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21|回复: 1

贝倍壮的营养特性及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9 20: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贝倍壮”是由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和北京中科景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利用“948”项目开发的新型生物蛋白饲料---肠膜蛋白粉(DPS) ,它是由猪小肠黏膜经微生物发酵和蛋白酶酶解的产物,同时加入苦肽分解酶,提高适口性,用膜分离技术清除大部分的粗灰分,然后喷雾干燥而成。通过该工艺加工的肠膜蛋白粉,除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外,还含有大量的小肽类蛋白和未知生长因子(UGF),非常易于小猪消化吸收,是幼畜专用的水溶性功能蛋白源。另外,生产肠膜蛋白的设备、技术、工艺、质量控制完全按美国标准进行,并且在喷雾干燥和后加工工艺上进行了改进,本产品完全溶于水, 提高了产品的适口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1
贝倍壮的加工工艺及营养特性
1.1
贝倍壮的加工工艺
第一次酶解:将猪肠粘膜和分解酶、催化剂混合,在PH=10,T=60℃ 酶解,使肠粘膜成液状,从液体中分离出多糖类药物---肝素。第二次酶解:将剩余滤液、滤渣进行二次酶解,使肠黏膜蛋白 98% 以寡肽形式存在,此时的肠黏膜蛋白被酶解为小肽(二肽、三肽、多肽、苦肽)和游离氨基酸,可完全溶于水,极易被幼畜吸收利用。第三次酶解:由于肠黏膜二次酶解液中含有苦肽,我们在总结国外产品的基础上,改进工艺,进行第三次酶解。在二次酶解液中加入苦肽分解酶,使苦肽分解,去掉苦味。这也是贝倍壮在幼畜上使用适口性优于进口肠膜蛋白的主要原因。
超临界流体萃取灰份:在肠黏膜酶解液中加入一种特殊溶剂,在超临界温度和压力下,大部分粗灰分和粗脂肪会溶解于该溶剂,使肠黏膜中的粗灰份从28% 降到18% 。
改变肠黏膜蛋白的吸湿性:纯肠黏膜蛋白的吸湿性很强,易板结,进口肠膜蛋白多用大豆皮作防板结分散剂,但大豆皮中有大量的抗营养因子存在,影响肠膜蛋白的吸收利用。我们为此在载体选择上做了大量试验,最后选择水溶性膳食纤维作肠膜蛋白的载体。水溶性膳食纤维的优点如下:
(1)
促进幼畜肠道有益菌群的繁殖。
(2)
不含抗营养因子。
(3)
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
(4)
流散性好,不具有吸湿性。
干燥、灭菌:产品经过多道工序后,此时的产品干物质含量在 55~65%,使用离心喷雾干燥机,通入 180~195 ℃的热空气, 使雾状肠黏膜蛋白和热空气充分接触,即杀灭病菌,又快速干燥。
1.2
贝倍壮的营养成分
贝倍壮含有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和小肽小肠黏膜经过酶解处理后,肠黏膜蛋白被分解为小肽(二肽、三肽、多肽和游离氨基酸,水溶性好, 且易于被动物利用。表1列出了贝倍壮的营养成分含量。
表1 贝倍壮的营养成分含量
粗蛋白
≥ 50.0%
粗纤维
≤ 3.0%
消化能
≥ 16.5MJ/kg
粗脂肪
≤ 3.0%
0.5~2.0%
代谢能
≥ 15.2MJ/kg
粗灰分
≤ 18.0%
0.2~1.0%
赖氨酸
≥ 3.2%
≤ 10.0%
7.89%
精氨酸
2.89%
0.88%
203mg/kg
蛋氨酸
1.2%
4.60%
68mg/kg
苏氨酸
2.0%
1.02%
亮氨酸
1.50%
色氨酸
0.20%
谷氨酸
5.85%
异亮氨酸
0.62%
苯丙氨酸
1.15%
组氨酸
0.31%
缬氨酸
1.20%
胱氨酸
1.01%
1.3
贝倍壮的营养特性和功能
1.3.1
贝倍壮的营养特点

贝倍壮为高含量肠膜蛋白,纯度高达 95%

产品为浅黄粉状,具有粘弹性和水中稳定性。
流散性好,易于混合。
具有特殊腥味,无苦涩味,可增加饲料的风味,适口性及诱食性极佳,提高动物的采食量。

母猪饲料添加,乳猪出生重可提高 100300g,仔猪的断奶重可增加1020%
1.3.2
贝倍壮的功能
缓解仔猪断奶应激,减少断奶失重,降低腹泻,促进生长发育。
含丰富游离氨基酸和大量小肽(二肽、三肽)、寡肽,易被幼畜吸收。

