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常寄生于含淀粉的饲料原料(玉米最常见)上,当温度28℃和湿度80%的适宜环境中,可在其内大量生长繁殖,在这过程中产生并释放有毒物质。 【临床症状】 ①仔猪:中毒仔猪常急性发作,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头弯向一侧,头顶墙壁,数天内死亡。 ②大猪:病程较长,呈慢性经过。一般表现体温正常,初期食欲减退,在嘴、 耳、四肢内侧和腹部皮肤出现红斑,后期食欲废绝,腹痛,下痢或便秘,粪便中夹有粘液和血液。 ③妊娠母猪:表现死胎、木乃伊、流产或新生仔猪死亡率上升,以及产后发情的不正常。 ④青年母猪:饲料中含0.1—0.15ppm,引起青年母猪阴门红肿,子宫体积和重量增加,表现发情或临产症状。 ⑤哺乳期母猪:表现为逐渐的拒食,表现持续发情或发情周期延长,影响哺乳期乳猪成活率。 ⑥大剂量霉菌毒素即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超过5ppm时,母猪会出现直肠和阴道脱出的现象。 ⑦成年公猪:表现睾丸萎缩。
【诊断依据】
疾病的突然性和群发性;疾病的流传快、死亡率高;疾病的发生同摄取的饲料彼此有关;无康复周期,而且发病和死亡率同时在增加;某些器官和系统的特征性损害现象,通过霉菌毒素少量多次进入机体,直接损害肝脏和其他各系统,也对免疫系统有负面影响。 【病理变化】 肝肿大,色淡黄,淋巴结水肿,病程长的病例,皮下组织黄染,胸腹膜、肾、胃肠道出血;急性病例突出变化是胆囊粘膜下层严重水肿。 【预防措施】 ①治疗:暂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发病后及时更换霉变原料并进行对症治疗。可用0.1%高锰酸钾,温生理盐水或2%碳酸氢钠进行洗胃或灌肠,然后内服盐类泻药,如硫酸钠30-100g,水1升,一次内服;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300—500ml,5%维生素C5—15ml,肌苷5—15ml,40%乌洛托品20ml;同时皮下注射20%安钠咖5—10 ml,以强心排毒、保肝护肾,必要时用氟苯尼考肌肉注射或拌料喂给,以控制继发感染。 ②预防:从根本上防止饲料霉变及其使用。对易发霉的饲料原料要在保存时,注意水份和温、湿度的控制,最好使其快速干燥,置于干燥低温及通风处保存,对于已加工的成品饲料应在一个星期内及时用完,在湿度过大的季节应在饲料中添加0.1-0.3%丙酸盐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对于轻微发霉的饲料,可用霉菌吸附剂(如霉净剂或霉可脱等)0.05%拌料或1.5%氢氧化钠溶液或草木灰溶液浸泡处理,浸泡几小时后,用清水多次清洗至泡洗液清澈无色为止,在饲喂时要严格限量给予。对于发霉严重的原料,绝对禁止饲喂。:sds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