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讨论豆粕近期现货走势时,正处于方向非常不明,市场猜测很多。如今,豆粕现货价格从当时的4000左右跌到今天的3700了。是否会再次探底跌破前期低点3600甚至更低?我个人认为过份看空有一定的风险。
1、成本是商品价格的杠杆。油厂已无利润可言,江苏、广东沿海油厂使用进口大豆压榨亏损350~400,北方压榨国产大豆亏损100左右。前期油厂曾经有过500的暴利,但是通过一个多月的利润回吐,油厂已到了承受的极限,尽管油厂在期货的套保挽回了部分损失,但是不足以填补亏损。从成本的角度考虑,不可能长期亏损,所以不能过份看空豆粕。
2、近一周以来,饲料厂销售量普遍增加,特别是猪料的销量增加明显,说明养殖消费有所恢复,饲料厂对接下来的两个月销量都比较看好,需求的增长可能会抑制豆粕的深度下跌。
3、本周一,江苏油厂豆粕在3720~3750的价格区间成交量近8万吨,创今年豆粕单日销量的最高记录,随着豆粕库存的陆续转移,油厂的压力慢慢缓解,巨量成交也反映市场基本认同该价格,油厂为了保证合同有效执行,再度大幅下调豆粕价格的可能性减小。
4、昨晚受美元突破80美元的影响,CBOT大豆暴跌23美分,但仍然没有跌破1175的底部支撑,早霜的炒作还没有结束,明晚USDA的供需报告不明朗,使得大豆价格维持振荡局势,在这种情况下,大幅亏损的油厂在油脂价格疲软的背景下力挺粕价的可能性比较大。
当然,12日的CBOT供需报告可能会给市场指明方向,如果利空,大豆可能雪上加霜,但因技术面严重超跌,可能维持弱势振荡以待技术指标修复后再寻求新的方向。如果利多,大豆可能再次反弹试探上方的压力。但不管利多还是利空,经过市场的反映后,再次回到天气炒作和基本面的可能性比较大。
另外还有一个令所有商品市场都非常关心的美元走势也很关键,突破80后,打开了美元上涨的空间,但短期估计以巩固现有成果为主,果真如此的话,大豆可能会得到一次修整的机会。
因此,在油厂大幅亏损和养殖业恢复逾期的背景下,只要CBOT没有完全破位,近期过份看空豆粕有一定的风险,在下跌过程中找机会适当补充库存有一定的必要。
才疏学浅,一家之言,拿出来与大家探讨,还望多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