含有诱食肽(Feed Attractant Peptides),提高饲料适口性和仔猪采食量。

含有免疫调节肽(Immunomodulator Peptides)提高乳猪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含丰富肠膜素,对断奶引起的肠道损伤,有修复作用。

激活消化道脂肪酶和胰淀粉酶的活性,提高仔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2
贝倍壮的安全性
动物源产品的安全性问题总是人们最关心的。美国Nutra-flo公司对其生产的DPS安全性已做过数次试验,并对上市产品进行跟踪分析,至今未发现任何问题。试验结果表明,DPS 样品不易受细菌污染,样品存放90d ,其每千克产品中大肠杆菌总数少于10个,沙门氏菌未检出,每千克样品人工接种沙门氏菌60000个,7后检验发现少于10 个。中科景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也多次在农业部兽医诊断中心检测了口蹄疫、伪狂犬、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猪圆环病毒、猪瘟等病毒,结果都均未检出,也没有分离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Brad Thacker 也指出,DPS 的生产过程包含了持续高温及蛋白酶的消化,猪的重要病原,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毒以及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等,都无法生存于肽生产的过程。因此,只要正确保存和使用,DPS 应用于养猪生产中是安全的。
3
贝倍壮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3.1
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
仔猪消化系统发育还未成熟,酶系统发育也不完善,对小肽具有特定的需求。小肽的参与不仅能节省生产能耗,而且对消化道起保护作用,提高蛋白质以及其他养分的消化吸收率,促进营养物质在仔猪体内的沉积,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性能。Zimmerman (1997) 901824 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用6%DPS代替乳清粉。结果表明,在前2周内采食DPS 的猪日采食量、日增重及饲料效率均显著优于只饲喂乳清粉的猪。高欣等(2000) 试验得出,从日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来看,在断奶仔猪日粮中可用3.5%DPS505%DPS30替代2.5%AP950DPSAP(2.5%DPS50 + 2. 5%AP950) 的效果优于单独添加2.5%DPS50,但不及3.5%DPS50。由此可见,用DPS全部或部分替代乳清粉或AP,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持甚至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胥学新(2003)在中国农大试验场对24日龄断奶仔猪进行了5%贝倍壮替代5%乳清粉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从第三周起 5% 贝倍壮组比乳清粉组,在日增重、采食量、饲料效率方面均有明显改善。马永喜博士(2004)在河北昊友种猪场对24日龄的断奶仔猪240头采用5%的贝倍壮、5%血浆蛋白粉、5%的贝倍壮+5%的血浆蛋白粉和2.5%贝倍壮+2.5%血浆蛋白粉四种营养成份相同日粮进行了饲养试验,在5 周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所有饲喂贝倍壮的猪在日增重、日采食量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
3.2
促进早期断奶仔猪消化道的发育,缓解断奶应激
早期断奶仔猪消化系统的胃底腺区壁细胞和主细胞发育不成熟,分泌盐酸和消化酶的能力不足,而且小肠黏膜抵抗能力弱,易被各种外源性蛋白抗原损伤。DPS中的小肽具有低抗原性,动物食后不会引起不良或过敏反映。小肽营养素添加到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能促进仔猪肠道组织与功能的发育,显著提高消化酶活性,有效降低腹泻的发生率(王恬等,2003) 。计成等(2001) 报道,日粮中添加3.5%DPS50组的猪小肠绒毛突出且清晰,测定的回肠及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及隐窝深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较高,同时测定的脂肪酶、淀粉酶和胃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蔡元丽(2000)研究也表明,DPS 水解物(PIH) 能促进仔猪的小肠发育,降低腹泻指数,增强十二指肠食糜中消化酶(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 的活性。另有报道,在28d断奶仔猪的日粮中添加3%DPS除了能显著降低腹泻率之外,还能减轻断奶应激,降低病死率(吴金节等,2002) ,这说明,DPS 在促进仔猪消化道生长发育以及改善断奶应激方面的确具有优势。
4
展望
近年来,小肽的营养生理作用已经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DPS的营养特性多归功于含有丰富的小肽,可将之视为一种小肽营养素。DPS 在养猪生产尤其是仔猪生产中已表现出稳定的促生长作用。作为一种优质的动物蛋白源,进口的DPS与我国同期进口的秘鲁鱼粉价格相当,价格较高,而我们自主研发的贝倍壮由于就地取材、各方面成本都低于进口产品、且新鲜度较好,产品营养成分和稳定性高于或于进口的DPS接近,但价格却远低于进口的DPS,因而具有广阔的开发推广前景。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绿缘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9-14 08: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东,哪里生产的?有机会试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2 15:0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