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小规模饲养条件下,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没有被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妊娠母猪的饲养很重要,如下问题通常和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不到位有很大的关系:出生仔猪数少?仔猪体重小?哺乳仔猪下痢频繁?断奶后母猪发情率低?母猪使用年限少? 一、妊娠期母猪及胎儿生理变化特点
胎儿的发育,开始比较缓慢,随后逐渐加快,仔猪出生体重的65%是在分娩前一个月内增加的;适应于胎儿的发育,母猪的生理特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为新陈代谢加快,对养分的利用率提高。妊娠期母猪除维持自身营养需要和胎儿发育的营养需要外,还需要支付体重约20公斤增加所需要的养分。
根据胎儿发育特点、妊娠母猪营养需要特点及饲养管理的重点,妊娠期可分成三个时期:
(一)妊娠前期
配种30天左右,这一阶段胚胎器官形成,有两个胚胎死亡高峰期,管理要求严格。
(二)妊娠中期
从配种后31天到84天,这一时期胎儿生长相对缓慢,管理相对要求不是很严格。
(三)妊娠后期
从配种后85天起到分娩,这一时期胚胎生长迅速,营养需要量比前、中期都要多。
二、妊娠母猪的营养
妊娠母猪的营养供给应随妊娠的不同阶段而变化:
1、妊娠前期(配种后的1个月以内):这个阶段胚胎几乎不需要额外营养,但有两个死亡高峰,饲料饲喂量相对应少,质量要求高,一般喂给1.5~2.0公斤的妊娠母猪料,饲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2950~3000千卡/公斤,粗蛋白14%~15%,青粗饲料给量不可过高,不可喂发霉变质和有毒的饲料。
2、妊娠中期(妊娠的第31天~84天):喂给1.8~2.5公斤妊娠母猪料,具体喂料量以母猪体况决定,可以大量喂食青绿多汁饲料,但一定要给母猪吃饱,防止便秘。严防给料过多,导致母猪肥胖。
3、妊娠后期(临产前1个月):这一阶段胎儿发育迅速,同时又要为哺乳期蓄集养分,母猪营养需要高,可以供给2.5~3.0公斤的哺乳母猪料。此阶段应相对地减少青绿多汁饲料或青贮料。在产前5~7天要逐渐减少饲料喂量,直到产仔当天停喂饲料。哺乳母猪料营养水平:消化能3050~3150千卡/公斤,粗蛋白16%~17%。
美国NRC(1998)对配种时体重175㎏,妊娠期体增重40㎏,预防窝产仔数12头的妊娠母猪的营养要求量列于下表,仅供参考。
妊娠母猪对饲粮和每日的营养需要量(NRC1998) 饲粮营养成分 | %或每公斤饲粮中含量
| 饲粮营养成分 | %或每公斤饲粮中含量
| 采食量估侧值,㎏/天
| 1.88
| 钙,%
| 0.75
| 消化能,Kcal/㎏
| 2900
| 总磷,%
| 0.60
| 代谢能,Kcal/㎏
| 2700
| 有效磷,%
| 0.35
| 粗蛋白质,%
| 12.4
| 钠,%
| 0.15
| 赖氨酸
| 0.54
| 氯,%
| 0.12
| 蛋+胱氨酸
| 0.37
| | | 三、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1、妊娠母猪一般合群饲养,以提高圈舍利用率。分群时应对母猪大小、强弱、体况、配种时间等加以区分,以免大欺小,强欺弱。妊娠前期每圈可养4~5头,妊娠后期每圈2~3头。临产前5~7天转入分娩舍(产房)。
2、配种后18~24天以及39~45天认真做好妊娠诊断,及时检测出复发情或未受孕的母猪。
3、配种初期的母猪应少受刺激,避免热应激,不得鞭打、追赶母猪。
4、适当运动;在妊娠的第一个月为了恢复母主体力。重点是保证营养供给,使用猪充分休息,少运动。一个月后应使妊娠母猪每天自由运动2~3小时,以增强体质并接受充足的阳光,妊娠后期应适当减少运动,临产前5~7天停止运动。
5、疾病治疗时,应避免使用易引起流产的药物。
6、注意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温,注意防病和猪体卫生,并要避免因机械损伤造成流产。
[ 本帖最后由 yudi635012 于 2008-2-15 20:2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