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206|回复: 8

300头母猪规模猪场生产管理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5 22: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优秀的品种  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猪场生物安全措施  猪场的经营管理 

以最低成本生产高质量的瘦肉

   猪场生产指标、生产计划与生产流程

我国目前先进的规模化猪场,生产线均实行均衡流水作业式的生产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一般选择为: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20.0头以上肉猪,母猪利用期平均为三年,年淘汰更新率30%左右。肉猪达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1天左右(23周)。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

 

生产技术指标表

单位:%、头、公斤)

  

   

  

   

配种分娩率

85%

23周龄个体重

100公斤

胎均活产仔数

10

哺乳期成活率

95%

   

1.31.5公斤

保育期成活率

97%

胎均断奶活仔数

9.5

育成期成活率

99%

21日龄个体重

6.0公斤

全期成活率

91%

8周龄个体重

18.0公斤

全期全场料肉比

3.1

 

生产计划一览表

 

基础母猪数

300

满负荷配种母猪数

15

63

780

满负荷分娩胎数

13

53

625

满负荷活产仔数

120

520

6250

满负荷断奶仔猪数

114

494

5928

满负荷保育成活数

110

478

5740

满负荷上市肉猪数

110

474

5680-6000

注:以周为节律;一年按52周计算;按基础母猪300头计划。

 

生产流程

本方案以万头生产线为例,以“周”为生产节律,采用工厂化流水作业均衡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按下列工艺流程图示进行。

产房

4

保育舍

4

种猪

9-10

肉猪

23

出栏

上市

配种舍

1-2

妊娠舍

15

猪舍

15

 

 

 

 

 

 

 

 

 


报表管理

月生产报表

项目月份

经产母猪数

配种头数

分娩母猪数

分娩率

淘汰母猪

新增母猪

分娩母猪数

初生仔猪总数

平均窝产仔数

断奶母猪数

断奶仔猪总数

平均窝断仔数 

产房乳猪数

产房死亡数

产房成活率

保育猪总数

保育猪死亡数

保育成活率

肥育猪总数

肥育猪死亡数

肥育猪成活率

出售商品猪数

种猪出售数

淘汰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平均

 

 

 

 

 

 

 

 

 

 

 

 

 

 

 

 

 

 

 

 

 

 

 

 

商品猪场常用的报表:9.3.1 配种记录表:登录配种公、母猪的品种、耳号、预产期等。9.3.2 产仔哺育记录表:登录分娩母猪与产仔情况。9.3.3 饲料消耗记录日(周)报:登录每天、周饲料领用及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情况。9.3.4 公猪登记卡:棚头卡、登录公猪来源、血统、品种、出生日期及配种成绩。9.3.5 母猪繁殖记录牌:棚头卡、登录来源、品种、配种和分娩日期及产仔、断奶情况。9.3.6 猪只移动登记表:登记场内各阶段猪只迁移、转群信息。9.3.7 肉猪销售日报、周报:登记销售数量、销往地区、重量等。9.3.8 防疫记录表:登记疫苗名称、来源、批号、接种对象、日期、执行人。9.3.9 疾病死亡记录表:登录时间、棚号、临床症状、处理意见、执行人。

 

每周工作流程

由于集约化和工厂化的现代规模猪场,其周期性和规律性相当强,生产过程环环相联;因此,要求全场员工对自已所做的工作内容和特点要非常清晰明了,做到每日工作事事清。

每周工作日程表

日 期

配种妊娠舍

分娩保育舍

生长育成舍

星期一

日常工作;大清洁大消毒;淘汰猪鉴定

日常工作;大清洁大消毒;临断奶母猪淘汰鉴定

日常工作;大清洁大消毒;淘汰猪鉴定

星期二

日常工作;更换消毒池盆药液;接收断奶母猪;整理空怀母猪

日常工作;更换消毒池盆药液;断奶母猪转出;空栏冲洗消毒

日常工作;更换消毒池盆药液;空栏冲洗消毒

星期三

日常工作

不发情不妊娠猪

集中饲养

驱虫、免疫注射

日常工作

驱虫、免疫注射

日常工作

驱虫、免疫注射

星期四

日常工作

大清洁大消毒

调整猪群

日常工作

大清洁大消毒

仔猪去势、

僵猪集中饲养

日常工作

大清洁大消毒

调整猪群

星期五

日常工作

更换消毒池盆药液

临产母猪转出

日常工作

更换消毒池盆药液

接收临产母猪

做好分娩准备

日常工作

更换消毒池盆药液

空栏冲洗消毒

星期六

日常工作

 

空栏冲洗消毒

日常工作

仔猪强弱分群

出生仔猪剪牙、

断尾、补铁等

日常工作

 

出栏猪鉴定

星期日

日常工作

妊娠诊断、复查

设备检查维修

周报表

日常工作

清点仔猪数

设备检查维修

周报表

日常工作

存栏盘点

设备检查维修

周报表

 

 

 

猪场存栏猪结构

计算方法

1.    妊娠母猪数=周配母猪数×15

2.    临产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单元产栏数

3.    哺乳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3

4.    空怀断奶母猪数=周断奶母猪数+超期未配及妊检空怀母猪数(周断奶母猪数的1/2

5.    后备母猪数=(成年母猪数×30%÷12个月)×4个月

6.    成年公猪数=周配母猪数×2÷2.5(公猪周使用次数)+1-2(:母猪每个发情期按2次本交配种计算)

