料的营养价值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豆粕的含量,而取决于适合动物生长所需的能量、蛋白、氨基酸平衡、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诸多因素;其次,过量的蛋白(豆粕)将导致仔猪消化困难,从而引起仔猪腹泻;其三,以柠檬黄等来改变了颜色的饲料并未提高任何营养成分,只能使生产厂家增加生产成本而间接使养殖成本增加。
2.1.2 认为饲料中含菜粕或其他有色杂粕越少越好:由于菜粕含单宁、芥子甙等有毒成分或抗营养因子,棉籽粕含苯酚而具有导致动物繁殖障碍的隐患,这使得部分养殖者因此认为饲料中不含这类杂粕的饲料才是好饲料。由于这类杂粕颜色较深,如在饲料中使用较易辨认,因此,有部分饲料生产厂家就以添加柠檬黄等色素来掩盖杂粕颜色。其实只要使用解毒剂或控制杂粕用量,饲料并不会因添加了杂粕而失去安全性,相反,由于杂粕的添加丰富了原料品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饲料品质,更利于动物的吸收转化;同时,杂粕的利用可缓解蛋白资源紧张的压力,降低饲料生产成本;此外,添加色素使饲料外观呈现豆粕的黄色也并不代表饲料中就未使用杂粕。可见色素的添加对饲料品质的改善并无多大实质意义,而仅仅是满足了部分养殖者的感官需求,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2.1.3 认为能使猪皮毛红亮的饲料就是好饲料:通常皮毛红亮的猪代表生长发育良好、体质健康,为追求这一效果,很多饲料生产者或养殖者在饲料中添加砷制剂(阿散酸、洛克沙砷等)。砷制剂尽管可改进饲料利用率、提高猪增重、增加产蛋率并改进生长鸡的色素形成,但同时它也是一种剧毒物,据研究,一个万头猪场经5年后,粪便中残留的砷可达1 t,将严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同时可导致人类皮癌。虽然砷制剂不属于饲用色素范畴,但由于其能改善猪体的皮毛颜色,且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危害极大,故在次特别提出以引起重视。
2.2.4 认为能使猪排泄黑色粪便的饲料就是好饲料:生理状况正常的猪的粪便一般为黑色,很多养殖者和生猪收购者都是以猪的粪便颜色是否为黑色来衡量猪是否健康,部分养殖者据此认为能使猪排泄黑色粪便的饲料就能保证猪的健康。为迎合此种心理,在饲料中添加高铜制剂来保证猪排泄黑色粪便,以此手段促进饲料销售已几乎成为很多饲料厂的营销法宝,铜制剂的使用大多远远突破250~300 mg/kg的使用上限,这给猪肉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及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巨大的隐患。
2.2 商业利益驱使导致色素滥用
    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和营养知识的不足,国内许多消费者在选购畜禽产品时尚存在较大误区,许多畜禽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借此常以色素来改变畜禽产品的外观颜色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以改变畜禽胴体颜色、水产品外观色泽及禽蛋的卵黄颜色等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以追逐更大的商业利益,这也是造成色素滥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传统消费习惯一般认为红心鸡蛋为农村散养的柴鸡(土鸡)所产,红心鸭蛋也为农村散养的土鸭所产,其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天然无污染,市面上红心鸡、鸭蛋销售好,且价格也比普通鸡、鸭蛋高1 元/kg。为此,有些经营者便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加丽红素)或角黄素来使普通鸡、鸭产下红心蛋。一般连续饲喂加丽红素3~4 d后,鸡、鸭蛋黄就会变为红色。但此类红心蛋其实并不具备土产红心蛋之品质,相反会因为色素的添加而给食用者带来疾病或健康隐患。据大量研究表明,如大量摄取角黄素,可导致色素积累于视网膜而影响视力,尽管目前尚无证据显示加丽红素和角黄素可致癌,但为避免其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安全隐患,国际上通常对其在饲料中的使用给予了限量,如加丽红素允许的剂量为30 g/(t饲料),角黄素的允许剂量为25 mg/(kg三文鱼或嫩鸡)、8 mg/(kg产卵母鸡)。为进一步保护消费者利益,2003年12月9日,中国农业部发布了318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明文规定虾青素(加丽红素)不能用于家禽饲料添加剂,只能用于水产动物。然而,即使在国内严查苏丹红时期,2005年4月15日新华网天津站还报道了在天津西青区、大港区、静湾县等发现大量人造红心蛋。其实这也仅仅是国内使用加丽红素生产红心蛋的巨大冰山的一角,在全国这类事件较为普遍。
    再如,农村散养方式饲养的土鸡通常为黄脚,其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但由于其饲养周期长,部分饲料厂商或养殖者便直接在饲料中添加使用加丽素红或加丽素黄以使普通鸡变为黄脚鸡。据悉,小鸡在食用添加加丽素黄的饲料后15~20 d,脚和皮即开始变黄;如将加丽素红和加丽素黄两种色素混合起来加入饲料,可使鸡皮肤黄色度加深。黄色度又称罗氏度,是从鸡脚颜色来进行判断,颜色越深、度数越高。专家一般建议鸡的罗氏度以控制在5~6度为好,而大量使用了色素的人造黄脚鸡的罗氏度通常达到8度甚至更高。
    此外,利用在饲料中添加斑蝥黄来使畜禽肉色接近天然颜色;以角黄素来使禽肉颜色更鲜明或使三文鱼颜色更红润等等方法目前在国内已十分普遍,尽管其致病性尚缺乏证据,但由此埋下的食用安全隐患已到了必须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的程度。
2.3 出于不道德目的滥用
    一些不属于色素范畴的东西,由于能改变肉质颜色,也常被一些不法商贩用于不道德目的加工肉制品。目前国内较常见的如:将病死猪肉用来做肉松,为使其颜色看起来如新鲜肉品,则以大量双氧水来改变病死猪肉的颜色;为掩盖肉类的腐败、变质外观,又以氧化漂白剂进行处理。凡此种种,在急功近利思想支配下出现的这类不道德商业行为,使人们不禁会问:我们今天还能吃什么?吃什么食品才是安全的呢?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xishuanhu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2 11:2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