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tjun518

提高饲料产量的有效途径——配料混合系统的改造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8 17: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资料,我正需要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4 10: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高饲料产量的有效途径——配料混合系统的改造研究
提高饲料产量的有效途径——配料混合系统的改造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料和混合是配合饲料厂的关键工序之一,它直接影响到配合饲料的产量、质量和能耗。配料是按饲料配方的要求,对不同品种的饲用原料进行准确称量的过程,是 饲料加工的核心;混合是将配料后的各种物料混合均匀的一道关键工序,决定着饲料厂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因此,要提高饲料的产量和质量,就有必要对配料和 混合系统进行重点研究。
1 配料、混合系统制约因素
1.1 配料、混合周期与产量的关系
    从配料的第一种料给料开始,到最后一种料的给料结束,再进入混合机充分混合,使其达到符合质量要求的混合均匀度,至混合机排料结束,完成这一过程所需的全 部时间称为一个周期,以“T”表示。一般在饲料厂工艺设计时,以T=6min计算,因此,1h即可完成10批次的生产。但是采用不同的配料、混合方式,选 用不同的配料秤、混合机,配置不同的给料机和料仓,都会使配料、混合周期(T)有所不同。由此可通过对饲料厂配料、混合系统制约因素的研究试验,合理地配 置给料机、料仓数量和容量,选择合适的配料秤和混合机,用最小的配料、混合周期,获得最佳的效果,从而达到提高产量、保证质量、降低电耗的目的。例如,一 个配备1t/批的配料秤和混合机的饲料厂,按T=6min计算,其生产能力为10t/h。但若配料、混合周期缩短为5min,则生产能力可提高到12t/ h。各种不同配料、混合周期的生产能力比较见表1。

    通常颗粒料电耗为30kWh/t,产量提高20%后,电耗可降低到26.5kWh/t左右,电耗将比原来降低10%以上。
    所以对原有饲料厂通过技术改造,设法缩短配料、混合周期(T)是提高饲料厂生产能力、降低电耗的有效途径。
1.2 影响配料、混合周期(T)的主要因素

    从图1可以看出,整个周期(T)取决于t、T1、T2、T3、T4,并且配料和混合是平行进行的,如果要缩短T,就必须同时缩短t与T1、T2、T3、 T4。 当t>T1+T2+T3+T4时,则会使混合机空转,或者需人为地加长混合机纯混合时间,所以一般要求t≤T1+T2+T3+T4。
2 配料工段工艺研究
2.1 给料机
    配料工段中的给料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保证配料秤准确称量、缩短配料时间(t)的一个主要因素。常用的给料机有电磁振动给料机、叶轮给料机、螺旋 给料机等,其中螺旋给料机的应用最为普遍,它依据先进的控制方式使其通过快给料、慢给料、点动给料等几种办法来保证配料秤的配料精度。
2.1.1 给料机产能及其转速的合理配备
    配方中容重大、体积大、比例大的原料进大仓,相应配置大的给料机,并配以高的转速;反之则进小仓,相应配置小的给料机,配以低的转速;介于中间的要选用中 型、中速给料机。同一种给料机也因原料的差异可以配以不同的转速。在改造时可以通过改变链轮传动比来提高螺旋给料机转速,缩短配料时间。如10t/h的饲 料厂,原设计15台给料机,配料时间5min,通过提高螺旋给料机转速(但不能超过离心限速),可将配料时间缩短到4min(见表2)。

2.1.2  配料仓出料采用多点同时给料作业
    对于配方中比例特别大的原料(如玉米)或特别轻的原料(如麸皮),可以同时分别进入两个配料仓,配料时以两台给料机同时给料,加快配料速度。
    某10t/h的饲料厂,设置一台1t/批的配料秤,在生产鸭料时,玉米粉占58.7%,原采用一台给料机给料,后经技术改造,采用两台给料机同时给料,并适当提高给料机转速,仅这一原料的给料时间就由原来的128s缩短至27s(见表3、表4)。