7.    仔猪数=周分娩胎数×4×10/

8.    保育猪数=周断奶数×4

9.    中大猪数=周保育成活数×16

10.             年上市肉猪数=周分娩胎数×52×9.1/

300头母猪场标准存栏

妊娠母猪数=225

临产母猪数=13

哺乳母猪数=48

空怀断奶母猪数=24  仔猪数=500

后备母猪数=36     保育猪=470

成年公猪数=12      中大猪=1744

后备公猪数=4      合计:3056头(其中基础母猪为300头)

年上市肉猪数=5680-6000

 

 各类猪喂料标准

 

 

饲喂时间(天)

饲料类型

喂料量(Kg//日)

后备

90Kg ~ 配种

后备料

2.3 2.5

妊娠前期

0 28

妊前料

1.8 2.2

妊娠中期

29 85

妊中料

2.0 2.5

妊娠后期

86 107

妊后料

2.8 3.5

产前7

107 114

哺乳料

3.0

哺乳期

0 21

哺乳料

4.5以上

空怀期

断奶 ~ 配种

哺乳料

2.5 3.0

种公猪

配种期

公猪料

2.5 3.0

乳猪

出生 ~ 28

乳猪料

0.18

小猪

29 60

乳猪料

0.50

小猪

60 77

保育料

1.10

中猪

78 119

中猪料

1.90

大猪

120 160

大猪料

2.25

 

肉猪各阶段最佳日增重采食量料肉比

阶段

日增重

采食量

料肉比

24-36日龄              6.5-10kg

267g

334g

1.25

37-56日龄              10-20kg

468g

766g

1.64

57-88日龄              20-40kg

655g

1386g

2.11

89-124日龄             40-70kg

741g

1911g

2.58

125-158日龄            70-90kg

765g

2555g

2.53

24-158日龄             6.5-100kg

653g

1567g

2.53

 

 

 

肉猪耗料表

阶段

日龄

饲养天数

体重

料型

每天耗料

阶段耗料

所占比例

哺乳期

128

28

7kg

乳猪料

01kg

2kg

1%

保育期

2949

21

14kg

仔猪料

06kg

12kg

5%

小猪期

5079

30

30kg

小猪料

11kg

33kg

14%

中猪期

80119

40

60kg

中猪料

20kg

80kg

33%

大猪期

120160

41

90kg

大猪料

28kg

115kg

47%

合计

 

160

 

 

 

242kg

100%

 

300头母猪规模猪场年饲料用量表

猪别

每头耗料量

头数

饲料量(kg

所占比例%

哺乳母猪

250

300

75000

4.3

空怀母猪

80

300

24000

1.4

妊娠母猪

620

300

186000

10.6

哺乳仔猪

2

6420

12840

0.7

保育仔猪

12

6180

74160

4.2

小猪

33

6060

199980

11.4

中猪

80

6060

484800

27.5

大猪

115

6000

690000

39.2

公猪

900

15

13500

0.6

后备

240

100

2400

0.2

合计

 

 

1760400

100

 

 

 种猪淘汰原则与更新计划

 

、种猪淘汰原则

1.    后备母猪超过8月龄以上不发情的。

2.    断奶母猪两个情期(42天)以上或2个月不发情的。

3.    母猪连续二次、累计三次妊娠期习惯性流产的。

4.    母猪配种后复发情连续两次以上的。

5.    青年母猪第一、二胎活产仔猪窝均7头以下的。

6.    经产母猪累计三产次活产仔猪窝均7头以下的。

7.    经产母猪连续二产次、累计三产次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于60%,以及泌乳能力差、咬仔、经常难产的母猪。

8.    经产母猪7胎次以上且累计胎均活产仔数低于9头的。

9.    后备公猪超过10月龄以上不能使用的。

10.             公猪连续两个月精液检查(有问题的每周精检1次)不合格的。

11.             后备猪有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

12.             发生普通病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而不能康复的种猪。

13.             发生严重传染病的种猪。

14.             由于其他原因而失去使用价值的种猪。

l       严格遵守淘汰标准

l       分周/月有计划地均衡淘汰

l       现场控制与检定,最好是每批断奶猪检定一次

l       保持合理的母猪年龄及胎龄结构

 

 

隔离舍(后备猪)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  工作目标

保证后备母猪使用前合格率在90%以上,后备公猪使用前合格率80%以上。

二、  工作日程

上午730—1130,下午1400—1730

730800观察猪群

800830喂饲

830930治疗

9301130清理卫生、其它工作

14001530冲洗猪栏、清理卫生

15301700治疗、其它工作

17001730喂饲

三、  操作规程

1、按进猪日龄,分批次做好免疫计划、限饲优饲计划、驱虫计划并予以实施。后备母猪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进行乙脑、细小病毒、猪瘟、口蹄疫等疫苗的注射。

2、日喂料两次。限饲优饲计划:母猪6月龄以前自由采食,7月龄适当限制,配种使用前一月或半个月优饲。限饲时喂料量控制在2㎏以下,优饲时2.5㎏以上或自由采食。

3、做好后备猪发情记录,并将该记录移交配种舍人员。母猪发情记录从6月龄时开始。仔细观察初次发情期,以便在第二~三次发情时及时配种,并做好记录。

4、后备公猪单栏饲养,圈舍不够时可23头一栏,配前一个月单栏饲养。后备母猪小群饲养,58头一栏。

5、引入后备猪头一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力康、Vc,、多维,矿物质添加剂等。同时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呼诺玢、呼肠舒、泰灭净、强力霉素、利高霉素、土霉素等。

