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64|回复: 3

生长猪常用饲料中氨基酸消化率评定的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6 06: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边连全
王昕陟 刘显军 张 飞 刘希颖

摘 要 运用平衡试验法,以在回肠末端装有简单T型瘘管的去势生长公猪为试材,以玉米淀粉-葡萄糖-玉米芯粉为基础饲粮,用待测饲料原料替代玉米淀粉的方法,配制成试验饲粮,采用4×4拉丁方设计,先后评定了生长猪用18种常规饲料回肠末端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平衡试验法,评定饲料中氨基酸猪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的方法是可行的。试验的结果为猪全价无公害饲粮的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丰富了我国饲料数据库。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尤其是养猪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规模化养猪场越来越多,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肉类食品的需求。但同时,规模化猪场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特别是氮磷污染)也日渐严峻,并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渐增强,此问题越发显得突出,因此,加强规模化猪场排泄物污染治理已迫在眉睫(Otto等,2003;方热军等,2004)。据姚军虎(1997)估计,猪只能利用日粮中的30%~55%的氮,其余大部分以粪尿形式排出体外。国外研究表明,猪摄入的氮总体上有60%~80%从粪便中排出,一部分直接挥发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中氮的含量,严重时可构成酸雨,危害农作物;其余大部分则被氧化成硝酸盐渗入地下或地表水流江河,从而造成水土富营养化等广泛的污染。实践表明,用猪回肠末端可消化氨基酸来配制日粮,不但仍能满足猪只的生长、生产需要,而且还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降低氮的排泄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吴正达,1995)。而饲料中猪回肠末端可消化氨基酸的含量是氨基酸合理饲粮配制的前提,为此,本试验评定了18种生长猪常用饲料中回肠末端氨基酸表观消化率,为我国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的进一步丰富,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待测饲料

    玉米、玉米蛋白饲料、燕麦、麦麸、玉米胚芽粕、高粱、豆粕、豆饼、菜籽饼、米糠、甜菜渣、小麦、大麦、豌豆、棉籽饼、玉米蛋白粉、血粉、进口鱼粉。

1.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选用体重相近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良好的杂交去势生长公猪为试验动物,按Yin等(1992)方法在回肠末端安装简单T-型瘘管,手术后恢复10d进行试验。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组成6个4×4拉丁方,用于评定18种待测原料的粗蛋白和回肠末端氨基酸表观消化率。

1.2 试验方法

1.2.1 饲粮的配制及饲粮营养水平

    根据待测原料营养成分含量,参考中国饲料数据库(2000年第11版)及NRC猪的营养需要量(1998),以玉米淀粉-葡萄糖-玉米芯粉配制成含粗蛋白质极低的合成饲粮为基础饲粮(粗蛋白含量为0.45%),用待测饲料替代基础饲粮中玉米淀粉的方法,配制成试验饲粮。综合考虑待测原料的营养特性等因素,适量添加待测原料,使待测饲料提供的粗蛋白量占相应待测饲粮粗蛋白总量的89.77%~97.39%之间,具体配方见表1、表2、表3。












1.2.2 饲养管理

    饲养试验在不锈钢制代谢笼中进行,整个试验分为四个阶段,每个试验阶段分为预试期6d和正试期4d。预试期和正试期按在满足维持能量需要的基础上,满足生长能量需要的80%限量给料,日喂料两次(7:00,17:00),自由饮水,室温控制在20~22℃。

1.3 粪样、回肠末端食糜样的采集与制备

    采用全收粪法,每天早晨6:30收集粪便。将每天收集的粪便按一定比例取样。正试期内每隔2h连续收集1h食糜。收集的食糜加入10%HCl(按每100g鲜样5ml)和数滴甲苯以防止微生物发酵。每次收取的粪样和食糜样及时装入准备好的样袋中,迅速至于-20℃的冰箱中保存。待每阶段结束后,取出所有样品,自然解冻后以每头猪为单位,分别将粪样和食糜样混合,并取样。测定粪样中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及食糜样中各种必需氨基酸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做好记录。

1.4 化学分析

    常规法分析待测原料、饲粮、粪中粗蛋白含量,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原料及食糜样中必需氨基酸含量。

1.5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待测饲料粗蛋白表观消化率(CPAD)及回肠末端必需氨基酸表观消化率(EAAAD)计算公式如下

    CPAD(%)=[(CPAD待测饲粮-CPAD基础饲粮a)/(1-a)]×100

式中:
基础饲粮或待测饲粮的CPAD(%)=[(摄入总粗蛋白量-粪粗蛋白量)/摄入总粗蛋白量]×100;

    a——待测饲粮中来自于基础饲粮的粗蛋白量/

    待测饲粮总粗蛋白量。

    EAAAD(%)=[(EAAAD待测饲粮-EAAAD基础饲粮a)/(1-a)]×100。

式中:基础饲粮或待测饲粮回肠末端EAAAD(%)=[(摄入某种必需氨基酸量-食糜样中某种必需氨基酸量)/摄入某种必需氨基酸量]×100;

    a——待测饲粮中来自于基础饲粮某种氨基酸量/待测饲粮某种氨基酸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待测饲料粗蛋白表观消化率

    本试验所测试的18种待测饲料中粗蛋白表观消化率,详见表4。




2.2 待测饲料回肠末端必需氨基酸表观消化率

    本试验所测试的18种待测饲料中回肠末端必需氨基酸表观消化率,详见表5、表6和表7。








   
从表4、表5、表6和表7可以看出,饲料的种类对其所含粗蛋白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差异很大。同时不同饲料其所含必需氨基酸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基本有一种规律,若饲料原料中粗蛋白表观消化率较高,相应地,其所含必须氨基酸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也较高。也就是说,二者有较大的相关性。

3 结论

3.1 本试验所测定的18种饲料原料粗蛋白及回肠末端必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与一些报道结果(Grala等,1998;张石蕊等,2001;NRC,1998;中国饲料成份及营养价值表,2000)基本相近。

3.2 回肠末端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排出了微生物的干扰,更能表征猪饲料氨基酸生物学效价。将此结果应
用于养猪生产,配制全价饲粮,将实现氮的最低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3.3 本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平衡试验法,用待测饲料原料替代部分基础饲粮中某一原料,测定饲料原料中粗蛋白及回肠末端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方法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吴正达.从饲料上消除猪对环境污染.粮食与饲料工业,1995,(8):16~18

2 张宏福.美国(NRC)第十版猪营养需要量(续Ⅰ).国外畜牧学-饲料,1998,(5):40~45

3 中国饲料成份及营养价值表(2000年第11版,中国饲料数据库).中国饲料,2000.23:24~29

4 方热军,王康宁等.2004.生态营养理论及生物技术在畜牧业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家畜生态,2:4~6

5 姚军虎,王康宁.1997.猪禽饲料氨基酸消化率测定研究进展.饲料工业,18(12):17~19

6 张石蕊,周红丽.2001.猪对不同类型谷物饲料回肠末端氨基酸消化率比较测定.饲料工业,22(9):34~35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5-6 20: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个建议:希望今后的研究尽量从生产实践方面设计配方去研究问题,我想更好点!
发表于 2008-5-7 12: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基础性研究工作。给我们提供了好素材!谢谢作者,也谢谢楼主!

【素材】只相当于面粉、肉和菜,需要再加工才能成为【馅饼】!

这对【张口族】坐等天上掉【馅饼】,显然是不够【解馋】的!

所以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有道理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5-7 16: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韩老说的很对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0 04:1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