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022|回复: 6

饲料企业如何自行评估防霉剂使用效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 16: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饲料复合防霉剂没有国家和行业标准,给饲料防霉剂的质量评估和选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文旨在探讨评估饲料防霉剂效果更准确可行的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饲料防霉剂,用不同的防霉抑菌试验方法,进行的防霉试验结果比较,提出采用饲料破坏性防霉存放试验结合饲料常规存放试验法,能较准确可靠地评估饲料防霉剂的使用效果。
霉菌是菌丝体发达而又不形成较大子实体的一部分真菌的俗称。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霉菌对粮食、饲料的污染随处可见。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5%的粮食和饲料被霉菌污染,造成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1]。如何预防和减少饲料的霉变,是目前饲料工业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预防饲料霉变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物理防霉法和化学防霉法两大类。物理防霉法主要有:
降低物料的水分和存放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填充惰性气体;真空包装;低温冷藏等。采用物理防霉法保存饲料,操作繁杂且成本高,难以在饲料行业推广应用。化学防霉法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安全高效的化学抑菌物质来抑制霉菌的生长和繁殖的方法。根据目前饲料生产的成本控制、包装、贮存等实际情况,添加化学防霉剂是一种较经济、实用、有效的办法。目前市场上饲料防霉剂的品种很多,由于没有饲料复合防霉剂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给饲料企业评估防霉剂的质量和效果造成了一定困难,本文旨在探讨更准确可行的评估防霉剂效果的方法。
1
饲料防霉剂的品种和现状
当前市场上饲料防霉剂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为纯有机酸型,主要原料有丙酸、乙酸、苯甲酸等;第二类为纯有机酸盐型,如丙酸盐、醋酸盐、苯甲酸钠等;第三类为有机酸及其盐复配而成的复合防霉剂。曾批准使用的富马酸酯类防霉剂,由于存在安全性问题,2003年国家农业部已将之排除在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品种目录之外。允许使用的防霉剂原料有很多种,不同原料的抑菌力不同,市场上胡搭乱配、以次充好、甚至违规使用原料的现象仍然存在,要选择到真正质量优良的防霉剂产品,必须对防霉剂的质量和抑菌效果进行正确的评估。
2
评估饲料防霉剂效果的方法探讨
目前饲料防霉剂防霉效果的评估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业内常用的评估方法有多种,主要是一些科研单位和有实力的防霉剂生产企业提出来的,这些方法按试验的基质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以高盐察氏培养基为抑菌试验基质。此类试验是以GB 13092-91《饲料中霉菌检验方法》为基础发展延伸而来的,包括:杯碟法(测定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法、平皿计数抑菌法。方法原理:在玻璃培养皿中,将含适量霉菌数量的带菌液和一定浓度的防霉剂溶液,共同混匀分布在高盐察氏培养基中,置于霉菌培养箱内, 于(28±1)℃下培养观察一段时间,记录并比较不同防霉剂对霉菌的抑制能力。
第二类,以饲料为防霉抑菌试验基质。方法原理是:将适量的防霉剂混匀到饲料中,在一定条件下存放,通过测定一定时间段的某些指标(如霉菌菌落总数、二氧化碳产量、饲料温度等),来判断霉菌生长的情况,比较防霉剂的抑菌能力。这一类评估方法主要包括:饲料常规存放试验法、温度测定法、二氧化碳释放法、破坏性存放试验法等。
这些评估方法中,有些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或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在实践运用时,往往无法得到准确的防霉试验结果。根据我们多年应用这些试验方法的经验,认为评估各种不同类型饲料防霉剂防霉效果时,第二类方法比第一类方法的结果更为准确可靠。虽然第一类方法具有速度快、重复性高、能快速得出实验结果的特点,但由于试验采用琼脂培养基作为霉菌生长的基质,没有充分考虑饲料成分及饲料生产加工工艺对防霉剂成分的影响,在评估某些类型的防霉剂产品时,往往得到与在饲料中的防霉能力完全不同的结果。
