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52|回复: 3

普通劳动力短缺意味着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7 20: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前,自从200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普遍出现的“民工荒”这一现象,已蔓延到全国其他地区,甚至在劳动力输出的中西部省份,也出现普通劳动力短缺的现象。这个现象已不是短期的或周期性的,而是有其人口转变和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基础。相应地,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提高速度加快,劳动力成本开始提高。例如,与2003年以前农民工工资几乎没有增长相比,农民工工资在2004年提高了2.8%,2005年提高了6.5%,而2006年则提高了11.5%。这种生产要素相对稀缺性的边际变化,意味着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转折点的到来,并且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的结束,虽然并不会在近期内改变中国的比较优势,但却意味着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迫切需要从单纯依靠投入的发展方式,转变到依靠生产率提高的发展方式,否则高速增长的源泉就会丧失。而一旦企业从自身的生存需要中体会到这种压力的迫切性,中央政府长期倡导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开始与企业本身的发展方式要求达到激励相容,耗能高、污染重的经济增长就不再能够持续。
  其次,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终结还意味着,经济发展阶段性的变化创造了根本变革劳动力市场分割制度的条件。实际上,改革发展到今天的一个重要新特点,就是政府越来越主动地适应现实中出现的制度需求,提供更有效率的政策服务。因此,我们可以预期,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的城乡一体化方面,特别是在户籍制度、公平就业、均等享有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改革,各级政府做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大的突破,是符合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的。
  第三,我们观察到的劳动力短缺,并不意味着劳动力真的不足了,而意味着需要发掘劳动力供给的潜力。这样,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劳动者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更充分地享受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经济结构实现根本转变、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之前,延长中国的经济竞争优势,赢得调整的时间。而适应这一要求的许多政策调整既惠及劳动者,又增加劳动力供给的潜力。例如,把过去主要针对城镇就业和再就业的积极就业政策,扩展为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和保障政策,可以大幅度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提高劳动收入在收入中的份额,以及居民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82 收起 理由
山中的漫游者 + 82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7 23: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起。。。风。。。了,过去的事只能过去了
发表于 2008-1-8 00: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真正的短缺,是企业提供的待遇太低了.
发表于 2008-1-8 14: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都在涨,工资不涨谁会好好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3 01:5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