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83|回复: 3

如何看待当前全国生猪生产形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7 18: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业部部长孙政才15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的全国发展生猪生产现场会上表示,随着国家各项鼓励生猪生产和保障供应措施的落实以及市场行情的拉动,目前全国生猪生产形势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目前发展规模养殖贷款难、用地难和环境治理费用高等问题依然突出,恢复发展生猪生产既面临紧迫任务、难得机遇,又面临许多困难和多种制约。  “猪粮安天下”。猪肉是我国大多数城乡居民的主要副食品。我国既是养猪大国,也是猪肉的消费大国,生猪饲养量和猪肉消费量均占世界总量的一半左右。据农业部统计,2006年我国生猪存栏4.94亿头,出栏肉猪6.81亿头,猪肉产量5197.2万吨,生猪饲养量、猪肉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生猪养殖业产值达到6443.5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48.4%。  “由于受前期生猪价格过低、饲料成本上升以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等因素影响,去年下半年开始,生猪生产出现明显下滑,今年4月份以来生猪和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大幅度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的生活乃至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一定影响,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孙政才表示,抓好生猪生产,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对稳定市场供应、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对生猪生产高度重视。今年以来,国务院连续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进生猪生产。7月30日,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7月3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8月13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切实落实政策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的紧急通知》。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当前,能繁母猪补贴资金已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母猪保险工作已全面启动,标准化规模养殖、良种补贴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等项目也正在积极实施中。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一系列扶持措施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据农业部统计,8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长3.3%,规模养殖生猪存栏同比增加15%,8月中旬开始生猪价格出现回落,活猪价格每市斤下降1至2元,猪肉价格从8月9日的每公斤21.4元,下降至9月5日的每公斤18.98元,降幅达11.3%。  “在看到恢复发展生猪生产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生猪生产的形势仍很严峻。”孙政才表示,一方面,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其中猪肉价格上涨80.9%。另一方面,我国猪肉消费需求量增长和特殊的消费方式,增加了保障供给稳定市场的难度。我国猪肉消费家庭约占2/3,社会消费约占1/3,但农村人均消费量仅占城镇居民的一半,因此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消费的需求量将长期呈增长态势;在消费方式上,我国以鲜肉消费为主,占90%以上,冷鲜肉、冻肉和肉加工品消费低于10%,这种特殊的消费方式,给我国生猪生产供应和食品安全带来极大挑战。孙政才同时表示,与之相对应,我国生猪生产方式处于散养向规模养殖过渡期,猪肉产业链环节多、涉及面广,稳定生猪生产、确保生猪稳定有效供给还面临三大困难。  一是生产成本高,收益预期不明朗,农民养猪积极性还有待恢复。玉米等饲料价格持续上涨,8月份全国玉米平均价格同比上涨16.1%;25公斤仔猪每头售价高达600多元;一头猪的平均防疫费用增至50元。加之,农村就业的多元化和农民务工工资的提高,劳动力成本明显增加。农民普遍感到目前养猪成本投入太大,未来猪价走势未可乐观,普遍担心目前的高投入将来不能带来好收益,许多散养户仍在观望。  二是疫病风险大,养猪户恐惧心理依然很重。近年来,生猪疫病呈多发态势,常见病种类由4种至5种增加到12种左右。特别是去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病原污染面大,死亡率高,给养殖户造成的恐惧心理仍未消除,影响增养补栏积极性。三是发展规模养殖制约因素多。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对稳定生猪生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发展规模养殖贷款难、用地难和环境治理费用高等问题依然突出。生猪生产还面临生产方式落后,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行业预警及供需信息的不及时、不对等,市场波动频繁,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长期性问题,影响了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  孙政才分析认为,这次生猪生产波动,是我国生猪生产长期以来存在的各种问题的集中反映,既有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又有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生猪生产存在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现在,我国生猪生产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内外环境发生了变化,要求在不断提高,长期制约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问题不解决,发展方式不改变,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就难以避免,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就难以增强,发展效益就难以提高。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4-27 21: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高生猪产量,不能把打压价格放在第一的位置,应该提高养殖水平,降低饲养成本放在首要位置。这样才能保证养猪也的健康发展
发表于 2008-10-2 07: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现在再看看这种行情!
发表于 2008-10-2 07: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猪价跌的让人快受不了了.......国家扶持个P啊...害死的还是散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3 02:5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