2.1.3 采用双轴螺旋给料机
    在转速相同的条件下,双轴螺旋给料机的产量是单轴螺旋给料机产量的一倍。故可以采用双轴螺旋给料机来缩短配料时间。
2.2 配料秤
    配料秤是饲料生产中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设备,目前,饲料厂大多以先进的电子配料秤取代了旧式的机械秤,电子配料秤由计算机控制,传感器选用进口或合资企业产品,精度可达0.1%,且工作稳定、耐热耐冷、计量准确。
2.2.1 采用高采样速率的计算机控制软件,采样速率由原来的7次/s,提高到50~100次/s,可迅速修正误差,可以减少空中量产生的误差,确保在快速给料时的精度,从而提高了配料精度,保证产品质量。
2.2.2 在饲料原料品种较多的情况下,即料仓数量超过12个时,即使调整了给料机的型号、转速,也难以控制在6min以内完成配料,所以要考虑配置两台配料秤。两 台秤同时配料,大料进大秤,小料进小秤,不仅可大大缩短配料时间,还能提高配料精度,有利于提高饲料的质量和产量,降低能耗。
    由表2可得出:
    改造前,给料机出料量(n=144 r/min)=12.7t/h×1 000/3 600×20s/台≈70.55kg/台。
给料机出料量(n=131 r/min)=11.6t/h×1 000/3 600×20s/台≈64.44kg/台。
改造后,给料机出料量(n=179 r/min)=15.9t/h×1 000/3 600×16s/台≈70.67kg/台。
给料机出料量(n=164 r/min)=14.25t/h×1 000/3 600×16s /台≈63.33kg/台。
2.2.3 为确保产品质量,配方中小于秤满量程比例3%的物料不应参与配料,应从人工添加口加入,在投料时,尽量减少投料时间(T2)。
3 混合工段工艺研究
3.1 混合机
    我国混合机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阶段,开门的方式由大开门到小开门,再由小开门到大开门,这一变化主要是最初的大开门易于漏料,而现在的大开门密封性能大大 提高。开门的传动机构有电动推杆、齿轮齿条和气动等几种。目前,已开发研究出了高效桨叶混合机(单轴或双轴),该机混合过程柔和、混合时间短(90s/ 批)、混合均匀度高(变异系数CV≤5%),采用全底式大开门结构,放料速度快(22s)、物料残留率低(以上参数为500kg/批的混合机)。
有些老饲料厂采用老式的电动推杆小开门混合机,放料时间长,有时因设备振动而引起行程变化,使放料门关闭不到位而漏料。
3.1.1 选用高效双轴混合机
    双轴混合机、单轴混合机性能比较(见表5)。

3.1.2 混合机由原来小开门改为大开门
    混合机小开门、大开门性能比较(见表6)。

    由表6可知:小开门排料要110s才能排完,残留量多;而大开门排料的同类混合机仅需22s,仅放料时间就可缩短近1.5min左右。
3.1.3 混合机工艺参数调整
    不同混合时间(T3)下的混合均匀度(见表7)。

    由表7可知:把现有单轴混合机的混合时间缩短为3.5min是可行的。
3.2 混合后输送系统改造
    由于混合周期缩短,显然瞬时流量增大,为了适应混合系统的改造,混合后输送系统能力必须做相应调整。例如,一个年产2万吨的饲料厂,原设计15台给料机, 配料时间由5min缩短到4min时,输送系统调整如下:①适当提高埋刮板输送线速,提高输送量(见表8);②适当提高提升机线速,提高输送量(见表 9)。

4 配料仓数量和容量的调整
    为获得良好的饲料配方,在相同营养标准情况下,品种多的配方优于品种少的配方,较多品种配方是大型饲料厂的特征。随着饲料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原料品种也 越来越多,早期一些饲料厂的料仓配置一般数量较少,约8~12个,已不能适应目前原料的变化和产品品种增加的需要。为了适应市场,在生产时经常变换品种, 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料仓和增加仓容。在改造时要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位置和空间来调整配料仓,尽量加高、加大,设法增加料仓。在原料品种变换或增加时,能起 到缓冲作用,并缩短配料时间,从而可提高产量和保证产品的质量。一般希望配料仓的容量能贮存6~8h的原料用量为宜。
    某饲料厂生产鸭料配料时间要303s,加上换品种等待时间18 s和放料时间18s,每个周期至少要339s。通过测定、分析、改造后,整个配料周期(T)仅需198s,其中,配料时间162s、放料时间18s、换品 种等待时间18s。配料精度达到0.2%,产量由原来10.62t/h增加到18.18t/h,提高了71.19%(见表10)。
(蒋蕴珍 俞霄霖《饲料工业》)

qingfeng77121: 【转载精品帖】论坛币 + 50 元 审核 鉴定 收藏 分享 00 0 顶 踩  
[推广]:找工作、人才招聘、就上畜牧人人才网!
回复 引用 帖内回复 报告 使用道具

