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莒南300万资金发展环保养猪
山东莒南县今年将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按照垫料面积每平方米30元的标准,对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建、改扩建的生物环保猪舍面积达到一定数量的规模养猪场给予补贴。以解决养猪业环境污染难题,提高生猪及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建设进程。 据悉,莒南县是临沂市养猪大县,2007年生猪存、出栏量分别为78万头、130万头,是去年全市唯一受国家奖励的首批253个“生猪调出大县”之一。目前,该县在建、拟建的生物环保养猪场150家,全部建成后,年可节约兽药、饲料、疫苗费用近千万元,增加生猪出栏两万头,并可节约大量的劳力和土地资源,实现粪便的零排放,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该补贴的发放,提高了广大养殖户环保养猪的积极性。 >出处:齐鲁晚报
薛城区全面推广自然养猪法
去年以来,山东枣庄市薛城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服务体系,围绕节能减排大力推广自然养猪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该区新建自然养猪法新型生态养殖小区2处,新增自然养猪法养殖大户70户,覆盖全区7个镇街,存栏生猪9000余头。鲁南种猪繁育有限公司被列为山东省自然养猪法示范基地。 日前,笔者来到山东鲁南种猪繁育有限公司采访。走进自然养猪法猪舍,一股锯末的清香气息代替了原有的砖混结构猪舍养猪猪粪臭味,没有看到身上脏兮兮的猪,猪极少乱叫。一扫砖混结构猪舍养猪脏、臭、吵闹的景象。 为把生物环保养猪知识推广到千家万户,薛城区成立了自然养猪法推广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广“自然养猪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对进行自然养猪法养殖户优先解决土地,优先提供贷款,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补助50元的优惠政策。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参观学习和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向养猪户讲解自然养猪法的好处。同时,该区畜牧部门专门抽调20名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3个小组,深入养殖小区和农户家中,对实行自然养猪法的养殖户现场指导帮助设计猪舍、采集与培养菌种、猪的选择和分组。猪舍建成后,明确技术人员专人全程跟踪服务,指导养殖户严格按照自然养猪法的要求和饲养规程进行指导饲养,确保方法得当。目前,自然养猪法已在薛城区全面推广。
潍坊市重视“自然养猪法”技术推广
近年来,我市养猪业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生猪存栏295万头,出栏668万头,猪肉产量51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40%,产值达68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38%,养猪纯收入27亿元,占畜牧业纯收入的39%。养猪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但目前在生猪生产上仍存在着质量安全水平不高、养猪效益不稳、环境污染较重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市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大力推广的“自然养猪法”从根本上能够有效解决以上诸多问题。“自然养猪法”是利用发酵床养猪技术,利用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迅速分解排泄物的养猪新方法。自然养猪法利用垫料中微生物对粪尿进行分解,从而实现了粪污零排放;发酵床能有效控制病源微生物的滋生,减少疫病的发生,从而减少了用药,提高了猪肉品质;采用此法养猪由原来每人每年饲喂育肥猪300—500头提高到800—1000头,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每头猪的育肥期可以缩短10—15天,提高了猪的生长速度;冬季每头猪可节约饲料50斤以上,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一、当前工作开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大力推广“自然养猪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既符合“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畜牧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养猪饲养方式的一场变革,对推动我市畜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应该摆到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为切实抓好“自然养猪法”的推广工作,根据省局的安排要求,我市自2007年5月在临朐县首次引进“自然养猪法”技术以来,我局组织人员于07年9月到肥城、沂水参观学习,都认识到“自然养猪法”对养猪业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把“自然养猪法”作为畜牧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搞好试点,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到目前,全市建成“自然养猪法”养猪试点猪场35个,发酵床面积12000平方米,饲养猪 10000头。为下步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组织人员外出参观学习。根据省局在枣庄、肥城会议要求,我市积极采取行动,分层次的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组织了县市区分管局长到肥城、沂水参观考察学习“自然养猪法”技术,并对该技术讲解、培训;有关县市区组织到临沂、沂水等地考察学习。通过这些观摩学习,基本上了解掌握了“自然养猪法”的整个过程的技术细节。