6、外引猪的有郊隔离期约六周(40天),即引入后备猪至少在隔离舍饲养40天。若能周转开,最好饲养到配种前一个月,即母猪7月龄、公猪8月龄。转入生产线前最好与本场老母猪或老公猪混养二周以上。

7、后备猪每天每头喂2.02.5公斤,根据不同体况、配种计划增减喂料量。后备母猪在第一个发情期开始,要安排喂催情料,比规定料量多1/3,配种后料量减到1.82.2Kg

8、进入配种区的后备母猪每天放到运动场1-2小时并用公猪试情检查。

9、以下方法可以刺激母猪发情:调圈;和不同的公猪接触;尽量放在靠近发情的母猪;进行适当的运动;限饲与优饲;应用激素。

10、     凡进入配种区后超过60天不发情的小母猪应淘汰。

11、     对患有气喘病、胃肠炎、肢蹄病等病的后备母猪,应隔离单独饲养在一栏内;此栏应位于猪舍的最后。观察治疗两个疗程仍未见有好转的,应及时淘汰。

  配种妊娠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                       工作目标

1.  按计划完成每周配种任务,保证全年均衡生产。

2.  保证配种分娩率在85%以上。

3.  保证窝平均产活仔数在10头以上。

4.  保证后备母猪合格率在90%以上(转入基础群为准)

二.                       工作日程

   日班工作时间为:

       上午   730─1130

       下午  1400─1730

   工作时间随季节变化,工作日程作相应的前移或后移。

   730 900      发情检查(采精,输精)、配种

   900 930      喂饲

   9301030      观察猪群、治疗

  103011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4001530      冲洗猪栏猪体、其他工作

  15301700      发情检查(采精,输精)、配种

  17001730      喂饲

.操作规程

(一)发情鉴定

   发情鉴定最佳方法是当母猪喂料后半小时表现平静时进行(由于与喂料时间冲突,主要用于鉴定困难的母猪),每天进行两次发情鉴定,上下午各一次,检查采用人工查情与公猪试情相结合的方法。配种员所有工作时间的1/3应放在母猪发情鉴定上。母猪的发情表现有:

   ⒈阴门红肿,阴道内有粘液性分泌物;

   ⒉在圈内来回走动,频频排尿;

   ⒊神经质,食欲差;

   ⒋压背静立不动;

   ⒌互相爬跨,接受公猪爬跨。

   也有发情不明显的,发情检查最有效方法是每日用试情公猪对待配母猪进行试情。

(二)配种

1.配种程序

1)  先配断奶母猪和返情母猪,然后根据满负荷配种计划有选择地配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和返情母猪需配够三次。

2)  初期实施人工授精最好采用“1+2”配种方式,即第一次本交,第二、三次人工授精;条件成熟时推广“全人工授精” 配种方式,并应由三次逐步过渡到两次。

3)  配种间隔:

在一周内正常发情的经产母猪:上午发情,下午配第一次,次日上、下午配第二、三次;下午发情,次日早配第一次,下午配第二次,第三日下午配第三次。断奶后发情较迟(七天以上)的及复发情的经产母猪、初产后备母猪,要早配(发情即配第一次),并应至少配三次。

2.具体方法

1)  本交选择大小合适的公猪,把公母猪赶到圈内宽敞处,要防止地面打滑。

2)  辅助配种:一旦公猪开始爬跨,立即给予帮助。必要时,用腿顶住交配的公母猪,防止公猪抽动过猛母猪承受不住而中止交配。站在公猪后面辅助阴茎插入阴道:使用消毒手套,将公猪阴茎对准母猪阴门,使其插入,注意不要让阴茎打弯。整个配种过程配种员不准离开,配完一头再配下一头。

3)    观察交配过程,保证配种质量,射精要充分(射精的基本表现是公猪尾根下方肛门扩张肌有节律地收缩,力量充分),每次交配射精2次即可,有些副性腺或液体从阴道流出。整个交配过程不得人为干扰或粗暴对待公母猪。配种后,母猪赶回原圈,填写公猪配种卡,母猪记录卡。

4)    配种时,公母大小比例要合理,有些第一次配种的母猪不愿接受爬跨,性欲较强的公猪可有利于完成交配。

5)    参照“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的原则:胎次较高(5胎以上)的母猪发情后,第一次适当早配;胎次较低(2-5胎)的母猪发情后,第一次适当晚配。

6)    高温季节宜在上午8时前,下午5时后进行配种。最好饲前空腹配种。

7)    做好发情检查及配种记录:发现发情猪,及时登记耳号、栏号及发情时间。

8)    公猪配种后不宜马上沐浴和剧烈运动,也不宜马上饮水。如喂饲后配种必须间隔半小时以上。

()公猪的饲养管理

饲养原则

   提供所需的营养以使精液的品质最佳,数量最多;为了交配方便,延长使用年限,公猪不应太大,这就要求限制饲养。公猪日喂2次,每头每天喂2.53.0公斤。配种期每天补喂一枚鸡蛋。每餐不要喂得过饱,以免猪饱食贪睡,不愿运动造成过肥。喂鸡蛋于喂料前进行。