  

ztjun518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ztjun518 当前离线

UID6776 帖子1366 积分5950 所任职务 阅读权限255 在线时间993 小时 最后登录2010-3-13   
银卡会员



论坛币14167 元 来自


沙发
发表于 2008-1-31 13:57 | 只看该作者
如何提高制粒设备的生产率
如何提高制粒设备的生产率(一)



    由于颗粒饲料有营养全面、适口性好、饲料报酬高、便于贮运等优点,所以其社会需求量在不断上升.饲料厂对颗粒饲料的生产比较重视.但是不少厂在压制颗粒饲料时达不到预定的生产率,电耗偏高.压制颗粒饲料时其产量有许多影响圆素,如制枉设备本身的技术状态.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原料的配方和物理性质,添加蒸汽的数量和质量,现对这些影响因素略速于下。

    1 对设备的调试和操作技术

    1.1 新压模的研磨

    新压模的模孔由于热处理等原因,不十分光滑,会影响制粒机的正常工作,降低产量。为了选到最高产量,对新压模要进行研磨,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用50kg米糠加入1/3的细砂(可就地取材, 用Φ2mm孔的粉碎机筛片过筛),加入3%-5%的植物油混匀,用人工加入制粒机反复研磨,待90%的模孔已出拉,便可投入生产。

    1.2 模孔堵塞

    有时是由于加入蒸汽量太多,使物料含水量太大而堵塞模孔。也有可能是制粒仓结拱,料下不来,而蒸汽照样进入调质器,稀湿的料堵塞模孔。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可仍用研磨压模的细砂、油的米糠加入压粒挤压,如仍不奏效,则要用冲干冲、手电钻逐个孔钻,甚至用机油浸沸油煮等方法,一定要使得模孔畅通。

    1.3 压模和压辊的间隙调整

    压模和压辊的间隙应控制在0.2-0.3mm,如果间隙太大。挤压力减小,会影响产量。一般新压模其间隙可以调小一点,以增加挤压力,强制出粒,但间隙太小会增加压模的磨损。

    1.4 压模孔径

    标准压模的孔径为Φ4.5mm,如果用孔径小于Φ4.5mm的压模压制颗粒,产量低又电耗高,若要生产乳猪料和小鸡料,可用Φ4.5mm孔的压模压出颗粒后再破碎,不宜用孔径过大的压模,因为这样太小的颗粒破碎效果较好,产生的细粉少;大直径颗粒由于破碎时摩擦产生大量细粉,增加了分级筛后的回流量,使合格颗粒变少。实际产量下降,破碎后细将料的增多是制粒工段的大忌,不但生产率降低了,而且能耗也增加了,因为制粒机的功率部比较大,大量细将料的出现浪费了制粒的动力,在江西等南方省市,春季和夏初空气湿度相当大,大直径的颗粒通过冷却器时里面的水分蒸发不了,也易引起霉变。

    1.5破碎机轧辊间隙的调节

    其间隙应是街破碎颗拉直径的2/3,要使得轧辊全长上都下料,料层要薄,速度要快。这时破碎的工作效率高,同时可减少细粉料的产生,即提高了制粒工段的生产率。

    1.6喂料器的转速

    喂料器的转速要调节到制粒机主机在满负荷下工作,这时生产率最高,能耗最低。有些操作者怕超负荷,不敢将喂料器转速调到合理的工作状态, 这样,反而影响了产量。

    1.7分级筛振幅的调整

    分组筛两只振动电机的运转方向应相反,否则会影响激振力。这在接线时应注意,分级筛的产量如达不到要求,会影响到整个制粒工段的产量,可以调整振动电机偏心块的位置,增加激振力,调节时要两只同时调,且刻度一致,以免左右不平衡。

如何提高制粒设备的生产率(二)

