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70|回复: 3

养猪用的是炒股的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0 15: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猪用的是炒股的招

  CCTV《致富经》栏目9月9日播出:养猪用的是炒股的招。以下为节目实录

  七,八月份正是南平市延平区最热的时候,白天温度高达36度,但是在炉下镇这个号称南平市最大的母猪基地,白天却感受不到生猪交易的热度,这些运猪的车在这停了一整天,也没有人拉猪。

  记者:“师傅,你这一般什么时候拉猪啊?”

  炉下镇瓦口村司机张道星:“一般现在是晚上。”

  记者:“为什么要等到晚上?”

  炉下镇瓦口村司机张道星:“因为天气很热嘛,白天拉,猪不是没办法受不了,这么热的天。”

  果然晚上8,9点钟过后,镇上的运猪车就各奔东西,把炉下镇的生猪运到周边地区,每年的数量接近50万头。

  在生猪交易中,外地的客户都是通过陈耀旭这样的经纪人到炉下镇买猪。陈耀旭做生猪经纪人不到3年,就成为炉下镇最大的生猪经纪人之一,每年从他手上卖出去5万头生猪。近3年来猪价的起起落落,陈耀旭感触很深。

  炉下镇生猪经纪人陈耀旭:“养猪就像炒股一样,有起有落吧。风险性就是三年一个阶段吧,高峰期大概就一年。”

  做经纪人之前陈耀旭是炉下镇的一名养殖户,家里有25头母猪,从2005年开始一直到2006年上半年,猪价一路往下掉,最低时商品猪的价格每斤曾跌破2.5元,商品猪卖不上价,导致小猪也没人要,这让陈耀旭非常苦恼。

  陈耀旭:“用我们这的话来说就是母猪成山了,积压了,没人要,当时小猪就是十几元一只,我就忍心把母猪都卖了,长痛不如短痛嘛。”

  如果按一头母猪一年繁育25头小猪计算,陈耀旭家的25头母猪一年总共能繁育625头小猪,当时这些小猪不但卖不上价,而且一头处于哺乳期的母猪每天要消耗12斤饲料,比正常情况下高出7斤。最后陈耀旭实在撑不下去了,忍痛把母猪和小猪都处理掉,平时价值一两千元一头的母猪,他只卖了不到500元。前前后后让陈耀旭亏了10万元。

  陈耀旭:“你越没人买,价钱越往下掉,就像股票市场行情一样的。把母猪都卖了,改行做猪中介了。”

  就在陈耀旭转行当经纪人的同时,镇上有一位养殖户郑新平遭遇了更大的困境。郑新平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养殖大户,同时也是区里养猪协会的会长,他当时拥有500头母猪和一万平方米的猪舍,如此大的养殖规模,使他不能像陈耀旭那样说转行就转行,为了渡过难关,郑新平采用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做法。

  延平区养猪协会会长郑新平:“胎次高的母猪,性能不好的母猪,都淘汰,淘汰了将近一半,但是新母猪大量的补充。当时我这个场存栏是500头,淘汰了300头,又补充了400头。”

  养了十几年猪,郑新平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他买进的小母猪不但价格便宜,而且食量还不到老母猪的三分之一,给郑新平省了很大一笔开支,更重要的是,半年后这400头新母猪将进入产仔阶段,到时候行情怎么样,有10几年养猪经验的郑新平心里早就算计好了。

  郑新平:“全国是普遍宰杀母猪比较多,存栏量少,势必会引起下一波猪价的提高。这个时候要补充大量的后备母猪,等下一波的好行情。”

  郑新平的做法得到了一些有经济基础的养殖户的认同,即使是在猪价最低谷的时候,全镇的母猪存栏量都维持在正常水平的80%,约2.5万头。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全国生猪存栏量的减少,猪肉涨价的时机终于到来,亏了大半年,这下炉下镇的养殖户终于可以把钱补挣回来了,然而一直以卖中猪为主的炉下人,到了2007年的时候却突然不舍得卖中猪了。

  中猪就是70斤左右的猪。炉下镇的养殖户一向都是养母猪,产小猪,再养成中猪卖给外地的养殖户,让他们养成商品猪,也就是当地人所说的菜猪。30年来一直遵循的规律,在猪价大举上涨的时候,怎么说变就变呢?

  郑新平:“在涨的过程的话,从06年下半年到07年的话,自繁自养,养到商品猪养肥猪卖,不卖小猪,而且是养得越大越好。”

  一直以来,外地客户从炉下镇买走的大多是中猪,当时郑新平也卖了一阵子中猪,不久他算了一笔账,发现卖中猪有点吃亏。当时菜猪每斤涨到了9元,中猪的价格涨到了13元,但是中猪才70斤重,而菜猪是200多斤重。在饲料没有涨价和猪价一路上扬的情况下,养菜猪比养中猪每头能多挣200元左右。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养猪协会的成员,2007年从炉下镇卖出去的有90%都是菜猪。

  中共炉下镇党委组织委员杨英恩:“如果饲料的价钱比较平稳,菜猪的价钱比较好的时候,中猪养到菜猪,中猪有一定的日龄了,这个猪发病率很少,从养的过程中长的速度块,长得块,从这方面来说利润更高一些。”

  林有财:“猪价好的时候养大猪啊,因为钱挣更多啊,中猪到大猪这段时间比较好养。”

  林有财家里养了40多头母猪,一年大约能出栏1000头中猪。2007年他就把大部分的中猪养成菜猪,不但很快把以前亏掉的钱挣了回来,而且卖商品猪挣的钱还比以前多出不少。

  林有财:“去年利润还不错,去年也赚了二三十万,像我们这个村里70%的人都赚了二三十万。”

  炉下镇大部分养殖户都能挣到二三十万,以至于他们形成了一种观念,养猪要想多挣钱,就应该尽量把中猪养成菜猪卖。然而从2008年3月份开始,仅仅过了一年时间,他们竟然又颠覆了这种给他们带来过丰厚利润的做法。

  很多养殖户们发现,2008年以来,由于饲料上涨较快,玉米从一年前的每公斤1.6元涨到了目前的2元,豆粨也从每公斤2.2元涨到了2.8元,养殖户们仔细一算,把中猪养成商品猪的利润已经不再那么吸引人。

  林有财:“从断奶到中猪70斤成本要三四百,中猪到大猪的成本要六百块成本,今年就要八九百块钱,所以就我个人来讲,我还是养中猪卖的比较好。”

  炉下镇生猪经纪人陈耀旭:“断奶猪养到中猪本钱低,因为这段小猪的采食量很小,像中猪七十斤以上的它进食量大,进食量大它的本钱就大,所以养商品猪的人就少,我们的中猪全部都是往沿海一带销。”

  商品猪的价格从去年的一斤9元下调到了6块多,林有财觉得养商品猪的利润已经不多,从2008年开始,他卖的全部都是中猪,把该挣到手的钱挣到手。通过像陈耀旭这样的经纪人,今年整个炉下镇卖出去的中猪比例达到了90%,主要销往福建沿海一带,因为那边泔水多,能降低商品猪的养殖成本。

  郑新平:“认真去摸索的话,和炒股是差不多的,而且还可以把握的。低谷的时候,补充新母猪,淘汰性能底下的母猪,在涨价过程中,自繁自养,猪养越大越好,在价格高峰期的时候,卖小猪。”

  编导:陈润森摄像:程诗雄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致富经》栏目查询!

  注: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重播:每周二至周六 13:52—14:2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maple_niu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5-21 11: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应该好好的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5 收起 理由
system + 5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2 16: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股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2 1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商机无处不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5 21:5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