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作者: 日期:2008-6-30 20:52:23
五、集约化猪场总成本的高低在品种及种猪管理上,决不在饲料上;生长猪长得快与慢在产房及保育上,决不在生长猪上
从字面上讲,这句话不合理,因为人们都知道饲料成本占养猪成本最大的比例,大约70-90%,那怎么说猪场饲养成本不在饲料上?生长猪是猪一生中生长最快的时期,又怎会长得快与慢不在生长猪上?
理论毕竟是理论,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科学,也才能变为第一生产力;“猪场饲养成本的高低在品种及种猪管理上,决不在饲料上;生长猪长得快与慢在保育猪上,决不在生长猪上。”是我们生产的体会,细想也是有道理的。
猪场成本由许多组成单位,饲料成本、治疗成本、人工成本、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通俗讲是饲料、药品、工资、水电煤费、日常用品、办公费等。每一项成本之间是有关系的,温度合适饲料成本会降低,猪群健康饲料降低,死猪少了饲料成本会降低,而母猪年提供出栏猪数多少更是影响饲料成本的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各生产场家的饲料质量差别并不是很大,它对猪场的影响只是赢多赢少或亏多亏少的问题,不会是决定赢亏的决定因素;而种猪管理不善则会让一个猪场严重亏损甚至倒闭。
现在养猪生产差别最大的是一头母猪年提供出栏猪数的多少,先进水平是二十五头左右,我国平均水平是十四头多,个别猪场连十头也达不到。出栏猪少多是因为种猪管理理不善,没有产出足够多的活仔猪。
后备猪管理不好,会使后备母猪的利用率低于70%,大批淘汰。
哺乳母猪管理不好,会使母猪断奶后长时间不发情,母猪年产胎次低于两胎。
空情及配后阶段管理不好,配种产仔率可能低于70%,胎产全仔低于十头。
疫苗防疫不到位,会使出生的仔猪有20%以上是木乃伊、死胎、弱仔。
哺乳母猪管理不好,哺乳仔猪会因母猪奶水不足或质量差无法成活,无法提供断奶仔猪。
公猪管理不好,配种效果无法把握,同样是产仔数减少。
上面的一切都会造成母猪年出栏猪的减少。母猪年消耗饲料是固定的,提供越多出栏猪,分摊的母猪料越少,如母猪年用料为1100公斤,提供二十头,每头分摊 55公斤;如出栏18头,每头分摊61公斤;每减少一头,多用饲料3公斤,成本增加6元。一个万头猪场成本增加6万元,而这只是饲料的成本。而母猪管理不 善造成的弱仔、病仔、僵猪等,还会带来饲养工作量加大,增加人工成本,治疗费用增加,饲料利用率降低,管理费用增加等,这些成本的增加是无形的。
如果一个母猪年提供出栏猪十八头以上,没有不赚钱的;而只提供十二头以下出栏猪的猪场是不可能赚钱的。种猪管理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所以我们说:“猪场饲养成本的高低在品种及种猪管理上,决不在饲料上。”
“生长猪长得快与慢在保育猪上,决不在生长猪上”,是因为生长猪生长速度的快慢也有多种原因,饲料有影响,温度有影响,疾病也有影响,但如果一头猪因患病 而导致呼吸系统损伤或消化系统损伤,那危害是长远的,那将造成长时间的生长缓慢,而这个根源将要追溯到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
保育猪是由乳猪到生长猪的过渡期,期间变动因素多,仔猪生理结构变化大,饲料由液态的母乳变为固体饲料,环境由优越的网上有保温系统变为地面饲养,营养落差大,环境变化大,抗病力由母源抗体变为疫苗免疫或自身抗病体系的建立,所有的一切都可能导致仔猪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有可能造成发病,而如发病引起体内器 官的损伤,危害将延及到生长期。
如果保育猪养好了,达到理想的“6526”,即65日龄时达体重26公斤,一个没病的猪群会不受限制地尽大限度地生长。当然,还需要营养全面的饲料,适宜的环境,到位的管理,可靠的保健。
在保育阶段疾病不断的猪群,不可能在生长阶段有高的生长速度;为达到理想的生长期日增重,请关照好保育猪,让猪得到真正的“保育”。
同时记住一句话:“如果种猪和保育猪养好了,你想不赚钱都难”。
重视种猪管理,重视保育猪的管理,你得到的回报要远远超出付出。
六、场”变“公司”是集约化猪场决胜未来的力量
1、建立良好的制度和制度文明
要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制定公司战略和不断完善推进战略实施的制度上,"制度"即规程,是指在一个社会组织或团体中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并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这包括治理机构、人力资源开发、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也包括投资者关系,风险管理以及价值观训练等方面,制度建设则是通过组织行为改进原有规程或建立新规程,以追求一种更高的效益。其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制定公共规则,二是保证规则执行,三是坚持公平原则。只有坚持不懈和长年累月的磨合,才能逐步建立适合我们并优于竞争对手的制度;制度是硬件,而制度执行更关键,故制度文明则需经过宣传教化及重复博弈才有结果,只有融化在血液(利益)里,才能落实行动中,企业才由人治转为法制。
2、要建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凡是赢得未来的企业,必定信奉那些念及他人的价值观和时刻保持对社会及大众人群高度负责的精神。
3、以“猪”为本,建立一支高效的人才队伍,并有完善的组织形态及运行方式
4、要有一个赢得未来的时间感和毅力感
七、你卖的猪就是你想要买的猪
猪场的全体人员要树立一种质量、精品意识,加强种猪选育工作,不断提高种猪的整体质量。还培育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配套系和新品系,满足养猪业对优良种猪的需要。