3
不同方法防霉效果试验

对两种不同类型饲料防霉剂,分别采用平皿计数抑菌法和饲料破坏性存放试验法进行霉菌抑制试验的结果比较。
3.1
试验的防霉剂样品来源:
1#:市场上以香料和有机酸为主要成分的饲料防霉剂;2#:市场上以有机酸和有机酸盐为主要成分的饲料防霉剂。
3.2
试验方法
3.2.1
平皿计数抑菌法
试验器材和培养基的准备:先将所需的玻璃器皿和霉菌培养基按GB13092-91《饲料中霉菌检验方法》进行灭菌消毒。
试验用霉菌带菌液的制备:称取一定质量的已知大概霉菌数量的饲料或玉米样品,按GB13092-91《饲料中霉菌检验方法》中的规定,将试样逐级稀释至每毫升含霉菌约100个,备用。
操作步骤:往玻璃培养皿中加入1 mL制作好的霉菌带菌液和1 mL 0.1%~0.2%浓度的防霉剂溶液,立即倾注15~20mL培养基至培养皿内,充分混合均匀。培养基凝固后,将培养皿翻转,置于霉菌培养箱内,在(28±1)℃下培养3d,从第3天开始观察霉菌生长情况,同时记录霉菌的菌落总数,共培养7d,观察、记录结果。将试验组与未加防霉剂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计算抑菌率,比较防霉剂的平皿抑菌能力。
3.2.2
破坏性存放试验法:
方法原理:通过提高饲料水分含量,提高存放环境的相对湿度,以加快饲料霉变速度。通过观察添加不同防霉剂的饲料霉变先后顺序,或测定试验饲料霉菌菌落总数来比较判断防霉剂防霉效果优劣。
操作步骤:先制作好适当水分的饲料(水分含量18%左右)。称取一定质量已制作好的高水分饲料,按使用比例添加饲料防霉剂,充分混合均匀,然后移入三角瓶中,用滤纸包扎瓶口,置试验箱中,于温度2630℃、相对湿度85%左右的条件下培养。每天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或定期检测霉菌菌落总数(按GB 13092-91进行)[2]。
3.3
试验结果
结果见表1、表2、表3
1
0.1%
防霉剂溶液平皿计数抑菌法试验结果
样品
名称
3 d
4 d
5 d
霉菌菌落总数
103个.ml-1
抑菌率
%
霉菌菌落总数
103个.ml-1
抑菌率
%
霉菌菌落总数
103个.ml-1
抑菌率
%
1#
2
97.7
12
88.6
46
56.2
2#
21
75.6
43
59.0
62
41.0
对照组
86
105
105
2
饲料破坏性存放试验(0.1%防霉剂添加量)肉眼观察防霉结果
样品名称
4 d霉变程度
5 d霉变程度
6 d霉变程度
1#
+-
++
+++
2#
-
+
+++
对照组
+
+++
+++

注:“- 表示尚未霉变,“+- 仅边缘轻微霉变,“+
轻微霉变,“++ 中度霉变 “+++”严重霉变。


3
饲料破坏性存放试验(0.1%防霉剂添加量)霉菌检测结果
样品
名称
4 d
5 d
6 d
霉菌菌落总数
103个.ml-1
抑菌率
%
霉菌菌落总数
104个.ml-1
抑菌率
%
霉菌菌落总数
105个.ml-1
抑菌率
%
1#
42
57.1
20
44.4
41
24.1
2#
16
83.7
12
66.7
37
31.5
对照组
98
36
54
从表1、表2和表3的结果来看,在平皿计数抑菌法中,1#样品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2#样品。而饲料破坏性存放试验结果,却是2#样品优于1#样品,两种试验方法得出了矛盾的结果。采用这两种不同的防霉抑菌试验方法,对各种不同类型防霉剂抑菌试验的结果表明,并不是所有类型防霉剂都出现矛盾的结果,比如,以有机酸为主要成分的防霉剂在两种试验方法中能取得较一致的实验结果。某些以香料和有机酸为主要成分的防霉剂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实验结果,主要原因可能是:①由于采用新的原料,这些原料未经饲料大规模应用验证,与饲料成分的兼容性差,与饲料成分接触后变质失效或不能耐受饲料的加工工艺条件;②用琼脂培养基抑菌法评估防霉剂在饲料中的防霉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用平皿计数抑菌试验法不能准确评判所有类型防霉剂的使用效果,杯碟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法也存在相同的问题。评判饲料防霉剂使用效果好坏的方法,从操作简便、实用、准确的角度考虑,建议采用饲料破坏性存放试验法结合饲料常规存放试验法较准确。平皿计数抑菌试验法、杯碟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法可作为一种参考方法,但不是最终的抑菌效果评估方法,最终应以防霉剂在饲料中的防霉存放试验结果为准。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8-8-2 16: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简介:饲料霉变引起的饲料浪费是世界性难题,作为预防饲料霉变的措施之一即防霉剂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饲料工业中化学防霉剂已被广泛采用,本文综述了饲料霉变的原因、危害、常用的饲料防霉剂及其作用机理。