公猪的管理与利用

(1) 要求单栏饲养,保持圈舍与猪体清洁,合理运动,有条件时每周安排23次驱赶运动。

(2) 调教公猪:后备公猪达8月龄,体重达120公斤,膘情良好即可开始调教。将后备公猪放在配种能力较强的老公猪附近隔栏观摩、学习配种方法;第一次配种时,公母大小比例要合理,母猪发情状态要好,不让母猪爬跨新公猪,以免影响公猪配种的主动性,正在交配时不能推公猪,更不能打公猪。

(3) 注意工作安全:工作时保持与公猪的距离,不要背对公猪,用公猪试情时,需要将正在爬跨的公猪从母猪背上拉下来,这时要小心,不要推其肩、头部以防遭受攻击。严禁粗暴对待公猪。

(4) 公猪使用方法:后备公猪9月龄开始使用,使用前先进行配种调教和精液质量检查,开配体重应达到130公斤以上。912月龄公猪每周配种12次,13月龄以上公猪每周配种34次。健康公猪休息时间不得超过两周,以免发生配种障碍。若公猪患病,一个月内不准使用。

(5) 本交公猪每月须检查精液品质一次,夏季每月两次,若连续三次精检不合格或连续二次精检不合格且伴有睾丸肿大、萎缩、性欲低下、跛行等疾病时,必须淘汰。各生产线应根据精检结果,合理安排好公猪的使用强度。

(6) 防止公猪热应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天气炎热时应选择在早晚较凉爽时配种,并适当减少使用次数。

(7) 经常刷拭冲洗猪体,及时驱体外寄生虫,注意保护公猪肢蹄。

(8) 性欲低下的,每天补喂辛辣性添加剂或注射丙酸睾丸素。有病及时治疗。

()断奶母猪的饲养管理

1、        断奶母猪的膘情至关重要,要做好哺乳后期的饲养管理,使其断奶时保持较好的膘情。

2、        哺乳后期不要过多削减母猪喂料量;抓好仔猪补饲、哺乳,减少母猪哺乳的营养消耗;适当提前断奶。

3、        断奶前后1周内适当减少哺乳次数,减少喂料量以防发生乳房炎。

4、        有计划地淘汰7胎以上或生产性能低下的母猪。确定淘汰猪最好在母猪断奶时进行。

5、        母猪断奶后一般在37天开始发情,此时注意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和公猪的试情工作。母猪发情稳定后才可配种,不要强配。

6、        断奶母猪可喂哺乳料、日喂二餐,日喂2.5-3Kg,推迟发情的断奶母猪优饲,日喂3-4Kg

 ()反情、超期空怀、不发情母猪饲养管理

1 .配种后21天左右用公猪对母猪做返情检查,以后每月做一次妊娠诊断。

2 .妊检空怀情猪放在观察区,及时复配。妊检空怀猪转入配种区要重新建立母猪卡。

3 .每头每日喂料3公斤左右,日喂2次。过肥过瘦的要调整喂料量,膘情恢复正常再配.

4 .超期空怀、不正常发情母猪要集中饲养,每天放公猪进栏追逐10分钟或放运动场公母混群运动,观察发情情况。

5 .体况健康、正常的不发情母猪,先采取饲养管理综合措施

(见诱情方法),然后再选用激素治疗。

6 .不发情或屡配不孕的母猪可对症使用PG600、血促性素、绒促性素、排卵素、氯前列烯醇等外源性激素。

7 .长期病弱或空怀2个情期以上的,应及时淘汰。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1、所有母猪配种后按配种时间(周次)在妊娠定位栏编组排列。怀孕料分三阶段按标准饲喂。

2、每次投放饲料要准、快,以减少应激。要给每头猪足够的时间吃料,不要过早放水进食槽,以免造成浪费。根据母猪的膘情调整投料量。

 

母猪的膘情分级系统

瘦弱级

脊柱、腰角、肋骨非常明显,脊椎历历可数

十分瘦级

尖脊、削肩,不用压力便可辨脊柱,膘薄,大腿少肌肉

稍瘦级

脊柱尖,稍有背膘(配种最低条件)

标准级

身体稍圆,肩膀发达有力(配种理想条件)

稍肥级

平背圆膘、胸肉饱满,肋部丰厚(分娩前理想状态)

肥胖级

太肥,体型横、背膘厚

3、不喂发霉变质饲料,防止中毒。

4、减少应激,防流保胎。

5、妊娠诊断:在正常情况下,配种后21天左右不再发情的母猪即可确定妊娠。其表现为:贪睡、食欲旺、易上膘、皮毛光、性温驯、行动稳、阴门下裂缝向上缩成一条线等。做好配种后1865天内的复发情检查工作。

6、对妊娠母猪定期进行评估,按妊娠阶段分三段区进行饲喂和管理。妊娠一个月内的喂料量为1.82.2公斤//, 妊娠中间二个月内的喂料量为2.02.5公斤//,最后一个月的喂料量为2.83.5公斤//头,产前一周开始喂哺乳料,并适当减料。

妊娠阶段

喂料量(公斤//头)

妊娠一个月内

1.82.2

妊娠中期

2.02.5

妊娠最后一个月

2.83.5

7、预防烈性传染病的发生,预防中暑,防止机械性流产。

8、按《免疫程序》做好各种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9、妊娠母猪临产前一周转入产房,转入前冲洗消毒,并同时驱体内外寄生虫。

 

第四节  分娩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工作目标

1、按计划完成母猪分娩产仔任务。

2、哺乳期成活率95%以上。

3、仔猪3周龄断奶平均体重6.0公斤以上,4周龄断奶平均体重7公斤以上.