在种猪场要全面推行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方法,对猪的育种值进行评估预测,推广应用GBS遗传评估软件,提高猪的遗传改良速度。种猪产业是养猪生产的高端产业,种猪企业应根据需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多种形式的技术联系,运用先进的技术指导种猪生产。
同时加强种猪的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树立提供不定期的现场访问与电话咨询;新办猪场投资预算、设计规划与可行性报告;全场防疫计划、猪群保健措施、繁殖障碍分析;遗传资源利用方案与人工授精技术应用指导;饲料营养设计与饲养管理方案的制定;Pigwin、GPS软件应用指导。
八、后备母猪是猪场生存的命根子
在中国,后备母猪总体状况看起来不错,但是经产4或4胎后它们将变得越来越瘦。母猪看上去不象一头母猪。这种母猪产下的仔猪易发生黄白痢,母猪发情间隔延长,返情率高;导致下次产仔数降低。如果不能使后备母猪一开始就保持良好的体况。它就不可能发挥以后的生产潜能,对母猪的投资就不能获得最好的收益。
所以,首先必须重视青年母猪的饲养。
年轻母猪在活重70kg以前必须进入种猪舍。因为它需要时间适应新的环境,同时您也必须确定在它第1次配种前得到正确的饲养、免疫和营养。
进入农场的前6周至关重要:
(1) 0~2周:把小母猪置于隔离区,即同农场原有的猪群完全隔离。小母猪需要时间安静下来和适应新的环境。这两周内,有必要在饲料中添加广谱抗生素以减少疾病的威胁。
(2) 3~4周:使小母猪接触一定数量的老母猪(感染过疾病的)和接触断奶仔猪的粪便。小母猪将因此建立对你农场特定微生物群的免疫功能。不要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3) 5~6周:引入农场,把小母猪置于“调情猪舍”中,即和种公猪和断奶后母猪相同的猪舍。在此期间,它们需要大量的疫苗(猪细病毒疫苗,猪丹毒,口蹄疫,伪狂犬病,猪霍乱……)。
公猪刺激
除了把小母猪放在和公猪及经产母猪相近的猪舍内,还必须每天用公猪刺激每天使用不同的公猪,因为可能有的公猪状态良好,而有的可能比较劳累。理想的情况是小母猪主动接近公猪。
后备母猪必须得到适当的营养和普通育肥猪相比更需要一些特定的营养成分,特别是氨基酸、钙和磷、生物素和叶酸……,如果你注意到一些经产3胎或者4胎的母猪易患腿病,很有可能是母猪青年时缺乏一些特定的营养成分!
因此,后备母猪应该饲喂哺乳母猪料或者特制的后备母猪料,并且限制饲养(从70kg活重开始,饲喂2.5~2.8kg/天)。重要的不是长得快,而是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它必须维持生产7~8窝。
第一次配种的标准
(1)
到第二个或者第三个动情期(记录第一次动情的日期);
(2)
体重至少120~130kg;
(3)
背膘至少18mm;
(4)
至少7.5~8月龄。
第二次或第三次动情前10天,供给母猪尽可能多的哺乳母猪料,刺激胰岛素的产生,提高雌激素和促卵泡激素在血液中的水平(请记住这一点,胰岛素能刺激雌激素和促卵泡激素的产生)。
九、谁把握住猪场的温度谁就把握了猪群
在猪场的生产管理中,环境和温度是直接决定着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也是猪场制胜的法宝,把温度提高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来对待是管理理念的重大提高。
各阶段猪群所需要的温度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生产管理者时刻了解温度,控制温度,以最大限度减小因为温度的不适当导致的应激和对生产的影响,各阶段猪群的温度归总如下:
种公猪的最适温度范围:
17-21℃;
妊娠母猪的最适温度范围:18-21℃;
哺乳母猪的最适温度:
20-22℃;
哺乳仔猪的最适温度:
29-33℃;
保育仔猪的最适温度:
22-25℃;
育肥猪的最适温度:
19-22℃;
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如何把握好不同猪群的温度呢,这就是关键。从生产管理者的角度来说,管理者应该清楚各阶段猪群所需要的温度范围,并想办法提供可操作的条件,如夏季的通风、降温设备,冬季的取暖、升温设备,并要求饲养员能够每天登记各自所管的猪舍和猪群的温度,并做好档案记录存档。从饲养员的角度来说,必 须控制好自己猪群的温度,这是养好猪的最关键的因素。如何做到有效控制猪群的温度呢,以下是经验介绍:
1、畜舍尽量干清粪,能不用水尽量不用水,防止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对猪群的应激。
2、观察猪群的具体情况——睡姿、采食情况等;
3、做好通风,升温等工作;
4、防止賊风和夏季的酷热;
温度计是衡量畜舍内温度的重要依据,可是我们也不能过多的依赖温度计,一切要以猪为本,猪说了算,这就需要饲养员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如产房的温度可以是21-25℃,而保温箱的温度是29-32℃,饲养员不能仅仅看温度计是在这个范围内就万事大吉了,必须认真观察母猪和乳猪的睡姿、采食、健康等情况来调节温度,使猪群处于最适状态。仔猪断奶后,通常需要升温,范围是29-31℃,可是我们实际操作中,不能只看温度计是这个范围就行了,需要观察仔猪的睡姿势和采食情况,温度高了,仔猪不采食大量喝水,分散睡或不睡觉乱跑。温度低了,仔猪挤成一团。饲养员应该根据这些情况及时调剂温度,以保证仔猪的最适温度状态。
温度是猪群健康的基本保证,是能够打造猪只内部免疫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温度也是控制病原的最好屏障,所以把握住猪群的温度就是把握猪场制胜的法宝。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