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98|回复: 0

酶制剂在玉米-豆粕中应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7 21: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酶制剂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应用1.
玉米—豆粕型日粮的营养特点
豆类中富含高质量的植物性蛋白质、微量矿物质和维生素,成为优良的植物蛋白源。由于豆类中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这些抗营养因子可以降低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甚至对动物产生毒性作用。豆类植物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包括蛋白酶抑制剂、植物凝集素、单宁、低聚糖、皂甙和生物碱等。蛋白酶抑制剂包括胰蛋白酶抑制剂、糜蛋白酶抑制剂和淀粉酶抑制剂,其中对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最为广泛。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抗营养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动物的生长,降低饲料中的干物质、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以及引起胰脏的增长和肿大。
2.
非淀粉多糖酶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应用
       饲料中的非淀粉多糖(NSP)本身不能为动物体内酶类水解提供营养物质,而且其中可溶性的非淀粉多糖可以使消化道中食糜的粘稠度增加,减少了消化酶与食糜的接触机会,同时,已消化养分向肠黏膜的扩散速度减慢,这样就使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和吸收率都有所降低。饲料中加入非淀粉多糖酶后,一方面可以切断饲料中可溶性非淀粉多糖,降低可溶性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特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摧毁植物细胞壁,使其中营养成分释放出来,从而提高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消化率。
3.
消化酶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应用
3.
1
充仔猪内源酶分泌的不足   
        断奶仔猪饲料中补充消化酶,不仅可以补充仔猪内源消化酶的不足,还可以降低因消化酶系与饲料成分的不同对仔猪造成的应激。试验发现,在日粮中添加消化性酶制剂虽然不能提高断奶仔猪胰脏中各种消化酶的活性,但是提高了仔猪小肠内容物中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性;酶制剂可以使饲料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和回肠末端食糜中蛋白酶的活性略有提高,说明外源性消化酶在补充仔猪断奶后消化酶水平的不足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32蛋白酶抑制因子和大豆抗原的消除
饲料中添加蛋白酶可以降低大豆中抗原蛋白的抗营养特性。酸性蛋白酶P1和碱性蛋白酶P1在体外都能不同程度的降低大豆蛋白的抗原性,其中P2能够特异性的降解分子量大于66KD的多肽。P2分解的特异性多肽为β-伴球蛋白的α两个亚基。

3
3提高饲料营养物质消化率

        在玉米—豆粕日粮中添加了蛋白酶和非淀粉多糖酶,无论是单独添加还是同时添加,都提高了粗蛋白的消化率,非淀粉多糖酶还提高了饲料中非淀粉多糖的消化率。日粮中粗蛋白消化率的提高,一方面是因为蛋白酶直接作用于饲料中的底物将其分解,另外一方面可能由于酶制剂的添加,减少了动物内源氮的损失。虽然日粮添加酶后可以将日粮粗蛋白的消化率提高2.9%,但对饲料中各种氨基酸消化率提高的幅度并不一致。当降低加酶饲料的粗蛋白水平后,一定注意补充各种必需氨基酸,以保证饲料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
4.植酸酶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应用
      玉米和豆粕中植酸酶占总磷的比例分别为71%58%,但单胃动物体内缺乏分解植酸的消化酶,因而对饲料中植酸磷的利用效率很低。另外,玉米—豆粕中植物性植酸酶的活性也比较低,动物对饲料中磷的利用率更低。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微生物植酸酶可以分解饲料中的植酸酶,同时释放与植酸络合的各种金属矿物元素,提高饲料中各种金属矿物元素的消化率。试验表明,低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以提高饲料中磷的消化率,分别由原来的0.27%0.46提高至0.680.69。饲料中添加植酸酶,还可以增加磷在动物体内的沉积率,减少粪中的植酸磷和无机磷的排放,从而降低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在高磷日粮中添加植酸磷对动物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和磷的利用率没有明显影响,在低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显著提高了动物的生产性能和饲料中磷的沉积率,蛋白质的生物学效价也明显提高。仔猪日粮中添加植酸酶能够明显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改善磷和蛋白质的利用率,植酸酶的作用效果受到日粮中磷和赖氨酸水平的影响。
         植酸酶在饲料中的添加可以释放植酸中的钙,这样提高了饲料中可以利用钙的比例。但在饲料的加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植酸酶与高水分含量的饲料添加剂成分长时间混合。
5α—半乳糖苷酶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应用
        α—半乳糖苷是一个蔗糖单位以α16糖苷键连接一个或两个半乳糖构成的低聚糖,主要有棉籽糖、水苏糖和毛蕊花糖,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其中以豆科植物中的含量居多。大豆中的α—半乳糖苷主要是棉籽糖、水苏糖,含量分别为1.4%5.2%,棉籽粕中的α—半乳糖苷主要是棉籽糖,含量为3.6%α—半乳糖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即使在很高的温度下也不会分解,因此,普通的饲料调制加工过程不会使其失活。
        西班牙最近一个肉鸡试验中,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了不同水平的α—半乳糖苷酶,其中500/吨水平的添加量提高了肉鸡代谢能7%,蛋白质的沉积指数也提高了4.4%。然后固定饲料中酶的添加量为500/吨,改变饲料中豆粕的用量,测定豆粕用量与表观代谢能的提高情况。结果发现,当豆粕的含量较低时(30%40%),酶的作用比较明显,代谢能分别提高8%11%,但随着豆粕用量的提高,酶的作用明显下降。一般畜禽日粮中的豆粕的用量不会超过40%,因此,日粮中添加α—半乳糖苷酶可以提高畜禽的表观代谢能。
6β—甘露聚糖酶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应用

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主要是因为β—甘露聚糖酶可能参与了动物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β—甘露聚糖可以抑制胰岛素的释放。在日粮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可以阻断β—甘露聚糖对胰岛素的抑制作用,提高了动物机体胰岛素的释放,从而提高了动物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糖类物质的代谢吸收。在蛋鸡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结果显著增加了蛋的重量,产蛋时间和总产蛋量也有所提高。在降低了蛋鸡日粮的能量水平后,添加酶制剂可以维持蛋鸡在高能饲料情况下的生产性能。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9 11:0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