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养猪业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经营企业化、生产工厂化、销售市场化。最终的目的是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存有两大风险,即疾病风险和市场风险。单就疾病风险而言,对养猪企业来说起着决定生死存亡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保障猪只的健康和有效的控制疾病,就越发显得重要,既有一整套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适合养猪企业特点的生产工艺流程,又有一个与之相配套的疾病控制系统。建立适合规模化生产的生物安全体系,制定出适合其生产的猪只保健方案,使之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具体化。
规模化猪场疫病发生特点:
条件性疾病增多(料源性、药源性、管理性疾病、遗传性疾病);
新的传染病增多;
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普遍存在;
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发生改变。
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理念
由于猪饲养(生产)模式的改变,猪只的生活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遗传育种、营养调控、生产工艺、环境控制、饲养管理技术、卫生保健等相关技术的综合配套,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猪只的生产潜能(遗传潜力),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养猪者的经济效益。同时猪只生长速度的加快,饲养密度大,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猪只疫病的发生规律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规模化养猪场由疫病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加大。其特点为旧的传染病没有消灭,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多种疫病的混合感染,料源性、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严重。给规模化猪场的兽医技术人员对猪病的控制带来了“史略不及”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对猪病进行再认识,改变传统的专业兽医学理念和防治措施,从而提高防治效果。
规模化养猪场疫病控制方案
规模化养猪场疫病控制原则应该从综合措施方面考虑,由专“坐堂”兽医,“有病则治”的兽医理念改为“无病先保”的理念,由兽医专科理念改为兽医、畜牧等综合保健理念,使每个兽医技术人员具备综合管理能力。规模化养猪的疾病控制不单是打疫苗、用药物治疗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猪场的选址、建筑布局、环境控制、生产工艺、选种、饲料、饲养管理技术等各个方面。因此不但要求兽医技术人员具备有综合知识和能力,而且必须制定一个适合规模化养猪的疾病控制方案,总的指导原则为“措施前移,无病先保,逆向思维。”
规模化猪场猪只保健的五大环节:
u 猪场选址与布局
u 设施、设备及环境控制
u 生产工艺与饲养管理技术
u 饲料和营养
u 药物的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