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74|回复: 1

易混淆的猪腹泻性传染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2 11: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仔猪白痢
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多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季节性不明显。发病率中等。死亡率不高。无呕吐,排白色或灰白色糊状粪便,体温不高,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二、仔猪黄痢
病原为一定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7日龄以内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病猪少有呕吐,排黄色稀粪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用庆大霉素或氯霉素并结合强心补液等综合疗法治愈效果较好。
三、仔猪红痢
病原是C型魏氏梭菌,常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仔猪,1周龄以上很少发病。病猪偶有呕吐,排红色粘粪。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死亡率较高。该病治疗效果不好,关键在于预防:即在母猪产前一个月肌肉注射乙型魏氏梭菌5万毫升,产前半个月再注射10毫升。能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四、仔猪副伤寒
又称沙门氏菌病。主要侵害2~4月龄仔猪。无明显季节性,呈地区流行性散发。体温略高,表现急性败血病和剧烈腹泻,慢性者反复下痢,皮肤可出现紫斑,剖检可发现盲结肠有凹陷不规则的溃疡和假膜。用氯霉素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五、猪痢疾
病原是猪痢疾蜜螺旋体。2~4月龄猪多发,季节性不明显,缓慢传播,流行期长,易复发,发病率高,病死率较低,体温正常,但病初略高,泻出粪便混有多量粘液及血液,常呈胶冻状。剖检病变主要在大肠。该病用痢菌净。痢立清、二硝基咪唑治疗效果好。
六、猪流行性腹泻
是由冠状病毒科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多发生于冬季,特别是12月和1月发生最多。幼猪表现腹泻,成年猪仅发生呕吐和厌食。该病传播速度快,但病死率较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流行过程延续4~5周,可自然平息。
七、猪传染性胃肠炎
是由冠状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生,仔猪病死率较高,大猪很少死亡。常见于寒冷季节,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初呕吐,排灰色或黄色水样稀粪,病猪迅速消瘦,脱水,大猪多数可在短期内康复。该病治疗效果不好,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syz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9-12 13: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全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2 21:0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