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27|回复: 2

发展规模养猪场配套措施宜完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3 09: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我市全面启动了双汇产业化工程,各地掀起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热潮。截至7月底,全市已建成的养殖单元超过10个、年出栏量超过3000头的生猪养殖场3家,在建的36家。记者采访发现,在快速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场的同时,种猪繁育、疫病防治等配套措施尚未同步跟进。配套措施的不完善,给规模养猪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不稳定性。
    据了解,近几年来,生猪生产特别是生猪规模养殖业之所以出现大起大落,关键在于没有建立稳固的种猪繁育基地,同时一些生猪疫病防治没有攻破难关。当生猪生产达到一定规模、生猪产品市场过剩时,出现的两种现象迫使生猪养殖跌入低谷。一种现象是,生猪生产过剩,价格下跌到养殖成本以下时,生猪养殖场(户)抵挡不住市场冲击,大量销售、宰杀种猪,给生猪生产造成致命的打击,在市场出现好转时,又没有了足够的种猪资源;另一种现象是,生猪生产出现某种不能有效防治的疫病、养殖业遭受严重损失时,同样出现种猪资源紧缺问题。
    据调查,目前我市杂交商品猪的良种普及率大幅度提高,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生猪生产量占全市生产量的65%,其生猪良种普及率达到100%,社会散养生猪良杂猪普及率达到90%以上。而市畜牧系统还没有建立稳固的种猪繁育基地,全市仅有一级种猪场两家、二级种猪场4家、年实际供种猪能力只有2万余头,全市每年需要更新的种母猪数量却超过6万头,不足部分的70%种猪需要从外地购进,种母猪外购费用每年超过1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年底我市存栏能繁母猪为26万头左右,规模饲养场(户)的能繁母猪约17万头。以规模养殖场(户)的17万头能繁母猪每年配种计算,需要种公猪5660多头,而使用人工授精配种则需要种公猪850头,仅此一项即可每年节省种猪费用1500万元以上。业内人士认为,各地在强力实施双汇产业化工程的同时,及时完善养殖小区的配套建设,分期分批在养殖场或养殖小区建设家畜人工授精综合服务站,推广先进实用的品种改良技术,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好事,有助于提高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建议各级政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投资建立生猪良种繁育试验基地,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提高供种能力,为生猪生产备足后劲。同时,要加大对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投入力度,保障全市畜牧业的稳健发展。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5-9 09: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个市
发表于 2008-9-6 10: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qinang: 呵呵呵!看来天下还是肉肉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2 22:3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