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39|回复: 8

警报:中国农民正在失去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转)--继续关注大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0 22: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01-17 11:20   李昌平   南方周末

 

     如果这个趋势不变,中国更多的小农将被迫放弃小农家庭经营,中国农村将迎来一个快速兼并时代。这个时代的来临,将带来四个根本性转变:农村问题转变为城市问题,农民问题转化为工人问题,国内二元经济矛盾转化为国际贸易摩擦,经济和社会问题将转变为政治问题

  中国农业政策存在严重缺陷

  中国农民正在失去“两个市场”。一个是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例如,大豆及其加工品的国内市场70%的份额已经被外国企业占有;另一个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国外市场,例如,蔬菜及其加工品的日本、韩国和欧洲市场,原本是中国大陆农产品的传统优势市场,但现在却正在被进入中国的外资农业企业逐步替代。

  最近4年,表面上看,由中国出口日本、韩国和欧洲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虽然年增长率在12%以上,但实际上是台资、韩资、日资农业企业在华生产产品的“出口”增长。

  中国农民正在失去内外“两个市场”的原因,说简单非常简单,因为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国家之一,在此背景下,由于中国农民高度小农化、分散化,保护自身市场利益无能为力,逐步失去“两个市场”是必然的。

  说复杂也非常复杂,因为中国的农业政策存在严重缺陷。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农业被迫进入了第三发展阶段。如果说农业第一发展阶段的政策目标是追求量的增长,第二发展阶段是追求农产品质的和价格的提升,那么第三发展阶段的政策核心目标则是占有市场份额,获得持久的市场份额收益(详见下表)。

  为了占有市场份额,主要政策措施是“组织密集+技术密集(质量提高为主)+资本密集+品牌密集+国家产业政策扶持”,这就是欧美发达国家为什么依然还对他们国家本来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品牌密集的农业组织实行高额补贴的原因。

  中国大豆产业和大豆产品市场全面“缴械”,不是偶然的,是发达国家农业政策成功的证明。人家的成功是基于我们的失败,我们的农业政策依然还是维持1981年(农业发展的第一阶段)的状态:目标是增加产量,措施是“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追求数量增长为主)”。

  中国政府和经济学界的主流似乎还没有认识到中国农民失去“两个市场”是危机,甚至有一种声音占主流地位:进口农产品就是进口土地,出口农产品(尽管主要是外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就是增加就业,甚至主张粮食安全也寄托国际市场。

  反对的观点认为,大豆及其加工品70%依赖进口,至少导致2000万豆农利益直接受损,还导致大豆产品定价权完全丧失,致使其价格暴涨(2007年翻番了),并带动饲料价格和猪肉价格翻番,间接使中国消费者蒙受损失,特别是低收入阶层生活陷入困境。蔬菜等产品出口虽然大幅上涨,只是外资企业利用中国廉价土地和劳动力生产的农产品出口,挤占的是中国农民的传统海外市场,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就业并不能补偿其永久失去市场份额的损失。

  中国或将失去农产品定价权

  两年前笔者就曾经撰文警告:如果中国农民失去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趋势不变,后果会非常严重,第一,中国将失去农产品定价权。譬如,大豆及其加工品的定价权已经完全丧失;第二,小农随时都面临大面积破产或成为资本家俎上之肉的威胁。譬如,前两年豆农就破产了不少,棉农、奶农等现在都已经是俎上之肉了。

  笔者预计,在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农民在农业领域的收入增长将逐年下降,小农家庭简单再生产将不得不依靠家庭成员在城市就业的收入维持,但中国更多的小农将会被迫放弃小农家庭经营,中国农村将迎来一个快速兼并时代。这个时代的来临,将带来四个根本性转变:农村问题转变为城市问题;农民问题转化为工人问题;国内二元经济矛盾转化为国际贸易摩擦;经济和社会问题将转变为政治问题。这也许是中国转型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转变,对中国政府的考验也许才真正开始。

=============

农业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追求技术和劳动密接效益阶段

主要农产品相对短缺,工业化处于原始积累阶段,楼后的农业还需要补贴工业发展。这个阶段的农业发展以追求量的增长为主要目标,以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为主要措施。

 

第二阶段:追求价格效益阶段

主要农产品相对过剩,工业化原始积累阶段基本完成,实现低水平“以工补农”。这个阶段的农业发展以追求农产品的质和价格提升为主要目标,以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小农组织化经营为主要措施。

 

第三阶段:追求市场效益阶段

农产品市场国际化,工业化国家进入“以工补农”阶段。这个阶段是农业高度竞争阶段,以打垮竞争对手,追求市场份额,获得稳定长久市场份额(收益)为目标;以技术密集、组织密集、品牌密集、资本密集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为主要措施。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21 10: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严重:lairen:
发表于 2008-1-21 17: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农业没有定价权,饲料以后也没有定价权
发表于 2008-1-30 08: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我们国家现在对农村问题也比较重视了,减免了农业税等,制定了一些利民措施,至于对农民的补贴,这些地方做的稍微差点,与美国有些差距,相信会有所改善的。
发表于 2008-1-30 08: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政府的政策有关系
发表于 2008-1-30 09: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国家对农业不补贴太少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20: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effwangw 于 2008-1-30 08:51 发表 我感觉我们国家现在对农村问题也比较重视了,减免了农业税等,制定了一些利民措施,至于对农民的补贴,这些地方做的稍微差点,与美国有些差距,相信会有所改善的。


今天的南方周末上采访一个农民说,如果不是减免农业税,早就没人种地了!

--到这步田地,结构上的问题太多了!
[ 本帖最后由 西风瘦马 于 2008-4-9 21:16 编辑 ]
发表于 2008-4-1 16: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太透彻了,政府不成熟,舍本逐末,谁是农民或和农业有挂钩的产业被稍老一辈听起来就认为丢脸,和蓝领谈起来甚至都要脸红气短,现在好了,根基没了,农民都想打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嘛,政府总会有自己的理由搪塞,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也少埋怨吧,痛已经来了,政府会认识到的,幸好我们赶上了这痛,多为农民农业做贡献吧,我自己的事业做好,或许我们在为下个时代的一股激流助推...!3:
发表于 2008-4-1 17: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西风瘦马 于 2008-3-20 20:53 发表 今天的南方周末上采访一个农民说,如果不是见面农业税,早就没人种地了!--到这步田地,结构上的问题太多了!

几年前是几乎没人种地的,只养草。

这两年才有人种种。

但毕竟元气伤得太厉害了。

政府的政策总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再说执行上也是大大的打折扣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6 13:1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