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40|回复: 0

[饲料] 粮食供求形势和价格前景展望04.2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9 2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粮食供求形势和价格前景展望

http://www.aweb.com.cn 2008年4月29日07:58 中国玉米市场网
 

  一、粮食供求形势及其特点

  (一)2007年全国粮食连续4年丰收的同时,产需总量仍有缺口

  当年国内粮食供求总量的平衡通过国家粮食库存和进出口措施进行余缺调剂和品种调剂。

  (二)粮食供求形势的特点

  1、国家粮食库存充裕,平抑市场粮价和通货膨胀有丰厚的资源

  △相对全球各国粮食库存降到近30年的最低点,我国粮食库存大大超过粮食安全警戒线,总库存1.5~2亿吨,其中大米库存4000~5000万吨。国家何时需要抛售,国库何时备有粮源,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社会上个别有影响的人士提出国库粮食空虚的说法,经调查,和实际情况不符。

  2、粮食区域平衡矛盾和品种结构矛盾处于增长态势

  ①粮食主产省增产,东部沿海主销区粮食减产,产销区之间的差距继续扩大

  △产销区差距的扩大,提升了北粮南运的比重,增加了粮食物流不畅的矛盾,也为粮价的波动和振荡带来了影响。

  △出现了江苏、山东、河北、辽宁这4个东部沿海的粮食主产省向粮食产销平衡省转变的现象,向人们提出了稳定全国粮价基础如何巩固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如何解决完善的课题。

  ②大豆和食用植物油产需平衡的缺口继续扩大

  △2007年大豆进口量比1998年增长了9.6倍,进口量占消费的比重由21.6%提升到67%,对外的依存度继续扩大,大豆价格的话语权主要不在国内。

  △食用植物油的情况与大豆类似。2007年,全国植物油消费超过2300万吨,其中食用植物油2200万吨,比1998年植物油消费量1090万吨增长一倍多。供给方面,国内各种油籽加工出油约1000万吨左右,进口油及料折油约1400万吨,其中进口三大品种植物油829万吨。进口大豆3082万吨,加工出油540万吨。进口油菜籽83.4万吨,加工出油30多万吨。近几年,植物油消费的年增长率为4%~5%,国内自给油源占消费量只有44%,植物油消费对外依存度也继续扩大。植物油消费价格的中国话语权正逐步走向弱化。

  △油价大涨引发粮价上涨,如果说中国粮食安全有风险的话,风险主要来自大豆,来自植物油。因此,增加大豆和植物油的储备已成为粮食流通领域中的一件要事。

  3、展望未来,中国粮油的紧平衡格局不会改变

  △土地和淡水资源的有限,制约自给能力的发展

  △人口增加和生活质量改善导致消费量增加

  △寄希望于增加财政投入和提升科技贡献率

  △国家粮食安全的三条保障线

  △2010年粮食产需前景的初步预测

  二、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大力调控粮价要稳中运行

  (一)鼓励生产,增加粮源供给方面的措施

  1、中央增加四项补贴,种粮直补每亩10元,农资补贴每亩由过去17元补到20元,粮种补贴,水稻由2亿亩增到4.4亿亩,小麦由1亿亩增到2亿亩,玉米由0.3亿亩增到2亿亩,大豆由0.1亿亩增到0.4亿亩

  2、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的标准

  白小麦中等品由0.72元/斤提高到0.77元/斤,花麦由0.69元/斤提高到0.72元/斤,早籼稻由0.70元/斤提高到0.77元/斤,晚籼稻由过去的0.72元/斤提高到0.79元/斤,粳稻由0.75元/斤提高到0.82元/斤。

  3、东北地区启动粳稻最低收购价政策,敞开收购。启动玉米临时储备800万吨,以防谷贱伤农,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4、降低大豆进口关税,由3%降到1%,期限到2008年9月30日,降低大豆进口成本,增加进口数量。

  (二)平抑粮食需求方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

  1、粮食出口方面:从2007年12月20日起,国家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84类原粮及制粉产品的出口退税(13%)。从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对上述产品征收5%~25%不等的出口暂定关税并进一步实行了严格的出口配额管理,控制粮食流出国门。

  2、粮食加工方面:2007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文件,控制玉米深加工盲目发展,要求停止新建扩建项目,清理在建项目,停止没有生产合格证的在产项目,防止深加工在原料种植上与粮争地、与人争粮。

  (三)平抑市场粮价,调节通胀压力的政策措施

  1、在粮食销售方面:经常性的在国家粮食市场交易中心竞价销售最低收购价的小麦、稻谷,临时储备的进口小麦,中央储备的玉米和豆油等,满足市场需要。

  2、在粮食物流运输方面:东北三省稻谷经山海关走铁路运输的,黑龙江省产的补120元/吨,吉林省产的补60元/吨,辽宁省产的补30元/吨,铁水联运超过500公里的,也执行这一补贴政策(2008年1月1日~6月30日)。

  总之,大家要深刻领会到政府在全面控制物价指数上升方面的决心和手段,不会让市场粮价大起大落。2008年的市场是政府主导的市场。

  三、粮食价格前景展望

  (一)目前的国内粮价已跃上了新的的台阶,今后的走势,总体上粮价将继续在高位上运行,稳中上升,政府主导市场。

  △从表中看出:①早籼稻升幅最大35.1%,其次是玉米34.6%,升幅最小的小麦1.3%;②大豆与玉米的比价,1996年大体在2︰1,2008年大豆价格在2.5元/斤左右,已超过3︰1。

  △10年来,虽然国内粮价已基本跃上新台阶,但应该说粮价的上涨具有恢复性、补偿性特点。

  △我国不能实行高粮价政策,只能采取适度粮价政策。

  (二)未来粮价前景展望

  1、小麦供大于求,价格稳中有升,升幅不大。

  2、稻谷供求平衡、粳弱籼强、稳中振荡、波动不大。

  3、玉米供求有余,价格稳中有升,新粮上市前还有100元/吨左右的上涨空间。

  影响玉米价格的关键因素是生猪的饲料消费和政府的调控力度。

  4、大豆供需缺口大,2008年预计进口3400万吨左右,价格走势不仅取决于中国因素,更取决于美国、巴西、阿根廷三大出口因素。总体看,继续高位振荡运行。

  ①中国大豆今年产、消预测。

  ②世界大豆总量平衡情况及三大出口国的情况

  ③大豆进出口政策调节变化情况。

  ④汇率、能源、航运价格变化情况。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6 15:4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