饲料是发展畜禽业的物质基础,它不仅能为畜禽的正常生长发育供给营养,还能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在炎热多雨季节,饲料在储存和运输途中往往因水分含量过高而容易受到黄曲霉菌、灰曲霉菌、寄生曲霉菌、镰刀霉菌和赫曲霉菌等有毒真菌的感染而导致霉变,使饲料的适口性变差,动物采食量减少,从而导致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严重者会导致动物中毒。在这种情况下,搞好饲料的保藏,防止饲料霉变和腐败已成为饲料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 饲料发生霉变的原因
1、 霉菌的种类
  能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有曲霉菌属、青霉属和镰刀菌属。其中曲霉菌属包括黄曲霉、白曲霉、寄生曲霉等;青霉菌属包括圆弧青霉、桔青霉、扩展青霉等;镰刀菌属包括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等。这些霉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可引起饲料霉变。
2、 温度和湿度
霉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霉菌大多数属于中温型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霉菌繁殖产毒的最适温度为25-30℃,其中曲霉菌属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0℃,青霉属于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8℃左右,镰刀菌属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左右。一般危害饲料的霉菌孢子在7℃时即可发芽生长,温度高于49℃时霉菌则被杀死或进入孢子阶段;当空气中相对湿度达到75%时霉菌就能生长,在80%-100%时快速生长,在湿度低于75%时生长受到抑制。
3、 饲料的含水量 
  饲料的含水量是决定饲料中霉菌能否生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当饲料中水分超过13%-14%时,易于霉菌生长,当饲料水分>15%时霉菌可大量生长繁殖,其毒素产生也相应增加,饲料水分为10%-18%时是真菌繁殖产毒的最适条件。饲料及原料的安全水分为:谷实类为14%,粉状饲料为≤13%,全价颗粒料为≤12.5%。
4、 饲料的加工工艺
在生产颗粒饲料时,如果冷却器及配套风机选择不当,或使用过程中调整校核不当,致使颗粒饲料冷却不够或风量不足时,会导致颗粒饲料水分含量及料温过高,这样的颗粒饲料装袋后易发生霉变。另外,饲料在加工过程中如果饲料流程设备中没有及时清理,会在设备的一些死角积存发霉变质的料块,特别是在生产全价颗粒饲料过程中,当这些物块回流到制粒机重新被制粒后,易引起饲料霉变。
5、 其它原因
饲料霉变还与饲料的质量、贮藏和运输等因素有关。当使用较差的包装材料,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饲料受到雨淋、曝晒等,都易引起饲料霉变。 
二、 饲料霉变的危害
1、 降低饲料营养价值
霉菌能利用饲料中的营养进行生长繁殖,降低饲料原有的营养价值。试验表明长有霉菌的谷物能量损失达5%,蛋白质损失达7%,脂肪损失达3%。
2、 影响动物繁殖性能  
镰刀菌属霉菌所产生的脱氧雪腐镰刀醇和玉米赫霉烯酮及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能引起动物阴囊红肿、子宫扩张、肿胀及卵巢萎缩等症状,导致母畜发情周期延长、繁殖率下降,公畜宰丸萎缩,出现“雌性化”。
3、 干扰动物免疫系统  
黄曲霉毒素能降低动物的抗病力,干扰免疫接种与体内获得性免疫力,单端孢霉素类是免疫抑制剂,能影响动物免疫系统,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4、 影响动物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  
黄曲霉毒素能干扰体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的代谢,降低畜禽的生长速度。霉菌毒素还能侵害动物肝脏及肾脏,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
三、 常用的饲料防霉剂
1、 双乙酸钠(SDA)