 

.工作日程

   730830     母猪、仔猪喂饲

   830930     治疗、打耳号、剪牙、断尾、补铁等工作

   93011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430160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6001700    治疗、报表

  17001730    母猪、仔猪喂饲

 

.操作规程

()产前准备

1、空栏彻底清洗,检修产房设备,之后用卫康、农福、消毒威等消毒药连续消毒两次,晾干后备用。第二次消毒最好采用火焰消毒或薰蒸消毒。

2、产房温度最好控制在25℃左右,湿度6575%,产栏安装滴水装置,夏季头颈部滴水降温。

3、检验清楚预产期,母猪的妊娠期平均为114天。

4、产前产后3天母猪减料,以后自由采食,产前3 天开始投喂维力康或小苏打、芒硝,连喂1周,分娩前检查乳房是否有乳汁流出,以便做好接产准备。

5、准备好5%碘酊、0.1KMnO4消毒水、抗菌素、催产素、保温灯等药品工具。

6、分娩前用0.1KMnO4消毒水清洗母猪的外阴和乳房。

7、临产母猪提前一周上产床,上产床前清洗消毒,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8、产前肌注德力先等长效土霉素5毫升。

9、产前产后母猪料添加1-2周呼肠舒、强力霉素等,以预防产后仔猪下痢。

()判断分娩

1、阴道红肿,频频排尿。

2、乳房有光泽、两侧乳房外涨,用手挤压有乳汁排出,初乳出现后1224小时内分娩。

()接产

1、要求有专人看管,接产时每次离开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

2、仔猪出生后,应立即将其口鼻粘液清除、擦净,用抹布将猪体抹干,发现假死猪及时抢救,产后检查胎衣是否全部排出, 如胎衣不下或胎衣不全可肌注催产素。

3、断脐用5%碘酊消毒。

4、把初生仔猪放入保温箱,保持箱内温度30℃以上。

5、帮助仔猪吃上初乳,固定乳头,初生重小的放在前面, 大的放在后面。仔猪吃初乳前,每个乳头的最初几滴奶要挤掉。

6、有羊水排出、强烈努责后1小时仍无仔猪排出或产仔间隔超过1小时,即视为难产,需要人工助产。

()难产的处理

1、有难产史的母猪临产前1天肌注律胎素或氯前列烯醇,或预产期当日注射缩宫素。

2、临产母猪子宫收缩无力或产仔间隔超过半小时者可注射缩宫素,但要注意在子宫颈口开张时使用。

3、注射催产素仍无效或由于胎儿过大、胎位不正、骨盆狭窄等原因造成难产应立即人工助产。

4、人工助产时,要剪平指甲,润滑手、臂并消毒,然后随着子宫收缩节律慢慢伸入阴道内;手掌心向上,五指并拢;抓仔猪的两后腿或下颌部;母猪子宫扩张时,开始向外拉仔猪,努责收缩时停下,动作要轻;拉出仔猪后应帮助仔猪呼吸(假死仔猪的处理:将其前后躯以肺部为轴向内侧并拢、放开反复数次)。产后阴道内注入抗生素,同时肌注得力先等抗生素一个疗程,以防发生子宫炎、阴道炎。

5、对难产的母猪,应在母猪卡上注明发生难产的原因,以便下一产次的正确处理或作为淘汰鉴定的依据。

()产后护理和饲养

1、哺乳母猪每天喂23次,产前3天开始减料,渐减至日常量的1/21/3,产后3天恢复正常,自由采食直至断奶前3天。喂料时若母猪不愿站立吃料,应赶起。

2、产前产后日粮中加0.751.5%的电解质、轻泻剂(维力康、小苏打或芒硝)以预防产后便秘、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夏季日粮中添加1.2%的NaHCO3可提高采食量。

3、哺乳期内注意环境安静、圈舍清洁、干燥,做到冬暖夏凉。随时观察母猪的采食量和泌乳量的变化,以便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4、仔猪初生后2天内注射血康或富来血、牲血素等铁剂1ml,预防贫血;口服抗生素如兽友一针、庆大霉素2ml,以预防下痢。注射亚硒酸钠VE0.5 ml,以预防白肌病,同时也能提高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如果猪场呼吸道病严重时,鼻腔喷雾卡那霉素加以预防。无乳母猪采用催乳中药拌料或口服。

5、新生仔猪要在24小时内称重、打耳号、剪牙、断尾。断脐以留下3cm为宜,断端5%碘酊消毒;有必要打耳号时,尽量避开血管处,缺口处要5%碘酊消毒;剪牙钳5%碘酊消毒后齐牙根处剪掉上下两侧犬齿,弱仔不剪牙;断尾时,尾根部留下3cm处剪断、5%碘酊消毒。

6、仔猪吃过初乳后适当过哺寄养调整,尽量使仔猪数与母猪的有效乳头数相等,防止未使用的乳头萎缩,从而影响下一胎的泌乳性能。寄养时,仔猪间日龄相差不超过3,把大的仔猪寄出去,寄出时用寄母的奶汁擦抹待寄仔猪的全身。