文章来源:中国干燥技术网  添加人:admin  添加时间:2007-5-8 11:23:01
         
    2 原料的品种和成分

    2.1 原料品种

    玉米、高粱、豆饼(粕)等原料制粒性能比较好;米糠、麦麸、血粉、草粉、羽毛粉等原料的制粒性能比较差。

    草粉重量轻,纤维多,用稍粒机压制草粉颗粒时,产量只有压制常规颗粒的1/3-1/2,压模,压辊的寿命只有压制常规饲料的1/4。所以为了提高制粒机的生产率,配方设计时要尽量少用制粒性能比较差的原料。

    2.2淀粉的含量

    淀粉含量较高的原料,如果添加蒸汽的温度和水分较高(调质后料温80℃ 左右,水分16%-17%),可以促使淀粉糊化,在制粒时可起润滑作用,提高产量,颗粒冷却后粘结性较好,破碎产生细特料少,对提高制粒工段的产量有利。

    2.3蛋白质含量

    天然蛋白质容重大,受热后可塑性和粘结性大,成品硬度大,所以提高配方中蛋白质的含量有利于制粒产量的提高。

    2.4油脂添加量

    油脂分量增大,能减小物料通过模孔时的摩擦力,有利于制粒产量的提高。但油脂添加量不能超过3%,否则会使颗粒变软,难以压粒,实际在混合机中的添加量一般低于1%。

    2.5 糖蜜添加量

    糖蜜除可提供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还可作粘蛄剂使用,添加了糖蜜能提高颗粒的耐磨性和硬度,经破碎后细粉减少,回流量小,可提高制粒的产量、降低能耗,糖蜜的添加一般在10%以内,制粒时可在调质器中添加。

    3 原料的物理性质

    3.1粒度

    物料较细,表面积比较大,可获得较好的调质效果,热变形(糊化)充分,较细的物料增加热和水的渗透力,其粘结性好,颗粒硬度较高,破碎时产生的细粉料少,实际产量高。据广东韶丰饲料厂试验,粉碎机筛孔为Φ1.5mm时,颗粒粉化率为15.54%;Φ2mm时,粉化率为17.59%;Φ3mm时,粉化率为 30.66% 。可见粉碎得细一点,对提高制粒产量有利。

    3.2容重

    容重大的物料,调质效果较好,压制成颗粒后产量高。容重小的料,纤维含量高(如草粉),不利于制粒,产量低,能耗高,所以选择容重比较大的物料,可提高制粒机的产量。

    4 蒸汽的添加

    添加蒸汽可增加水分,软化物料,减小物料通过模孔的阻力、添加蒸汽制粒比不添加蒸汽制粒生产率可提高1倍,且能耗降低,压模和压辊的磨损减小。蒸汽量加大时,原料中的淀粉随着温度和水的增加,使糊化率提高,颗粒的粉化率就下降。据广东韶丰饲料厂试验,调质温度50-55℃时,粉化率在30.14% -31.46%;70-75℃时,粉化率在21.76%-23.61%;80-85℃时,粉化率为14.06%-15.78%。可见适当提高调质温度对提高制粒工段的产量有好处。因此,推广冷水制粒的方法实是欠妥。冷水制粒的产量、颗粒的质量以及压辊、压辊的磨损方面,均大大差于蒸汽制粒。且添加的冷水经冷却器后水分难以全部蒸发。

    蒸汽的较佳添加量应是制粒机产量的5%,还要采用工业锅炉提供干饱和蒸汽,蒸汽管道宜短,井应配疏水器、汽水分离器、调压阀和压力表,汽水分离器应尽量靠近制粒机以免冷凝水进入制粒机,以提高蒸汽质量。

    有不少地方采用电蒸汽发生器,如90DZF•l20/8型,功率90KW,压力0.8MPa,蒸汽量120kg/h,由于蒸汽量不足,影响了制粒机生产能力的发挥,其生产成本也比较高。所以有条件的地方应该谊采用工业锅炉,以确保蒸汽的数量和质量,这样可提高制粒机的产量和颗粒的质量。

[招聘]六和集团北京片区招聘精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4 18: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看看,好好学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5 16: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下来看看,留着以后会用到,多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6 13: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资料,下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1 16: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7 07:3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