双乙酸钠是乙酸钠与乙酸的分子化合物,具有高效防霉、防腐、保鲜的效果,同时还具有增加营养的功能,能有效地调节畜禽肠道pH值、提高胃蛋白酶和消化酶的活性、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有效调节畜禽肠道pH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因而防止畜禽拉稀,促进有益菌生存。SDA可增强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减少料耗,提高经济效益。而且SDA对人和畜禽没有任何副作用,安全可靠,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确定为安全物质。在饲料中添加0.1~0.5%的双乙酸纳,可以有效的防止饲料毒素的产生。若在青贮料中添加0.2~0.4%的双乙酸纳,可以使青贮料贮存期延长三周以上,双乙酸钠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饲料防霉剂。
2、 丙酸及其盐
丙酸是目前较常见、用量较大的饲料防霉剂。丙酸为无色液体,具有挥发性,可溶于水、醇、醚等有机溶剂。丙酸挥发时产生的气体可与饲料表面充分接触,抑菌均匀,效果好。其防霉机理目前公认的有两个:①非离解的丙酸活性分子在霉菌细胞外形成高渗透压,使霉菌细胞内脱水,而失去繁殖能力;②丙酸活性分子可穿透霉菌细胞壁,抑制细胞内的酶活性,而阻止霉菌的繁殖。丙酸可用于配合饲料和青饲料中,在青饲料中添加0.5% 丙酸可保持6个月不发霉,而且可防止蛋白质分解并改善饲料的消化率。配合饲料中添加丙酸,应根据饲料的水分含量来决定丙酸的添加量,一般在0.25%-0.45%之间。
丙酸盐为白色颗粒或粉末状物质,溶于水。丙酸盐防霉剂目前使用的有丙酸钙、丙酸钠和丙酸氨。研究表明,丙酸盐可用于家禽饲料中,同时还能为饲料提供钙、钠和钾等微量元素;丙酸钙的添加剂量为饲料量的0.2%- 0.5%;丙酸钠的防霉效果在丙酸和丙酸钙之间,丙酸钠在较高水分、大添加量(0.3%- 0.5%)时效果较好;丙酸氨的使用效果与丙酸相当。
3、 山梨酸及其盐
山梨酸又名2,4-己二酸,为化学合成品,白色结晶粉末或无色针状结晶,无臭或稍有刺激性气味,溶于水,它与丙酸一样是目前最常用的防霉剂。山梨酸有抑制霉菌生长的效果,用山梨酸作饲料防霉剂,可以在PH=5-6范围内使用,它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也可与微生物系统中的巯基结合,通过破坏酶系统达到抑制微生物代谢和细胞生长的目的。山梨酸的优点是,防霉效果好,对霉菌、酵母菌、好气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毒性小、价格低。缺点是防霉效果受pH值的影响,pH值大于7.5时,几乎无抑菌作用;对乳酸菌几乎无效;在水中易氧化,在塑料容器中其活性会降低。
山梨酸盐为无色或白色鳞片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作为饲料防霉剂使用的山梨酸盐主要有山梨酸钾和山梨酸钠。山梨酸盐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一种有机防霉剂。山梨酸盐防霉效果好,产品毒性低,作为一种不饱和脂肪酸盐,还可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可以看作是饲料的一部分。山梨酸盐的一般添加量为0.05%-0.15%。我国规定山梨酸盐在饲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为1.0g/kg。山梨酸钠因在空气中不稳定,易氧化着色,很少使用。山梨酸盐由于价格昂贵,现主要用于宠物饲料的防霉。
4、 苯甲酸及其盐
苯甲酸为无色或白色针状或鳞片状结晶,稍溶于水。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防霉剂之一,添加量一般为0.1%—0.3%,有效成分为非离解态的苯甲酸活性分子,其作用机理为完整的苯甲酸活性分子穿过霉菌细胞壁,抑制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及阻碍乙酰辅酶的缩合反应,使三羧酸循环受阻,代谢受影响,并可阻碍细胞膜的透性,从而达到防霉效果。苯甲酸及其盐的优点是价格低、来源丰富、应用效果好、无蓄积作用、毒性小。缺点是对pH值要求很窄,只能在酸性条件下发挥作用,pH值大于4时防霉作用开始下降,且有苦涩等不良味道。由于苯甲酸的溶解度低,使用不便,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多采用其钠盐。不过苯甲酸及其盐由于有毒性作用,今后有被淘汰的趋势。
5、 富马酸及其酯类
富马酸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有很强的灭活性,对乳酸菌无抑制作用。富马酸还有抗氧化作用,在饲料中添加富马酸还可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
  富马酸的酯类主要有富马酸二甲酯(DMF)和富马酸单甲酯。DMF为白色结晶状。分子式C6H804,分子量为144,在常温下具有升华特性。DMF具有广谱、高效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其防霉效果取决于其化学结构及化学性质等。因其几乎不受PH值的影响,在任何PH值条件下都可保持较好的抗菌活性,此物质可穿透微生物的细胞膜,抑制细胞分裂,同时也可对三羧酸循环(TCAC)、磷酸己糖途径(HMP)和酵解途径的酶活性抑制,从而抑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DMF易升华,形成DMF气体,使这种活性分子更加活泼的分布在饲料表面,防霉效果彻底而均匀。