7、37日龄小公猪去势,去势时要彻底,切口不宜太大,术后5%碘酊消毒。

8、产房适宜温度,分娩后127℃226℃,三周24℃,四周22℃。保温箱温度:初生36℃,体重2 kg 30℃4 kg 29℃6 kg28℃6 kg以上~断奶27℃,断奶后三周2426℃

9、产房要保持干燥,产栏内只要有小猪,便不能用水冲洗。预防仔猪下痢,参照《黄白痢综合防治措施》。

10、     补料:出生后57日龄开始诱补料,保持料槽清洁,饲料新鲜。勤添少添,晚间要补添一次料。每天补料次数为45次。

11、     产房人员不得擅自离岗,有其他工作不得已离岗时每次离开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

12、     仔猪平均2125日龄断奶,一次性断奶,不换圈,不换料。断奶前后连喂3天开食补盐以防应激。

13、     断奶后一周,逐渐过渡饲料,断奶头两天注意限料,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

14、     在哺乳期因失重过多而瘦弱的母猪要适当提前断奶,断奶前3天需适当限料。

 

 

 

 

 

 

 

 

 

 

 保育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工作目标

1.  保育期成活率97%以上。

2.  7周龄转出体重14Kg以上。

3.  9周龄转出体重20Kg以上。

.工作日程

730830     喂饲

830930     治疗

930110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1001130   喂饲

14301500   喂饲

1500160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6001700    治疗、报表

17001730    喂饲

.操作规程

1、转入猪前,空栏要彻底冲洗消毒,空栏时间不少于3天。

2、转入、转出猪群每周一批次,猪栏的猪群批次清楚明了,强弱分群。

3、刚转入小猪栏要用木屑或棉花将饮水器撑开,使其有小量流水,诱导仔猪饮水和吃料。经常检查饮水器。

4、头两天注意限料,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以后自由采食,勤添少添,每天添料3-4次。

5、及时调整猪群,强弱、大小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病猪、僵猪及时隔离饲养。注意链球菌病的防治。

6、保持圈舍卫生,加强猪群调教,训练猪群吃料、睡觉、排便“ 三定位”。尽可能不用水冲洗有猪的猪栏(炎热季节除外)。注意舍内湿度。

7、头一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力康、Vc,、多维,矿物质添加剂等。同时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呼诺玢、呼肠舒、支原净、强力霉素、土霉素等。一周后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可用帝诺玢、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拌料一周.

8、清理卫生时注意观察猪群排粪情况;喂料时观察食欲情况;休息时检查呼吸情况,发现病猪,对症治疗。严重病猪隔离饲养,统一用药。

9、按季节温度的变化,做好通风换气、防暑降温及防寒保温工作。注意舍内有害气体浓度。

10、     分群合群时,为了减少相互咬架而产生应激,应遵守“ 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原则,可对并圈的猪喷洒药液(如来苏儿),清除气味差异,并后饲养人员要多加观察(此条也适合于其它猪群)

11、     每周消毒两次,每周消毒药更换一次。

 

 

 

 

 

生长育肥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工作目标        

   1、育成阶段成活率≥99%

   2、饲料转化率(1590千克阶段):2.71

   3、日增重(1590千克阶段):650千克。

   4、生长育肥阶段(1595千克)饲养日龄≤119

(全期饲养日龄≤168)

.工作日程

    730830      喂饲

    830930      观察猪群、治疗

    93011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43015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5301630     喂饲

   16301730     观察猪群、治疗、其他工作

.操作规程

1、转入猪前,空栏要彻底冲洗消毒,空栏时间不少于3天。

2、转入、转出猪群每周一批次,猪栏的猪群批次清楚明了。

3、及时调整猪群,强弱、大小、公母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病猪及时隔离饲养。

4、转入第一周饲料添加土霉素钙预混剂、呼诺玢、泰乐菌素等抗生素,预防及控制呼吸道病。

5、小猪4977日龄喂小猪料,78119日龄喂中猪料,120168 日龄喂大猪料,自由采食,喂料时参考喂料标准,以每餐不剩料或少剩料为原则。

6、保持圈舍卫生,加强猪群调教,训练猪群吃料,睡觉,排便“ 三定位”。

7、干粪便要用车拉到化粪池,然后再用水冲洗栏舍,冬季每隔一天冲洗一次,夏季每天冲洗一次。

8、清理卫生时注意观察猪群排粪情况;喂料时观察食欲情况;休息时检查呼吸情况,发现病猪,对症治疗。严重病猪隔离饲养,统一用药。

9、按季节温度的变化,调整好通风降温设备,经常检查饮水器,做好防暑降温等工作。

10、     分群合群时,为了减少相互咬架而产生应激,应遵守“ 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原则,可对并圈的猪喷洒药液(如来苏儿),清除气味差异,并后饲养人员要多加观察(此条也适合于其它猪群)

