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46|回复: 4

[饲料] 一位农民兄弟的CPI上涨逻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2 18: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先生:
  你们好!我是农民,同时也是一个小散户,又是《第一财经日报》及电视的忠实观众。我关注到你们报纸有不少专家学者的评论观点,认为CPI上升过快,国际因素、流动性过剩、通胀加速、汇率因素等问题是主要原因。但我认为,你们到农村深入调查一下,就会明白为什么CPI走高。
  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供求失衡。目前,农村大量的强壮劳动力都不愿意下地种田了,村里只留下那些老、弱、残、妇、幼来种庄稼,并且是什么容易种种什么,小麦、谷子极少种,而大量种玉米,因为省事。
  早20年,农村家家养猪、养羊,并把每个家庭产生的生活垃圾堆到一块,将人粪尿浇上等发酵后,将这些农家肥拉到地里施肥。现在到农村看一下,还有人这么干吗?现在农田都是卫生地,不要脏东西了,只施一点化肥完事。如果是让好好的土地荒着长草,打不下粮食、不养猪羊,这食品和猪肉能不贵、能不涨价吗?
  现在不要说城里人买不起房子,就是农村人也修不起房子了。因为建材太贵、人工费大涨,小工60~70元/日,大工100多元/日,你说这农民靠种田能盖得起房子吗?农民种地起早贪黑,一年辛辛苦苦挣不了几个钱,而到城里盖楼房打工,要比种庄稼强好多倍,谁还愿意种地,这CPI能不高吗?
  举例说土豆,今年1市斤涨到1元~1.5元,农民都知道这土豆只种在无霜期间或种丘陵地带,现在这些地方的农民除了老人和实在无能力的人以外,大多到外地打工了,以前一个村子几百人到上千人,现在只剩下十几口人或几十口人,没多少人种这土豆,能不贵吗?
  说句良心话,中国再不能这样只光顾着盖楼了。把GDP建在楼上,中国可供种地只占世界的8%,却要养活13亿人,像我们县城周围最肥沃的土地都盖楼房了,再这样下去不行。
  难道只有将人口大量集中在城市和大量新建楼房,中国才能发展吗?中国有中国的国情,要看实际,根据自己的国情来发展。
  下面我想再谈一下财富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大家看一看,一边是城市的就业问题难,另一边是农民工干着最苦、最脏、最具风险的活。要说危险,莫过于煤窑挖煤了,虽挣钱相对多一点,但那是将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你说农民就情愿吗?如果他不干,全家的吃穿,上有老,下有小,防老挣钱特别是小孩子上学费用都无法解决。特别是孩子上学的开销,虽然现在国家搞义务制教育,但你们看一下,不少村县的小学和乡镇中学,日子都不好过,就连文水县胡半镇中学这个当年红红火火的镇办初中,都长满荒草、房屋破败了,因为大量的教师都跑到城里的私立学校了。私立学校都是规模宏大,收费自然就高了,学生家长只好咬牙让孩子到城里私立学校上学。这不是一般种地农民所能承受的,吃饭、住宿各种费用都不低。
  急速膨胀的城市人口衍生了诸多问题,就业难、社会治安难、生活用水难、住房和交通成本高、耕地面积快速锐减、国家财政负担加重、偏远地带人员大量流失等一系列麻烦问题。如果国家推出一些更加积极鼓励农民种地的相关政策,只要你种地就给你相应的财政补贴,足以使农民觉得种田就可以较满意地生活了,那么大量的农民会留在故土种地,这样,粮食、油、肉、菜产量多了,到那时CPI想让它高也高不了。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6-12 19: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像我们农民说的话,劳动力普查后,不是农民的也知到了。

离家不到300米的地荒着,家中没有劳动力。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基本上是53岁以上的。(我们起吗是这样)现在种地不用翻地除草浇粪(也没粪可浇,90%以上没养猪)。完全依耐除草剂,复合肥。不追求产量,品质。危险啊!

主要是农村收入太低。

发表于 2008-6-13 10: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人都认为未来的养殖业一定走集约化的道路。 但我真的不希望那样走, 我认为回归传统的养殖业是最好的。即一家一户的养,国家应该给散养户给予重点照顾,而给相应的大型企业不予照顾。 原因:农民是弱势群体。
发表于 2008-6-25 18: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应该给散养户给予重点照顾农民是弱势群体
发表于 2008-6-25 1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句良心话,中国再不能这样只光顾着盖楼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6 18:0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