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49|回复: 2

如何提高饲料中粗蛋白质测定的准确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7 14: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蛋白质是鉴定饲料质量时必测的常规营养指标。目前饲料厂普遍采用的标准方法其实仍是凯氏定氮法,但是由于粗蛋白质测定过程相对较复杂,很多私利哦啊企业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当出现结果异常时不知道如何去分析;有些操作过程不严密,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给生产企业造成损失。下面是饲料粗蛋白质测定准确度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凯氏定氮法的基本原理:样品在催化剂的存在下,用硫酸消煮分解,使蛋白质及其他化合物中的氮转化为硫酸铵,硫酸铵在浓碱的作用下放出氨气,通过蒸馏,氨气随汽水顺着冷凝管流入硼酸溶液,与之结合成为四硼酸按,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即可测定放出的氨氮量。根据氮量,乘以特定系数,一般为6.25,即可得出样品中粗蛋白质含量。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1、消化时应在凯氏瓶中加几粒玻璃珠,以防消化时硫酸暴沸液体贱失,并在凯氏瓶口上盖一小漏斗使蒸汽凝结回流,这样会使笑话完全。2、开始消化要用小火,待样品焦化,泡沫消失后,逐步缓慢加强火力,消化过程中经常转动凯氏瓶,将溅到瓶壁上的黑渣全部浸入凯氏瓶底部的硫酸溶液内,以避免消化不完全。消化时要控制好温度,380°C较好,过低消化时间长,且不完全;过高会引起氮的损失。由于电炉不好控制温度,最好使用可调电炉或功率为800瓦的电炉。3、消化液达到透明并非表明样品已消化完全,为防止测定结果偏低,需要进一步加热补充消化至少2小时。4、在样品停止加热后,如冷却时间过长易引起硫酸样液凝结不易溶解(尤其冬天季节),故应冷却至不烫手时加入少量蒸馏水(约20毫升),摇动凯氏瓶,转移到容量瓶,冷却,定容。但是注意水与热硫酸的剧烈反应,以免凯氏瓶破裂。5、样液加入蒸馏装置后,应先用棒状玻璃塞封口,并加水密封,防止漏气。然后再加入碱液,这个顺序不能弄错,否则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同事要注意碱液要缓慢加入,不可太快。6、滴定用的盐酸标准溶液必须准确,使用前应将溶剂瓶上下摇动几次,保证溶液浓度均匀一致。滴定时注意排空滴定管底部的气泡,确保滴定结果准确。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3: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称取0.2克左右的硫酸铵,然后用凯氏定氮法中的蒸馏方法进行蒸馏,再是用盐酸滴定,最后计算硫酸铵的含量,得出结果为21.19%±0.2,说明试剂没问题。
发表于 2008-8-17 11: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5、样液加入蒸馏装置后,应先用棒状玻璃塞封口,并加水密封,防止漏气。然后再加入碱液,这个顺序不能弄错,
想请教你一下,用水封口后,碱还能加进去吗?还能和样液发生反应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2 09:1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