11、     每周消毒一次,每周消毒药更换一次。

12、     出栏猪要事先鉴定合格后才能出场,残次猪特殊处理出售。

猪场免疫程序

一、         后备母猪和第一胎怀孕母猪

1150日龄,肌注猪瘟脾淋苗12头份或组织苗5头份。

2157日龄,后海穴或肌肉注射口蹄疫(一免)(兰州产进口佐剂浓缩苗),

每头3ml

3、约164日龄,肌注伪狂犬(一免)(勃林格弱毒苗),每头2 ml

4171日龄,肌注蓝耳病弱毒苗(一免)(进口或国产),每头一头份

(参见说明4) 。

5、约178日龄,肌注细小病毒(一免)(国产灭活或弱毒苗), 每头一头份。

6、约178日龄,肌注乙型脑炎(一免)(湖南或上海松江弱毒苗),每头1头份。

7185日龄,肌注伪狂犬(二免)(进口勃林格弱毒苗), 每头2 ml

8、约192日龄,肌注乙型脑炎弱毒苗(二免)(湖南或上海松江弱毒苗),每头一头份。

9、约192日龄,肌注细小病毒(二免)(国产灭活或弱毒苗),,每头1头份。

10200日龄,肌注蓝耳病弱毒苗(二免)(进口或国产),每头一头份(参见说明4

 

240日龄,体重230斤左右,发情第2次或2次以上母猪可配种

 

11怀孕58天左右(产前8周),肌注猪萎缩性鼻炎(初免)(英特威或勃林格灭活苗),

每头2ml

12怀孕65天左右(产前7周),后海穴或肌肉注射口蹄疫(二免)(兰州产进口佐剂浓缩苗),每头3ml

13怀孕72天左右(产前6周),肌注猪萎缩性鼻炎(二免)(英特威或勃林格灭活苗),

每头2ml

14怀孕79天左右(产前5周),交巢穴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初免)

哈尔滨兽研所二联弱毒苗苗),每头一头份

15怀孕79天左右(产前5周),肌肉注射大肠杆菌病(初免)(国产或进口K88K99987PF41四联或六联灭活苗),每头1头份。

16怀孕86天左右(产前4周),肌肉注射猪链球菌灭活或弱毒苗,每头2 头份。(参见说明5

17、怀孕93天左右(产前3周),口服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免)

哈尔滨兽研所二联弱毒苗),每头一头份

18、怀孕93天左右(产前3周),肌肉注射大肠杆菌病(二免)(国产或进口K88K99987PF41四联灭活苗),每头1头份。

 

二、         经产母猪

1、 产前50天(怀孕64天左右),肌肉注射猪链球菌灭活或弱毒苗,每头2头份。(1-4胎母猪(参见说明5)。

2、  产前40天(怀孕74天左右),肌肉或交巢穴注射口蹄疫苗(兰州产进口佐剂浓缩苗),每头3ml

3、  产前30天(怀孕84天左右),肌肉注射猪萎缩性鼻炎灭活苗(英特威或勃林格),每头2ml

4、 产前20天(怀孕94天左右),肌肉注射大肠杆菌K88K99987PF41四联灭活苗(国产或进口),每头1头份。1-4胎母猪)(参见说明2

 

5、  产后20天,肌注猪瘟脾、淋苗2头份,(或组织苗4—6头份)。

6、  每年1月中旬,5月中旬,9月中旬(每年免疫34次),注射进口勃林格伪狂犬弱毒苗疫苗,每头1头份(2 ml与猪瘟免疫相隔一周以上。)

7、  每年31日全群母猪加强免疫一次(同时分左右耳后肌肉注射):乙型脑炎(湖南或上海奉贤弱毒苗),每头1头份; 细小病毒(国产灭活或弱毒苗),每头一头份。

8、每年101日至次年41日,给产前30-45天母猪口服或交巢穴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弱毒苗,(哈尔滨兽研所二联苗),每头一头份

 

三、哺乳仔猪                                                                                       

1、  20—23日龄,肌注猪瘟脾、淋苗1头份。(一免)(或组织苗3头份)。

2、 2528日龄,肌注猪喘气病疫苗,勃林格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肌肉注射一头份(2 ml)。(参见说明6

四、保育猪

145日龄,肌注口蹄疫(一免)(兰州产进口佐剂浓缩苗),每头 1 ml(参见说明7)。

260—65日龄,肌注猪瘟(二免):兔化脾、淋苗(11.5头份)或兔化弱毒组织苗(4头份)。

370—75日龄,肌肉注射口蹄疫疫苗(二免)(兰州产进口佐剂浓缩苗),每头 2 ml

4、必要时,110-120日龄,肌肉注射口蹄疫疫苗(三免)(兰州产进口佐剂浓缩苗),每头 3 ml

说明:

1、必要时,有时还要免疫注射猪丹毒、猪肺疫、猪衣原体、猪链球菌苗(肉猪)、猪伪狂犬疫苗(肉猪);

      2、多次经免母猪可在适当时候(一般是5胎以后),停止注射大肠杆菌等病疫苗。

      3、公猪免疫参照母猪。

      4、后备母猪可以考虑暂时不注射蓝耳病弱毒苗,或改为注射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蓝耳病灭活苗;

5、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可以暂时不注射猪链球菌苗。

62528日龄仔猪,可根据现场情况考虑是否注猪喘气病疫苗

745日龄仔猪,肌注口蹄疫可根据现场情况推迟到70日龄首免,90日龄二免。

 

 

猪场驱虫程序

寄生虫分为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结节虫、鞭虫等)和体外寄生虫(如疥螨、血虱等),猪群感染寄生虫后不仅使体重下降、饲料转化效率低,严重时可导致猪只死亡,引起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猪场必须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一般的驱虫程序为:

1、        后备猪:外引猪进场后2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2、        成年公猪:每半年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3、        成年母猪:在临产前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4、        新购仔猪在进场后第2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5、        生长育成猪:9周龄和6月龄各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6、        引进种猪:使用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7、        猪舍与猪群驱虫消毒:

(1)        每月对种公母猪及后备猪喷雾驱体外寄生虫一次。

(2)        产房进猪前空舍空栏驱虫一次,临产母猪上产床前驱体外寄生虫一次。

8、        驱虫药物视猪群情况、药物性能、用药对象等灵活掌握。

9、        同时驱体内外寄生虫时一般采用信得虫清、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混饲连喂一周的方法;只驱体外寄生虫时一般采用敌白虫等体外喷雾的方法.

