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内玉米市场形势现状[/td] | | 2008年06月07日07:38 农博-网络
近期,国内南北产销区玉米市场上的多数收购主体受北粮大量南运入关、国内大部分小麦产区收割进展顺利及国储拍卖力度的加大的多方面影响,其收储策略相继发生转变。东北产区多数收购主体退出市场,部分贸易商惜售心理渐强;黄淮地区的一些收购主体则更多的加入了采购小麦的行列,拖累当地玉米市场继续维持弱势格局;南方饲料企业采购脚步放缓,市场观望气氛渐浓。具体分析如下:
东北产区收购主体减少,贸易商惜售心理强烈
随着我国政府政策性北粮南调在6月份的继续展开,东北当地玉米货源将继续呈大幅萎缩态势,而部分国储库因在东北地区的收储任务已完成,逐渐退出市场竞争,一些地区前期玉米收购竞价白热化现象得到明显缓解。但东北大部地区的贸易商等收购主体也因玉米收储成本的大幅提升及玉米供应稀缺而被迫退出市场,只有当地一些较具规模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由于后期原料供应库存仍存在一定缺口。而眼下大连港玉米平仓价在1650元/吨,照此推算,港口平仓价与产区价格已经明显倒挂,加之南方大部地区玉米价格相对较弱,饲料企业持观望态度者较多,因而近期部分贸易商持粮待粮的心理日益坚挺,东北港口出货量也较前期明显减少。
黄淮地区新麦陆续上市,市场贸易商主体多数转入小麦采购行列
截止目前,全国小麦共收获1.3亿亩,占夏收小麦面积的四成,西南和湖北省麦收已经结束。目前部分地区的小麦已逐渐上市,受小麦与玉米比价明显偏低的影响,当地一些饲料企业相继加入采购小麦的行列,替代现象也随之再次显强。随着新科大量上市在即,届时将有更多的饲料企业加入到这一队伍中,当地多数贸易商也将近期的收购重点移向小麦,导致市场对玉米需求继续减弱,因而其价格在短期内仍将在底部区间振荡。
南方饲料企业对玉米采购脚步放缓,市场观望心理趋增
近期,国内南方玉米市场仍处于一个相对高位运行阶段,当地一些饲料企业考虑到目前玉米成本偏高,加之国内小麦将出现季节性价格回落,因而对玉米的采购步伐明显放缓,市场观望气氛较前期明显增强。而四川地震发生后,我国政府为平抑市场粮价,加大了一些地区的国储拍卖力度,使得当地部分饲料企业也转而采购国储拍卖粮源,使得当地玉米价格的上涨空间被进一步缩小。
综合分析,近期国内南北玉米市场上各收购主体之间收储策略的不同主要是受成本偏高、市场货源萎缩、小麦替代渐强及国储拍卖力度加大这几方面的影响。从目前来看,新麦上市引发的大量替代更是关键因素。在国内小麦大规模集中上市前后,多数地区贸易主体对玉米的收储策略仍不会有所改变,而国内玉米市场在此期间也暂难摆脱近期的弱势格局。 |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