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30|回复: 0

草鱼注射疫苗正当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9 21: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草鱼以其肉质细嫩,个体大,肌间刺少而备受消费者喜受。但草鱼在养殖过程中的“四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出血病)制约着草鱼养殖的发展。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免疫注射技术是目前解决草鱼“四病”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原理
  在低温情况下(8℃~20℃),草鱼的新陈代谢能力较弱,通过注射接种途径可使二龄草鱼鱼种获得新的免疫抗原,经过5天~30天的低温(10℃~15℃)诱导,使注射过的草鱼鱼种完成初次免疫应答反应,在水温提高到20℃以上时草鱼的免疫抗病水平能得到迅速加强,产生足够的、能抵御草鱼疾病的相应抗体,从而达到减少二龄草鱼发病的机会,及提高草鱼成活率的生产目的。
  二、方法
  1.时间选择。选择在水温为8℃~22℃的时期进行,这样既有利于操作者操作,又有利于水霉病的预防。已感染患病的草鱼不宜进行注射免疫。
  2.鱼种准备。规格在8.33厘米以上,健壮无病的草鱼鱼种均能实行免疫注射,注射前用0.5%的食盐水溶液对鱼种进行消毒处理,时间控制在5分钟~10分钟。为了便于生产操作,可用敌百虫水溶液对鱼种进行麻醉处理。
  3.工具选择。注射器、针头以及稀释器皿须用75%的酒精消毒或用开水煮沸消毒。注射器一般选用2毫升容量的金属连续注射器。规格在9.99厘米以下的鱼种一般选用4.5#或5#注射针头,规格在11.66厘米寸以上的鱼种一般选用选用5.5#或6#注射针头,规格在16.65厘米以上的鱼种一般选用7#注射针头。为了防止注射时入针太深伤及鱼体内脏,可在注射针头上套一小截塑料管,暴露出的针尖长度略长于鱼体腹肌厚度。
  4.疫苗稀释。浓缩液在使用前先用0.65%生理盐水稀释10倍,一瓶稀释好的疫苗尽可能一次用完,如一次用不完,可用注射器抽取需要量使用,抽取后用医用胶布封住针眼。
  5.注射部位及剂量。在腹鳍基部注射,针头与鱼体成45度刺入鱼体。规格在9.99厘米以下的鱼种每尾注射0.5毫升稀释后的疫苗,规格在9.99厘米~16.65厘米的鱼种每尾注射0.5毫升~1毫升稀释后的疫苗,规格在16.65厘米以上的鱼种每尾注射1毫升稀释后的疫苗。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23 07:0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