10、     如果采用一餐式混饲驱体内外寄生虫的方法,要隔7天再用一次.

11、     商品猪驱虫前最好健胃.

 

 

 猪场消毒制度

1.  生活区:办公室、食堂、宿舍及其周围环境每月大消毒一次。

2.  售猪周转区:周转猪舍、出猪台、磅称及周围环境每售一批猪后大消毒一次。

3.  生产区正门消毒池:每周至少更换池水、池药2次,保持有效浓度。

4.  车辆: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彻底消毒,随车人员消毒方法同生产人员一样。

5.  更衣室、工作服:更衣室每周末消毒 一次,工作服清洗时消毒。

6.  生产区环境:生产区道路及两侧5米内范围、猪舍间空地每月至少消毒2次。

7.  各栋猪舍门口消毒池与盆:每周更换池、盆水、药至少2次,保持有效浓度。

8.  猪舍、猪群:配种怀孕舍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分娩保育舍每周至少消毒2次。

9.  人员消毒:进入猪舍人员必须脚踏消毒池,手洗消毒盆消毒 。

10.        未尽事宜参照《卫生防疫制度》及附表

 

 

 

 

 

 

猪场预防用药及保健

 

(一)     初生仔猪(0-6日龄)

1.   目的:预防母源性感染(如脐带、产道、哺乳等感染),主要对大肠杆菌、链球菌等。

2.   推荐药物:

(1)    强力霉素、阿莫西林:每吨母猪料各加200克连喂7天。

(2)    新强霉素饮水,每公斤水添加2克;或母猪拌料一周。

(3)    长效土霉素母猪产前肌注5毫升

(4)    仔猪吃初乳前口服庆大霉素、氟哌酸1-2毫升或土霉素半片

(5)    微生态制剂(益生素),如赐美健、促菌生、乳酶生等;

(6)    2-3日龄补铁、补硒。

(二)     5-10日龄开食前后仔猪

1.   目的:控制仔猪开食时发生感染及应激。

2.   推荐药物:

(1)    恩诺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饮水:每公斤水加50毫克;拌料:每公斤饲料加100毫克;

(2)    新霉素,每公斤饲料添加110毫克,母仔共喂3天。

(3)    强力霉素、阿莫西林:每吨仔猪料各加300克连喂7天。

(4)    上述方案中都添加VC或多V或盐类抗应激添加剂

(三)     21-28日龄断奶前后仔猪

1.   目的:预防气喘病和大肠杆菌病等。

2.   推荐药物:

(1)普鲁卡因青霉素+金霉素+磺胺二甲嘧啶,拌喂1周;

(2)新霉素+强力霉素,拌料1周;

(3)   氟苯尼考拌料连喂7天;

(4)土霉素碱粉或氟甲砜霉素,每公斤饲料拌100毫克,拌料1

(5)上述方案中都添加VC或多V或盐类抗应激添加剂

(四)     60-70日龄小猪

1.   目的:预防喘气病及胸膜肺炎、大肠杆菌病和寄生虫。

2.   推荐药物:

(1)氟苯尼考或支原净或泰乐菌素或土霉素钙预混剂,拌料1周;

(2)喹乙醇拌料;

(3)选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驱虫药物进行驱虫,可采用混饲或肌注

(五)     育肥或后备猪

1.   目的:预防寄生虫和促进生长。

2.    推荐药物:

(1) 氟苯尼考或支原净或泰乐菌素或土霉素钙预混剂,拌料1周;

(2)促生长剂,可添加速大肥和黄霉素等;

(3)驱虫用药,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驱虫药物拌料驱虫

(六)     成年猪(公、母猪)

1.   目的:

(1)后备、空怀猪和种公猪:驱虫、预防喘气病及胸膜肺炎

(2)怀孕母猪、哺乳母猪:驱虫、预防喘气病、预防子宫炎

2.   推荐药物:

(1)氟苯尼考或支原净或泰乐菌素,拌料,脉冲式给药;

(2)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驱虫药物拌料驱虫1,半年一次;

(3)可在分娩前7天到分娩后7天,强力霉素或土霉素钙拌饲1周。

(4)          可在分娩当天肌注青霉素1-2万单位/公斤体重,链霉素100毫克/公斤体重,或肌注氨苄青霉素20毫克/公斤体重,或肌注庆大霉素2-4毫克/公斤体重,或长效土霉素5毫升。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9-1 13: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楼主辛苦拉!
发表于 2009-1-8 00: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太好了!
发表于 2009-1-8 09: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东西,楼主辛苦了。
发表于 2009-2-2 11: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资料,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09-3-23 22: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详细了,非常感谢
发表于 2009-9-1 16: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资料指导还要有好的执行力,把猪场的基本管理做好了,其他的就事半功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5 13: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奉献,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6 01:24: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面,值得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3 10:5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