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86|回复: 5

有知道棉粕的压榨工艺的吗?给讲解一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7 2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有个朋友想自己开个棉粕的压油的简单的小的工厂,有知道这方面信息的朋友能给介绍一个吗///
还要有棉粕压榨的时候除棉酚的过程啊.谢谢大家了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4-8 11: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棉籽中含有棉酚,在预处理工艺中需要进行高水分蒸炒,以减少毛油中棉酚的含量。经过精炼的棉籽油完全食用安全。提高毛棉油的质量。但棉籽饼粕中的棉酚,传统制油方法制取的毛油和饼粕中含有棉酚,影响了饼粕的饲用价值。对饼粕需要经过脱毒处理方可用作饲料。而至今没有理想的脱毒工艺。
棉籽含壳39~52%,含仁48~61%。壳中含油0.3~1%。棉仁含油30~35%,含蛋白35~38%。棉籽中含有0.8~1.3%的棉酚。传统的棉籽制油工艺是预榨浸出法或压榨法。由于棉籽的含壳量较高且含有棉酚,因此,需要在预处理过程中进行剥壳并采用高水分蒸炒,以减少毛棉油中的棉酚含量。
常用的棉籽制油工艺:
棉籽→清理→剥壳→仁壳分离→轧胚→高水分蒸炒→预榨→浸出
棉籽毛油中残留的少量棉酚,可以在油脂碱炼脱酸过程中除去,不影响最终油品的质量。去壳棉籽粕的蛋白质含量达50~60%,且棉籽蛋白在质量上近似于豆类蛋白,但由于棉籽粕中残留棉酚的毒性,使其不能直接用作饲料,若用作饲料需要经过专门的脱毒处理。因此很多地区只得将其作为肥料或限量用作反刍动物的饲料,造成蛋白资源的浪费。
我国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就把棉籽蛋白的利用项目列入了科研攻关计划,国内许多科研单位对棉籽饼粕的脱毒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大多数脱毒方法在经济实用及棉粕营养效价和适口性等方面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足,因此使棉粕脱毒技术无法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
对棉籽制油工艺也曾作过混合溶剂萃取的研究,即利用棉酚在醇类溶剂中的溶解特性,采用混合溶剂(如己烷、乙醇或丙酮、水)从棉仁中同时将棉油和棉酚提取出来,以得到低棉酚含量的饲用棉籽粕。但此工艺在工业化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溶剂分离和回收困难,溶剂消耗大,成本高,混合溶剂萃取出的毛棉油中含有大量的棉酚和色素使油品质量下降等。由此影响了此技术在工业上的推广应用。
近年来,北京中棉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出了液-液-固棉籽萃取脱酚新工艺并将此技术推广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液-液-固萃取技术工艺流程:                                 
  棉籽→清理→计量→剥壳→仁壳分离→仁→软化→轧坯→烘干→予榨→预榨饼
                            ↓                            ↓  
                       壳                         预榨毛油
6#溶剂油  甲醇
↓      ↓
→浸出提油→脱酚→脱溶→烘干→冷却→粉碎→成品粕
           ↓      ↓
浸出毛油←混合油处理  分离→回收
棉籽经过风选和磁选,清除杂质,再经定量喂料器均匀地喂入剥壳机中。在剥壳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剥壳后棉仁的粒度整齐,降低剥壳粉末度。仁壳分离后要求仁中含壳量不超过10%。
软化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浸出工序的工作状态以及最终产品的质量。其软化温度、时间和水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棉仁的软化一般采用三层或四层立式蒸炒锅。
在轧坯工序,要求轧胚后的坯片厚度不超过0.5mm,坯片坚实,粉末度小,胚片还必须进行烘干处理,然后经榨机冷榨使之成型。
物料经过预处理和冷榨后,被输送到浸出车间,先在第一个浸出器中用己烷浸出取油,然后再送到第二个浸出器中用甲醇浸出脱酚,在此中间不须任何脱溶处理。经过两次浸出后的湿粕含溶量较大,须进行两次脱溶处理。第一次脱溶采用专用设备进行机械脱溶,第二次脱溶采用特殊的烘干设备进行蒸汽加热脱溶。脱溶后的棉籽粕再经冷却和粉碎,成为成品棉籽粕。