DMF防霉剂的缺点是对高水分饲料的防霉效果不佳,随着饲料水分增大(超过15%),DMF需要量增加,效果下降,成本提高。DMF因常温下升华,浪费较大,同时还对人的皮肤及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6、 其它防霉剂
其它饲料防霉剂还有制霉菌素、对羟基苯甲酸酯、脱氧乙酸、中草药等。它们的防霉效果及作用机理各不相同。
四、 作为饲料防霉剂应具备的特点
作为饲料防霉剂应具备以下特点:
1、 添加量小,对动物及人无毒无刺激作用;
2、 稳定性强,贮存期长,不与饲料发生反应;
3、 无异味,添加到饲料中不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和饲料的营养成分,不危害动物的健康;
4、 经济,安全,操作方便,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5、 具有较强的广谱抑菌效果
五、 饲料防霉剂的作用机理
由于霉菌大量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而使饲料发生霉变,从而影响了饲料的营养价值。饲料防霉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以未电离分子的形式破坏微生物细胞及细胞膜或者细胞内的酶,使微生物的酶蛋白失去活性而不能参与催化,从而抑制微生物的增殖和毒素的产生。如苯甲酸抑制微生物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及阻碍乙酰辅酶的缩合反应,而使三羧酸循环受阻,代谢受影响,并可阻碍细胞膜的透性;山梨酸可与生物酶系统中的巯基结合,从而破坏了许多酶系统而达到了抑菌作用。另外,一些有机酸还在饲料表面形成均匀的有机酸保护膜,防止霉菌孳生。
六、 饲料防霉剂的应用前景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及卫生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同时饲料防霉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使用饲料防霉剂对保证饲料的品质起了重要的作用,其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已得到了人们的肯定。添加防霉剂已成为当今饲料生产尤其在高温季节的必须措施。但我国饲料防霉剂的应用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饲料防霉剂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在基础研究方面,我们对饲料防霉剂的防霉机理还不是很清楚。防霉剂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最终产物以及残留问题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讨论。复配技术也是防霉剂研究的一个方面,目前防霉剂产品以从单一型转向复合型。这种复配不是简单的把几种防霉剂混合成一体,而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科学验证,以取得最佳的防霉效果同时保证人畜安全。现在人们已经把目光放在了开发高效、低毒、价格低廉的天然防霉剂,这些料防霉剂的开发和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发表于 2008-8-3 16: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victory: :victory: 防霉剂是要加的,。。。霉菌毒素吸附剂更不能少!!!
发表于 2008-8-3 18: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全面实用的资料!收藏学习!楼主辛苦啦!
发表于 2008-8-3 22: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全面实用的资料!收藏学习!楼主辛苦啦!
发表于 2009-10-1 13: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用的是液体的,对设备的腐蚀较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2 16: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全面实用的资料!收藏学习!楼主辛苦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7 05:3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