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理
在一定温度和PH条件下β-葡聚糖酶水解β-葡聚糖。产生的还原糖可将3,5-二硝基水杨酸中的硝基还原成橙色的氨基化合物,反应液颜色强度与酶解产生的还原糖的量成正比,而还原糖生成量又与待测液的酶活力大小成正比。通过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待测液β-葡聚糖酶活力。
2.试剂和溶液:
2.110.0mg/ml的葡萄糖溶液
称取无水葡萄糖1.0000g加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
2.20.05mol/L柠檬酸盐酸性缓冲液
a、0.5mol/L的柠檬酸溶液:
准确称取105.0g柠檬酸完全溶于800ml的蒸馏水中,定容至1000ml。标记为A试液.
b、0.5mol/L的柠檬酸三钠溶液:
准确称取147.0g柠檬酸三钠完全溶于800ml的蒸馏水中,定容至1000ml。标记为B试液.
c、0.5mol/L的柠檬酸钠缓冲液:
取600ml的A试液与1000ml的B试液充分混匀。标记为C试液.
d、0.05mol/L的柠檬酸盐酸性缓冲液(pH 4.80):
取C试液1000ml加入到8000ml的蒸馏水中。用PH计检测其PH值,必要时用3mol/L的盐酸溶液或3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4.80。再定容至10000ml。混匀后标记为0.05mol/L酸性缓冲液,同时标记pH=4.80、配制日期。在4℃冰箱内保存。
2.31.0%β-葡聚糖底物:
精密称取β-葡聚糖1.0000g溶于100mL 0.05mol/L的酸性缓冲液中,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室温下3小时以上)。用3mol/L盐酸溶液或3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4.80,再用0.05mol/L的酸性缓冲液定容在100 mL的容量瓶中。标记为1.0%β-葡聚糖酸性溶液,同时标记pH=4.80、配制日期。保存在4℃的冰箱内。使用前恢复到室温,并摇匀。
2.4DNS试剂
溶解10.0g3,5—二硝基水扬酸,16.0g氢氧化钠和300.00g酒石酸钾钠于约700 mL蒸馏水中,加热搅拌使完全溶解至澄清,放至常温并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置棕色试剂瓶中,暗处保存一个星期后使用。
3.仪器和设备:
3.1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3.2 精密pH计:精确至0.01
3.3 磁力加热搅拌器
3.4分光光度计:应符合GB9721有关规定,5mm比色皿
3.5电热恒温水浴锅:30—100℃,±0.1℃
3.6 计时器:每小时误差不超过五秒
3.7 移液器:100—1000μl
3.8 微量进样器:0-50μl
4.分析步骤:
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8支试管按下表加入试剂,稀释葡萄糖标准液;再加入3 mL DNS试剂。充分混匀置沸水中煮5min。水浴冷却后,用0号试管作对照在540nm下测其他试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以葡萄糖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试管号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缓冲液加入量
(μL ) | 1000 | 990 | 980 | 975 | 970 | 965 | 960 | 955 | 葡萄糖标准液加入量
(μL) | 0 | 10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葡萄糖含量
(μg) | 0 | 100 | 200 | 250 | 300 | 350 | 400 | 450 | 4.2 待测酶液的制备:
4.2.1液体酶:用缓冲液稀释原酶液,使其吸光度(OD值)在0.20— 0.25之间。
4.2.2 固体酶:精密称取固体原酶粉1.0000g溶于80ml蒸馏水中(稀释倍数≤100倍的直接用缓冲液溶解);室温下磁力搅拌15min以上;用100ml容量瓶定容。离心后取清液用缓冲液稀释,使其吸光度在0.20— 0.25之间。
4.3 水平控制:
用已知酶活力的标准样作水平检查。
4.4 活力的测定:
4.4.1 取三支试管各加入0.5ml底物,与待测酶液一起在50℃(±1℃)水浴中预热5min。
4.4.2 在第一、二试管中各加入0.5ml待测酶液,40℃水浴中反应10min。
4.4.3 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3ml的DNS试剂,然后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0.5ml的待测酶液
4.4.4 摇匀三支试管后,在沸水浴中煮5min。
4.4.5 水浴冷却至室温后,以第三支试管为对照在540nm条件下测第一、二试管样的吸光值。吸光值以在0.20— 0.25之间为宜,若不在此范围可改变稀释倍数重做。
5.酶活力的计算:
酶活力(IU/mL或IU/g)= (葡萄糖等量值/180/10/0.5)×n
式中:180指葡萄糖从微克换算成微克分子数
10指待测液与底物的反应时间
0.5指与底物反应的待测酶液量
n指原酶液(或固体原酶)的稀释倍数
6.允许分析结果可以接受标准:
6.1 允许总分析误差范围,两次取样并且检测结果相对误差小于10%。
6.2 水平控制检测酶活力与标准活力相对误差小于10%。
6.3 标准曲线至少由5点组成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