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微生物类药物简介
一、青霉素类:包括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西林油、氨苄、羧苄、苯唑青霉素、邻氯青霉素、阿莫西林等等。
抗G+细菌、如各种球菌以及猪丹毒杆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等,但有不少细菌对该类已产生了耐药性。现适应于猪丹毒、脑炎、G+球菌引起的败血症等。链球菌属已耐药。副作用:个别个体过敏。
二、链霉素类(氨基糖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大观霉素等。
抗G-菌,抗药性菌株较多,副作用:耳毒性、鸡和猪敏感。本厂产品有:庆大霉素、猪喘平(卡那霉素)。
三、四环素类抗生素
包括土毒素、四环素、强力霉素等。
慢速广谱抑菌剂、对G+G-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均有效、对边虫、梨形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副作用:抑制骨骼生长发育。
四、氯霉素类抗生素
包括氯霉素、甲枫霉素、氟苯尼考。
广谱高效对G+、G-、支原体、立克次体、放线菌、螺旋体和某些原虫有效,对沙门氏菌特效,对大肠杆菌高效。细菌对该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较慢。
以上四类药物之间的配伍:1类+2类起协同作用,1+3或1+4拮抗作用,3+4相加作用。
一、 头孢类抗生素(即先锋类)
包括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噻呋等。
抗菌谱及抗菌效力与青霉素类相似,但耐药菌株少,对链球菌有效。后三种有免疫抑制作用。
二、 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即红霉素类)
包括红霉素、白霉素、螺旋霉素、泰乐菌素、阿奇霉素等。
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对链球菌有效,对支原体效果好。
副作用:呕吐、刺激性强。
三、 磺胺类药物
该类药物很多,包括短效、中效、长效、难收的和外用的有数十种之多。最常用的有SD、SM2、SMZ、SMM等。
能抑制大多数G+、G-菌的生长,对放线菌、螺旋体、弓形体有效。
副作用:有一定的抑制造血作用。
四、 喹诺酮类(即沙星类)
包括诺氟沙星、氧氟沙星、蒽诺沙星、环丙沙星、双氟沙星、培氟沙星、沙拉沙星、超威沙星等。
对G-菌效果好,对G+菌效果一般,蒽诺沙星对支原体效果很好,用量小。
副作用:呕吐、吐白沫,厌食。
症状:大剂量应用时溶血,软骨损伤,跛行等。
五、 抗菌增效剂及其它抗菌药
增效剂有TMP、DVD等,本身有抗菌作用,理论上与其它抗生素及磺胺类同用,能增加抗菌效力十几倍到几十倍(体外),临床上效果并不明显(体内)。
黄连素对G+、G-均有抗菌效力,对真菌有效,临床上多用于真菌感染及肠道感染。
乙酰甲喹(痢菌净)对G+和G-均有效,但对G-更强,对螺旋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作用强,对猪腹泻、下痢特别有效(红黄白痢、猪痢疾、肠炎等)。
利福平:抗结核药,对肠道感染效果好。
泰妙菌素:又叫支原净、泰莫林,对支原体疗效高。
林可霉素:又叫洁霉素。
克林霉素:又叫氯林霉素、氯洁霉素、氯林可霉素。
上述二者均为洁霉素类,对G+菌、螺旋体、副猪嗜血杆菌、支原体有效,对链球菌亦有效。
六.抗病毒药:
抗病毒药物种类繁多,效果好的极少,广谱的不多,多是对个别病毒有作用(体外),有一些药物的体内效果不确定,常见的抗病毒药有:病毒灵、金刚烷胺、阿昔洛韦、利巴韦林、干扰素诱导剂、黄芪多糖等。
特点:ABOB副作用小,疗效不明显。金刚烷胺有一定疗效,主要用于鸡,副作用稍大。利巴韦林副作用大,效果不明显。阿昔洛韦对泡疹病毒效果好,副作用小。干扰素诱导剂通过诱生干扰素而起作用,疗效确实,效果与诱生干扰素的量相关,所以体质好的,病轻的及早期用药效果好,后期应用疗效不佳,对免疫机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黄芪多糖能诱生干扰素,能提升免疫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