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刀下留人

乳仔猪饲料中添加阿散酸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6: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两天,我再次调查原因,发现该企业使用的是洛克沙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9-25 17: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生产中大家都放到哪一个量了,看看最有胆量的是谁?猪没有事的。来汇报一下吧。
发表于 2008-9-25 17: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 散 酸

(P—Arsanilic  Acid)



批准文号:农兽药字(2000)×200005      兽药生产许可证:浙兽药生证字(2000)号



--------------------------------------------------------------------------------




一、阿散酸的生产及使用



阿散酸是我国近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安全的抗菌、促生产饲料添加剂。

学名:氨苯胂酸,对氨基苯胂酸。英文化学名:P—Arsanilic  Acid,译名:“阿散酸”。我单位经农业部审核批准,是专业生产氨苯胂酸原料的企业之一,商品名“阿散酸”。

美国联邦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早在50年代就已批准氨苯胂酸作为饲料添加剂。由于其抗菌促生长的效果,对提高饲料效率,改善屠体品质的功效显著,故在国外一直被广泛使用。在美国1991年出版的《饲料概要》以及1991年和1992年出版的美国《饲料添加剂纲要》等书中,仍继续载有氨苯胂酸的详细使用情况。

随着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一些先行的饲料厂首先选用了进口氨苯胂酸添加于配合饲料,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开始研制合成氨苯胂酸,经多年来的努力,产品的质量指标经有关部门检测与国际产品相近。因此农业部于1993年初对氨胂酸的生产颁发了新兽药证书,在国内正式投产。国产的氨苯胂酸在我国被认为一种首选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理化性质及作用



1、“阿散酸”的理化性质

化学名称;氨苯胂酸,对氨苯胂酸(P—Arsanilic  Acid)

分子式:C6H8ASNO3

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无味、无臭的结晶状粉末。含量限度。98.5—100.8%。本品在氯仿或乙醇中不溶;在水和乙醇中微溶: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

2、“阿散酸”的质量标准;本品生产、监督、检验,根据(1994)农(牧药)字第83号文发布的质量标准执行。

项     目
标    准

外     观
白色或微黄色、无味、无臭结晶粉末

干基含量(C6H8ASNO3)
98.5—100.8%

亚砷酸盐(AS2O3)
≦0.025%

砷酸盐(AS2O5)
合 格

干燥失重
≦2.0%  2.0%

邻氨苯胂酸
合 格

苯氨残留
合 格



3、质量分析

本品质量全部符合(1994)农(牧药)字第83号文发布的质量标准,亦符合英国兽药典BP(Vet)1997年版标准。国产的氨苯胂酸曾经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作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氢谱的测定,与瑞士进口的氨苯胂酸标准品一致及标准图谱一致。对C.H.N.AS等元素的分析与理论值十分接近,紫外光谱完全与瑞士进口的标准一致。

4、作用机理

氨苯胂酸抗菌促生长的作用机理,据初步控明;

①有利于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

②促进蛋白质合成,降低分解代谢。

③加强造血机能,促进红细胞和血色素的新生。可使猪的皮肤光泽红润,对冠提早发育,加强骨骼生长,促进色素沉着,增加肉鸡皮肤和蛋黄颜色。

④提高畜禽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病力。对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支原体、艾美尔球虫等具有抑制和灭杀作用,其抗菌作用类似抗菌素;尤其对管理环境较差和饲料水平较低的畜群,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氨苯胂酸是一种已被分认为具有独特作用的抗菌促生长剂,能促进禽畜生长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改善屠体品质;还能使猎的下痢和气喘病以及鸡的白痢病,球虫病和慢性呼吸道病大为减小,从而显著的提高畜禽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使用氨苯胂酸后,鸡的羽毛光泽,鸡冠鲜红,产蛋率高,蛋黄和肉鸡皮肤色泽加深,猪的皮肤红润,精神充沛,日增重增加,饲养周期缩短,耗料减少,因此饲养猪、鸡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氨苯胂酸适用于断奶前乳猪、生长肥育猪、肉鸡、蛋鸡和种鸡等。



三、毒理作用



氨苯胂酸只有在超标使用及管理不当,饲料搅拌不匀的状况下,才会使个体摄入超量而引起中毒。

据美国威斯康新大学家禽系的试验报导:肉用仔鸡在三周龄前时,在玉米一豆柏型日粮中添加500PPM(500克/吨)水平,不会降低鸡生长率。这个量已经五倍于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允许用量(﹤90克/吨),只有当氨苯胂酸水平为1000PPM,才稍低生长反应,而这已经是最高限量十倍。当使用到1500PPM或更高水平时,鸡会出现类似于缺VB1的症状,第一周出现虚弱和中风,然后出现头抖、缩头,共济失调。当使用到2000PPM水平以下时,死亡率微不足道。当2000PPM或更高时,第9天一第12天才会发生大量死亡。

氨苯胂酸的毒理测定和特殊毒性试验,经上海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的检测:经LD50小鼠口服,雄鼠为1710mg/kg,雌鼠为2330mg/kg。因此属安全低毒级。本嘱弱积蓄性,Ames试验为阴性反应。另对小鼠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变试验的结果均为阻性。

所以在配合饲料中添加氨苯胂酸70-100PPM(即70-100克/吨)不会造成猪、鸡中毒或致畸致突变、致癌等不良反应,是绝对安全有效的。



四、排泄与残留



氨苯胂酸很少能从消化道中吸收,被吸收极微量的氨苯胂酸则大部分无变化,而排出体外,经猪的饲喂试验证明;大部分的砷是经肠道从烘便中排泄,极少量由尿液排泄,一旦停药后仅持续二天,保持原排泄量之后,砷含量即迅速下降。



五、用量与用法



“阿散酸”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为;断奶前乳猪,生长肥育猪,肉用仔鸡、种鸡的蛋鸡。在饲料含量为90-100PPM(90-100克/吨)。使用时应按配比精确称量后,经逐步稀释扩大。使用“阿散酸”在配合饲料中均匀分布。为尽可能的减少药物的屠体中的残留,应在猪、鸡屠冥前五天停止使用本药。
发表于 2008-9-25 17: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此想问一下,这个药物在拌料控制或者说防附红体有多大作用呢?

引用:
四、排泄与残留



氨苯胂酸很少能从消化道中吸收,被吸收极微量的氨苯胂酸则大部分无变化,而排出体外,经猪的饲喂试验证明;大部分的砷是经肠道从烘便中排泄,极少量由尿液排泄,一旦停药后仅持续二天,保持原排泄量之后,砷含量即迅速下降。
发表于 2011-8-8 16: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砷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4 11: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此应该关系不大。添加量本身不大,猪的采食量又低,不应该出现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07:4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