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55|回复: 1

“肉鸡肠毒综合征”的诊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8 14: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肉鸡肠毒综合征”的初步定义

自1998年以来,在我国商品肉鸡饲养发达地区的商品肉鸡群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以腹泻、粪便中含有没消化的饲料、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缓慢或体重减轻、色素沉着障碍、脱水和饲料报酬下降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目前,此种疾病普遍流行,虽然死亡率不高,但造成的隐形经济损失巨大,而且往往被肉鸡饲养者错误地认为是一般的消化不良,或被兽医临床工作者主观诊断为单一的小肠球虫感染。根据我们多年来的跟踪调查和实验室研究以及药物治疗的情况综合分析认为,此病绝不是单一的小肠球虫感染、细菌性肠炎,也不是一般的消化不良,它是由多病因导致的一种综合症,此病在山东的肉鸡饲养发达地区被养鸡户俗称为“肠毒”,河北及辽宁肉鸡发达地区称“过料”,在其它地区也有一些俗称。因此,在对此病尚未完全认识的前提下,既然此病的存在已成为严重的客观事实,为记忆的方便和养鸡者易于认识,我们暂且将此病定名为“肉鸡肠毒综合症”。随着对此病病因和病理变化的进一步研究,将来有可能将此病更名为:“消化障碍综合症”、“肉鸡复合型肠炎”、“多因子肠炎。

二、“肉鸡肠毒综合征”的流行特点和主要症状

1、“肉鸡肠毒综合征”的主要症状

发病初期,鸡群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精神正常,食欲正常,死亡率也在正常范围内。认真仔细的养鸡者会发现,个别鸡的粪便变稀、不成形,粪便中含有没消化的饲料,随着时间的延长,整个鸡群的大部分鸡开始腹泻,有的鸡群发生水泻,粪便变得更稀薄,不成形、不成堆、比正常的鸡粪所占面积大,粪便中有较多没消化的玉米糁和豆粕糁,粪便的颜色变浅,略显浅黄色或浅的黄绿色。当鸡群中多数鸡出现此种粪便之后约2~3天,鸡群的采食量开始下降,一般下降10%~30%左右,有的鸡群采食量可下降40%以上,此时,如果得不到正确、及时治疗,会导致巨大损失。甚至,有的养鸡者在无有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无奈淘汰。此病的中、后期个别鸡会出现神经兴奋、疯跑,之后瘫软死亡。

2、“肉鸡肠毒综合征”的流行特点

根据近十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此病在山东、河北、辽宁、江苏、河南等省肉鸡饲养发达的地区,无论是地面平养还是网上平养的商品肉鸡都普遍存在,只是有的地方还没有被养鸡者和禽病临床工作者所认识而已。此病多发于30~40日龄的肉鸡,其他日龄也可以发生,但症状较轻,发病的数量较少,最早可发生于7~10日龄,一般来讲,地面平养的肉鸡发病早些,网上平养的肉鸡发病晚一些。密度过大,湿度过大,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的鸡群多发,症状也较严重,治疗效果较差。越是饲喂富含优质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等营养全面的优质全价饲料,发生“肠毒综合症”的机率越大,症状也较严重。与此相反,品质较差的饲料发生的机会少,症状也轻。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在此病发生较严重的鸡群,猝死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先兴奋不安后瘫软、衰竭死亡的鸡明显增多。无论是肉鸡还是蛋鸡都可感染此病。

三、“肉鸡肠毒综合征”的主要病变

通过对病鸡解剖观察,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在发病的早期,十二指肠段、空肠的卵黄蒂之前的部分黏膜增厚,颜色变浅,呈现灰白色,像一层厚厚的麸皮,极易剥离;肠黏膜增厚的同时,肠壁也增厚。肠腔空虚,内容物较少,有的肠腔内没有内容物;有的内容物为尚未消化的饲料,此病发展到中后期,肠壁变薄,黏膜脱落,肠内容物呈蛋清样、粘脓样,个别鸡群表现得特别严重,肠黏膜几乎完全脱落崩解,肠壁变薄,肠内容物呈血色蛋清样或粘脓样、柿子样。其它脏器未见明显病理变化。