(三)加大宣传力度。我们利用电视、电台、报纸、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多渠道进行了广泛宣传“自然养猪法”技术,让养殖户了解并能够及时掌握应用,推动“自然养猪法”的开展。
(四)制作宣传材料。我们编写了一套“自然养猪法”养猪技术幻灯片授课教材,发放到县市区畜牧部门;同时,编写了“自然养猪法”养猪技术明白纸。以便于技术人员学习和养殖户掌握。
(五)在面上建立试点,召开现场会。潍坊市畜牧局多次召开自然养猪法技术推广现场会;临朐、坊子、高密等县市区都建立了示范点猪场,也召开了现场会;高密、寒亭等地对“自然养猪法”养猪技术进行了培训。
(六)设计猪舍建设图纸,研制专用饲料。参照肥城、沂水等地经验,结合我市的实际,我们设计了猪舍建设图纸;并委托有关企业研制适合自然养猪法饲用的猪饲料。
(七)制定实施意见。为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自然养猪法” 从根本上解决养猪业面临的质量安全、养殖效益、环境污染三大问题,促进全市生猪养殖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潍坊市关于大力推广自然养猪法的意见》。
目前,各级对自然养猪法的推广工作非常重视,在养殖技术方面有了一定的创新和突破,广大农民对此项技术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力推广自然养猪法的条件已经成熟。按照“一年示范、两年推广、三年普及”的要求,争取利用三年时间将此项技术全面推开,并从长规划了任务目标。计划2008年,建设自然养猪法猪场1250处,出栏生猪50万头以上;2009年,建设自然养猪法猪场3000个,出栏生猪200万头以上;2010年,在适合利用此法养猪的养殖场全面普及此项技术,争取出栏300万头以上。
二、存在问题:
“自然养猪法”作为一项畜牧科技新技术进行推广,虽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但是,在推广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猪舍建筑设计不合理。在改扩建的猪舍中突出表现在猪舍跨度太小,发酵床面积小,结构不合理。猪舍房檐过低,采光不够,导致菌种发酵受到影响;料台、水台过宽;猪舍环境通风不良、降温设施安置不科学,影响夏天的降温等。
(二)技术指导不到位。突出表现在:一是饲养管理不到位:饲养密度太大,粪尿过大,造成垫料无法正常发酵,猪舍氨气密度大,缩短了垫料的使用寿命;二是垫料使用不当。垫料的湿度过低、过大。水分过低,不利于菌种的生存和粪尿的分解,水分过大,会导致垫料发酵过快或腐烂,降低使用年限。三是猪饲料中含有抗生素、酶制剂等,不仅抑制了微生物的活性,而且又降低了消化作业,增加了饲料成本。
(三)防疫不到位。个别育肥猪场不注重防疫,购进的仔猪没有实施隔离饲养,猪只染病,造成了垫料的污染和猪群大面积传染。
(四)宣传发动不到位。“自然养猪法”是一项新技术,目前对该技术推广不够,很多的养殖户只知道“自然养猪法”的好处,不知道具体的猪舍建筑、垫料制作等技术要点,影响了该技术的全面推广。
(五)工作开展不平衡。个别县市区对该工作认识还不足,工作开展缓慢。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一)加强技术指导。首先培训师资力量,每个县市区培养出3-5名能够熟练掌握“自然养猪法”的技术干部,加大面上的技术指导,确保“自然养猪法”的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充分发挥潍坊市“自然养猪法”技术专家指导小组的作用,全面搞好技术资料编写和培训工作,及时研究、切实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搞好猪舍图纸设计工作,针对猪不同饲养阶段、不同规模等制定出不同的建筑图纸;搞好技术指导,帮助养殖户搞好垫料制作。
(二)搞好试点。根据我市的总体要求,每个县市区按照分配任务指标,尽快搞出标准、档次高的试点猪场,加大在面上进展力度,让养殖户看到、学会,真正切实掌握“自然养猪法”养猪技术,加快推广速度。
(三)加大培训力度。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大力度,宣传 “自然养猪法”养猪技术。通过举办培训班、建设示范点、召开现场会、发放明白纸以及电台、电视、报纸等媒体的作用,让养殖户了解“自然养猪法”的好处,在实践中掌握该技术,充分调动一切发挥积极性,为全面提高我市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作出积极贡献。
(四)研制新型猪饲料。为防止饲料中的抗生素、酶制剂等成分对微生物菌种的抑制作用,我们选定了一家饲料厂研制适用于“自然养猪法”养猪的专用饲料。研制的专用饲料,减少使用抗生素、酶制剂等成分,可以大大降低饲料成本。
(五)结合国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场(小区)建设项目,优先安排“自然养猪法”养猪改扩建项目,全市用于“自然养猪法”改扩建项目面积达到23851平方米,为下步“自然养猪法”养猪打下良好基础。 >出处:潍坊市畜牧局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