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36|回复: 0

警惕秋冬季发生新城疫和禽流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4 15: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城疫和禽流感一直是困扰广大养鸡户的两大难题,每年的秋冬季节是新城疫和禽流感的高发季节,很多养鸡户由于在此时重视不够而损失较大。 新城疫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各种日龄的鸡都可感染,但主要在20-40日龄和180-250日龄;雏鸡多发生在20-40日龄,鸡群采食量下降,呼噜、咳嗽、甩鼻,拉黄色稀粪,精神不振、瘫痪,早期出现头点地症状(不受控制、不停的点地),感染15天后会出现许多扭颈、歪脖的鸡只;防过油苗的鸡发病率低、死淘率低。产蛋鸡多发生在180-250日龄,鸡群采食量变化不大,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个别鸡拉黄绿色稀粪,大群鸡的精神正常,产蛋率下降20-40%左右,蛋壳发白,有软皮蛋。公鸡很易受到ND感染,此时母鸡产蛋率不变,但受精率下降幅度大,可从90%下降到60%。   解剖鸡气管充血、出血;腺胃乳头出血;腺胃与肌胃交接处有出血斑;十二指肠远端有淋巴样结构突起或溃疡;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卵泡变形;输卵管水肿,病程后期输卵管萎缩。   最近几年,肉食雏鸡早期(10日龄左右)发生新城疫的比率在明显增大,因此应引起广大养鸡户和种鸡场的重视。雏鸡早期发生新城疫其症状为:大群鸡精神、采食无多大变化,鸡只表现张口、伸颈喘,死亡很快,有的时候多在防疫IV系苗以后发病,解剖鸡体脏器早期无明显病变,只表现为血凝不良、肾瘀血,后期个别鸡只会出现乳头出血和扭颈症状。 禽流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低致病性的禽流感   主要发生在产蛋鸡群,鸡群采食、饮水下降,拉黄绿色稀粪,出现呼吸道症状,表现为呼噜、咳嗽,个别鸡只出现张口呼吸、尖叫。出现零星死亡,产蛋率下降快,个别鸡只会出现肿头肿脸,冠发紫等现象,育雏、育成鸡感染无其它症状,只表现长时间的呼吸道症状。解剖气管充血、出血,个别鸡的气管下段会出现血痰或灰色的粘性分泌物,腺胃乳头有化脓性出血;卵泡变形,输卵管有白色脓性分泌物。在商品肉鸡中,鸡群多与大肠杆菌或其它细菌并发感染,表现为张口伸颈呼吸,鸡只蹦高死亡、肚皮朝上,死亡率高;死亡鸡解剖气管充血严重,似红地毯状,支气管有黄白色干酪样物堵塞。   2.高致病性禽流感   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今年肉种鸡、蛋种鸡也有发病的报道。 但产蛋鸡比育成和育雏鸡易感,发病的早期鸡群无任何症状,鸡群突然出现较高的死亡率,大群鸡精神、采食、蛋壳质量、产蛋率无明显异常;后期大群精神不振,死亡率极高,甚至出现毁灭性死亡。解剖鸡气管出血,腺胃出血、肠道出血、脂肪出血、卵泡变形破裂,鸡冠、肉垂发紫,肿胀出血,切开肿胀处似胶冻样。 发病原因及防制   发病原因   1.鸡群在经过一个炎热的夏天,出现体重下降-俗称夏衰竭,体质较差,抵抗力下降。   2.秋冬季节气候变化较大,昼夜温差大,寒流易侵袭鸡群,造成鸡群的抵抗力下降,易发生疾病。   3.在秋冬季节,往往只注意保温而忽视通风,从而导致鸡舍的通风不良,易造成鸡上呼吸道粘膜的损伤,局部粘膜的屏障作用降低,新城疫和禽流感病毒易乘虚而入感染鸡群。   4.由于秋冬季节温度较低,病毒在野外存活的时间较长,增加了疾病的传播机会。 综合防制   新城疫和禽流感防制必须按照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防制原则。   1.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彻底对养殖环境进行净化,尽量达到良好的养殖环境。   2.养殖户应按照科学的饲养管理,保证鸡群的体质。   3.建立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接种有效的疫苗。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3 23:2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