四、“肉鸡肠毒综合征”的主要病因

1、小肠球虫的感染

虽然该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也一直认为决不是单一的小肠球虫感染;但小肠球虫的感染是其主要的病因之一。众所周知,世界上凡是有养鸡的地方都有球虫的存在,只是由于各地环境条件、管理水平和药物防治水平不同,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不同而已,这就是球虫存在的普遍性。对于肉鸡群该病之所以多发于30~40日龄,主要是因为,球虫多次在鸡体和环境中完成其生活史,垫料和粪便中的卵囊数量明显增多,导致此阶段球虫的严重感染,特别是巨型艾美尔球虫、堆型艾美尔球虫和毒害艾美尔球虫严重感染是导致本病的原发性病因。由于小肠球虫在肠黏膜上大量生长繁殖,导致肠黏膜增厚,严重脱落及出血等病变,使饲料几乎不能消化吸收,同时,对水分的吸收也明显减少,尽管鸡大量饮水,也会引起脱水现象。这是引起肉鸡粪便变稀,粪中带有没消化的饲料的原因之一。

2、肠道内环境的变化

大量的实验资料表明:在小肠球虫感染的过程中,小肠球虫在肠黏膜细胞里快速裂殖生殖,因球虫的大量增殖需要消耗宿主细胞的大量氧,导致小肠黏膜组织产生大量乳酸,使得肉鸡肠腔内PH值严重降低。由于肠道PH值的改变,肠道菌群发生改变,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特别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夹膜杆菌等趁机大量繁殖,球虫与有害菌互相协同,增强了致病性。肠道内容物PH值的下降,会使各种消化酶的消化能力降低,饲料消化不良,另外,PH值的下降,会刺激肠道黏膜,使肠的蠕动加快加强,消化液排出增多,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缩短,消化时间减少,导致饲料消化不良。由于肠的蠕动加快加强,胆囊内的胆汁迅速排入肠道,与没消化的饲料混合在一起,形成该综合症的特征性粪便—---略带浅黄色的粪便。

3、饲料中维生素、能量和蛋白质的影响

在调查中发现,饲料营养越丰富,发病率越高,症状也越严重,品质较低的饲料相对发病率较低。这是是因为,在球虫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中,大量的能量、蛋白质和部分维生素促进二者大量繁殖,加重症状。

4、电解质大量丢失

在该综合症发生的过程中,球虫和细菌大量快速生长繁殖,导致消化不良,肠道吸收障碍,电解质的吸收减少。同时,由于大量的肠黏膜细胞迅速破坏,使电解质大量丢失,出现生理化障碍,特别是钾离子的大量丢失,会导致心脏的兴奋过度增强,使肉鸡猝死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5、自体中毒

在发病的过程中,大量的肠上皮细胞破裂,在细菌的作用下,发生腐败分解,以及虫体死亡、崩解等产生大量有毒物质,被机体吸收后发生自体中毒。从而在临床上出现先兴奋不安,后瘫软死亡的情况。

五、“肉鸡肠毒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也曾一度认为“肉鸡肠毒综合征”就是单一小肠球虫感染,按小肠球虫病实施治疗,曾经使用过几乎所有的抗球虫药治疗,如不容易产生耐药性的聚醚类抗生素(如:马杜拉霉素、莫能霉素、盐霉素、拉沙里菌素等);抑制叶酸代谢的磺胺类药、抗菌增效剂以及复方磺胺(如:磺胺喹恶啉、磺胺氯吡嗪钠、磺胺—5—甲氧嘧啶、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2—甲基嘧啶、三甲氧苄氨嘧啶、二甲氧苄氨嘧啶及其组成的增效磺胺);酰胺类(如:球痢灵);吡啶类(如:克球粉);胍类(如:氯苯胍);硝基呋喃类(如:呋喃唑酮、呋喃它酮);抗硫胺素类(如:氨丙啉);甚至在我国上市时间不长的氯嗪苯乙腈和甲基三嗪酮制剂等,但治疗效果不明显。也曾经用复合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治疗,治疗效果也不明显。这促使我们对此病的病因重新认识,用按照多病因的治疗原则复配的药物—“普乐威特”(由山东泰安市山农大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效果非常好。每瓶“普乐威特”兑水120公斤,每天仅饮水12小时。使用一天,粪便变稠,颜色变深;使用两天,饲料消化良好,采食量明显增加,增重加快;再减半使用2~3天痊愈。若使用“普乐威特”的替代产品“朴快”效果更好。

六、使用 “朴快”容易犯的错误

经过多年的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朴快”仍然是专一治疗此病的特效药物,而不是治疗腹泻的药物,有的养鸡者,对此认识模糊,将此药治疗鸡的各种腹泻,请养鸡户注意,“朴快”对下列原因导致的腹泻无效:

1、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过高导致的腹泻。

2、  饲料中无机盐超标导致的高渗性腹泻。

3、  高温、高湿季节,饮水量增加导致的生理性腹泻。

4、  因长时间脱水暴饮导致的腹泻。

5、  饲料突然改变或不适应导致的腹泻。

6、  其他传染病导致的腹泻。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3-29 15: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有打广告的嫌疑啊,hoh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3 17:1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