液-液-固萃取技术综合考虑了棉籽资源的整体利用,在棉籽的预处理过程中采用低温处理方法,尽可能避免了蛋白质的热变性和蛋白质中氨基酸与游离棉酚的结合。在溶剂的选择上,考虑到溶剂的通用性、来源及价格问题,以及在两种溶剂的萃取、分离回收的难易程度,选用了6#溶剂油和甲醇。萃取时采用分步法,先用6号浸出轻汽油进行浸出取油,再用甲醇进行浸出脱棉酚,分步萃取保证了油品质量和脱酚的彻底。在湿粕脱溶过程中采用较低温度处理,避免了蛋白质的热变性,保证了棉籽粕的营养价值。另外甲醇在脱酚的同时也能去除棉籽在储藏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素。该技术采用了特殊的脱溶设备和烘干机,解决了溶剂分离和回收存在的问题,使溶剂消耗降到了最低程度。
液-液-固萃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完成了棉籽油的提取和游离棉酚的脱除,既保证生产出了优质的棉籽油,又生产了营养全面、安全无毒的优质棉籽蛋白产品。
液-液-固萃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棉籽的加工生产,生产出的液-液-固脱酚饲用棉籽蛋白和液-液-固脱酚奶牛专用蛋白料已在全国广泛用于鸡、猪和奶牛的喂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液-液-固脱酚棉籽蛋白是一种高蛋白、低游离棉酚的优质饲料蛋白。其粗蛋白质含量≥50%,粗纤维含量≤7%,游离棉酚含量≤0.04%,水分≤6%。
表7-2      典型的液-液-固脱酚棉籽蛋白产品的氨基酸含量
序号 检验项目 含量(%) 序号 检验项目 含量(%)
1 天门冬氨酸 4.60 11 异亮氨酸 1.82
2 苏氨酸 1.68 12 亮氨酸 3.10
3 丝氨酸 2.18 13 酪氨酸 1.48
4 谷氨酸 12.16 14 苯丙氨酸 2.86
5 脯氨酸 1.87 15 赖氨酸 2.33
6 甘氨酸 2.17 16 组氨酸 1.62
7 丙氨酸 2.12 17 精氨酸 6.12
8 胱氨酸 1.08  17种氨基酸总量 50.35
9 缬氨酸 2.40  粗蛋白含量 53.9
10 蛋氨酸 0.76   
从表7-2可看出,液-液-固脱酚棉籽蛋白的氨基酸比较平衡,赖氨酸含量(为2.33%)明显高于普通棉粕(一般为1.5%左右),谷氨酸含量也比较高,蛋白氮含量高,17种氨基酸总量与粗蛋白含量之百分比为93.4%。这说明脱酚棉籽蛋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适口性。
液-液-固脱酚棉籽蛋白是一种全新的饲料蛋白,它不同于普通的棉籽粕和一般的脱毒棉籽粕,因为它不只是脱除了游离棉酚的饲用棉籽粕,而是一种氨基酸平衡好、蛋白质变性小、营养价值高且适口性好的饲料蛋白。
GB13078-91规定了游离棉酚在各种饲料中的安全使用限量,如表7-3所示。
表7-3 游离棉酚在各种饲料中的安全使用限量
饲料 游离棉酚(mg/kg)
棉籽饼粕(原料) ≤1200
肉用仔鸡、生长鸡配合饲料 ≤100
产蛋鸡配合饲料 ≤20
生长肥育猪配混合饲料 ≤60
用鸡和猪所做的喂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证实了饲用棉籽蛋白的氨基酸可消化利用率高,喂养肉鸡和猪,鸡和猪增重快;喂养蛋鸡产蛋率高。用脱酚棉籽粕和豆粕进行奶牛的对照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脱酚棉籽粕较豆粕饲喂奶牛的产奶量明显提高,且能改善奶牛体质,降低发病率。但该工艺也存在溶剂损耗高的不足。
发表于 2008-4-9 22: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再想问一下,棉粕冷榨是什么意思,棉酚主要分布在棉籽的哪个部位?谢谢高手指点。
发表于 2008-4-10 02: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门卫 的帖子

低温压榨的意思吧?我也不是很清楚!
发表于 2008-4-10 21: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一张棉粕的生产工艺图
棉籽粕的生产工艺.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0: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的参与

非常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于回复
要是以后有问题 希望还能够得到大家的大力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2 00:0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