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25|回复: 0

虾料企业:今年重点建立行业信用观念(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3 11: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虾料企业:今年重点建立行业信用观念 发布时间: 2008-4-8 14:52:12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
受去年各虾料企业资金回收普遍较差的影响,今年,各企业开始统一思想,逐步规范市场。日前,广东恒兴饲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湛江市饲料行业协会会长王建红介绍说,目前湛江的几大虾料企业已经达成共识,今后要逐渐改变完全赊销的经营方式,建立行业的信用观念。 经营现状:四高四低 3月16日,在湛江召开的“2008’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广东恒兴集团副总裁蒋洪斌说,目前的虾料企业经营现状可简单概括为“四高(高投入、高消耗、高赊销、高增长)四低(低产出、低循环、低效率、低效益)的高投入获取量的增长的粗放式经营”。而且,目前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极不合理,“两头大,中间小:苗种和终端产品流通环节占据了不合理的利益,对虾饲料企业投入大而获取微薄加工利润,却起着推动产业链发展的主导作用”。 饲料企业其实是对虾产业的支柱,粤海集团董事长郑石轩介绍说,它们从资金、技术服务、配套服务、种苗及收虾等全方位对养殖业进行支持。是饲料业的资金撑起了对虾养殖业的资金,才使养殖业发展如此之快;在种苗质量出现退化时,饲料企业来搞优质种苗;虾价低迷时,饲料企业大量收虾,对稳定虾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饲料企业却成为水产食品安全的“替罪羊”,质量出问题,都会联系到饲料上,而功劳却归到加工出口企业,因为他们在解决出路。 郑石轩认为,虾料企业已经趋向微利化,迫使行业正由习惯性的赊销向现金过渡。行业竞争也不断加剧,“这几年每年增加生产线10条以上,使产能大幅上升;大公司纷纷介入集团化浪潮,不惜血本进行收购、合并。” 虾料生产:成本损失达利润的30% 面对饲料行业的当前现状,政府应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蒋洪斌认为,政府可以做到的,一是继续执行对饲料行业的增值税减免政策;二是通过行政法规提高准入门槛;三是通过能源政策、环保政策、土地使用政策、财政奖励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投资准入政策等调整引导对虾饲料企业向高产出、高循环、高效率、高效益的产业良性发展模式迈进;四是从国家层面为对虾产业企业创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同时,蒋洪斌还介绍说,尽管虾料已经趋向微利化,却仍在生产加工环节存在极大浪费。目前整个对虾饲料企业的生产加工环节浪费惊人,成本损失达到了利润的30%以上;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加强产品加工的管理环节可以为虾料企业增效20%以上,一些生产管理基础较差的企业甚至可以达到40%以上。“应该在提高出品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以及控制并稳定质量指标几个方面寻求产品加工管理办法。” 承担对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责任 虾料企业在经历了去年原料价格暴涨,利润越来越低以及资金回收普遍不理想的情况下,今年一开始就对经营策略达成共识。王建红在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湛江的几大饲料企业已经有了四点共识:一是控制赊销,抓紧资金;二是建立行业的信用观念;三是实行种苗——养殖——加工的产业化运作,以维持适当的虾价;四是加强饲料安全。“以前养殖户养虾大都存在赌博的心态,到该收虾时不卖,要等高价,赌赢了是自己的,赌输了就欠饲料厂的钱。但现在不行了,要让养殖户自己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养,风险共同承担的话,他们就不敢这样赌了。所以今年的重点是改变养殖户的思想,建立行业的信用观念。” 对虾产业要持续健康发展,饲料企业要承担更多责任。郑石轩认为,饲料企业以后要研制更环保饲料,倡导生态平衡;鼓励有能力的人养虾,无能力的人不养虾;鼓励条件好的虾塘养虾,条件差的虾塘养鱼或鱼虾混养;降低对动物原料的依赖;发展优质种苗和加大收虾力度;加强对虾是最安全的食品的宣传力度;加强饲料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以提高在对虾原料市场的影响力和对虾价的拉动力。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23 06:3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