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1-19 17: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霉菌毒素是导致当前猪场经济损失一大危害(转载) 收藏此页|我的收藏|公共收藏
霉菌毒素是导致当前猪场经济损失一大危害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谷物或饲料上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甚至在作物仓储等地方就产生(田间、干燥过程中、加工厂、饲料厂、农场饲料仓、垫料粪便、料槽)。动物一旦摄食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统称为霉菌毒素中毒症。由霉菌毒素引发的慢性中毒(如,免疫抑制,对疾病抵抗力下降,不孕和消化机能紊乱)比急性中毒(例如,死亡、子宫/直肠脱出、流产和死胎)所引起的损失要明显大的多。
1 霉菌毒素污染源:
1.1目前己发现的霉菌毒素种类繁多,各种霉菌毒素的毒性和致病性差异很大。各种饲料霉菌毒素污染问题广泛存在,污染的水平足以给畜牧养殖业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奥特奇生物制品(中国)有限公司敖志刚博士对中国2005年饲料样品调查资料显示:
1.2玉米样品中的霉菌毒素含量(ppb)
项目
黄曲霉毒素
烟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
T-2毒素
呕吐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样品数
31
22
15
16
13
13
检出率(%)
83.9
77.3
60.0
87.5
100
100
超标比例(%)
0
45.5
0
0
69.2
30.8
平均浓度
24.6
1150
3.71
29.48
820
104.99
最低值
0.00
0.00
0.00
0.00
200
4.40
最高值
86.0
5800
9.60
50.00
2300
368.13
从上表显示,玉米样品检出率:黄曲霉毒素84%,呕吐毒素100%,玉米赤霉烯酮100%。
1.3蛋白原料样品中的霉菌毒素含量(ppb)
项目
黄曲霉毒素
烟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
T-2毒素
呕吐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样品数
25
44
46
46
23
28
检出率(%)
100
72.7
76.1
97.8
87.0
92.9
超标比例(%)
8.0
40.9
41.3
28.3
47.8
35.7
平均浓度
6.8
970
24.3
63.6
240
110
最低值
2.30
0.00
0.00
0.00
0.00
0.00
最高值
31.7
5300
89.2
190.4
1700
476.0
蛋白原料样品中的检出率:黄曲霉毒素100%,T-2毒素98%,呕吐毒素87%,玉米赤霉烯酮93%。
1.4全价饲抖样品中的霉菌毒素含量(ppb)
项目
黄曲霉毒素
烟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
T-2毒素
呕吐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样品数
15
12
16
16
7
14
检出率(%)
100
91.7
93.7
100
100
100
超标比例(%)
0.
66.7
18.7
0
57.1
21.4
平均浓度
8.27
1020
12.75
41.23
600
83.96
最低值
3.30
0.00
0.00
20.7
440
39.2
最高值
14.5
2500
56.0
79.8
820
230.3
从以上表得知全价料黄曲霉毒素检出率100(%),呕吐毒素检出率100%,玉米赤霉烯酮检出率100%T-2毒素检出率100%,赭曲霉毒素检出率94%,烟曲霉毒素检出率92%。
1.5中国霉菌毒素国家控制标准(ug/kg or ppb)
黄曲霉毒素
20
赭曲霉毒素
20
T-2毒素
80
呕吐毒素
500
玉米赤霉烯酮
100
烟曲霉毒素
500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到霉菌毒素在各种饲料中均都存在,并且严重危害养殖业者的经济利益。
2 常见的霉菌毒素
2.1黄曲霉毒素
在12~42℃、含水量13%--18%;相对湿度85%以上的条件下;,黄曲霉、寄生曲霉等霉菌可产生黄曲霉毒素B1、B2、G1、G2。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很大,而以B1毒性最大;为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而且耐高温和低温,一般的煮沸或一4O℃以下的低温均不能将其破坏。
这类毒素会造成猪只临床上食欲减退、口渴、被毛粗乱、贫血、腹水、脾肿大、渐行性消瘦、共济失凋、黄疸出血、出血性腹泻、组织器官广泛出血、癌变死亡等。母猪中毒时皮肤黄疸,四肢乏力,体温正常,粪便干燥,直肠出血,尿颜色加深等症状。
2.2 赭曲霉毒素
在4~30℃、含水量在16%以上的条件,赭曲霉、色曲霉、纯绿曲霉等可产生赭曲霉毒素A、B、C、D。这类毒素主要侵入肾脏和肝脏,可引起免疫器官变化,胸腺、脾、淋巴结中的白细胞数目下降,动物出现免疫抑制。引起猪群多尿、剧渴、体重减轻、肾脏皮质变性,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肝炎等。临床上还可出现腹泻、厌食、和脱水。剖检可见肾苍白、坚硬等特征(橡皮肾)。
2.3 T-2及HT-2(新月毒素群)
在8~25℃、含水量20%以上的条件下,镰刀菌属、木霉菌属、漆斑菌属、葡萄穗霉菌属等可产生T一2毒素、HT一2毒素、瓜萎镰菌醇、镰刀菌烯酮一X等,引起猪只鼻、唇、口腔周围皮肤麇烂,出血并结痂,乳头周围皮肤变红有分裂之痂皮,拒食、呕吐、腹泻、体重下降,步履满跚,剧渴,白细胞减少,免疫抑制。据一些资料报道,T-2毒素群己被确定证实具有影响T和B淋巴球的功能,造成免疫机能障碍,发生小猪早期的免疫抑制,猪对HT-2的LD50为2mg/kg体重。
2.4 赤霉烯酮(F-2毒素)
在12~25℃、含水量在15~16%条件下,禾谷镰刀菌,粉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等主要产生F-2毒素,引起母猪的饲料采食量减少,奶水不足,断仔猪体弱、抗病能力低,卵巢发育不全,不排卵、阴户、乳房和乳头肿胀;阴唇哆开;阴道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乳房肿胀;严重时阴道黏膜外翻。初生仔猪虚弱,阴户肿胀,后肢外翻。公猪乳腺肿大,包皮水肿,睾丸萎缩,精液稀少;性欲减退;导致受孕母猪产仔数减少或屡配不孕。母猪发情延迟,返情率上升或不发情,生长猪易脱肛。
2.5 麦角:
中毒症状可在数天数周内出现,包括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脉博和呼吸加快,全身状况不佳。常发生后肢跛行,重症者尾巴、耳朵、和蹄部坏死及腐败脱离,初产母猪可发生无乳症,但较少流产,仔猪初生重下降等。
3 霉菌毒素破坏性作用的机理
3.1改变细胞膜的结构,诱导脂类发生过氧化反应(如赭曲霉毒素A、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去氧瓜萎镰菌醇、玉米赤霉烯酮等)。通过改变一些抗氧化剂(维生素E、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谷光甘肽)的浓度,以及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诱发细胞的过氧化反应,在生物系统中与其它促氧化剂(Fe,Cu等)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细胞氧化还原状态,打破机体原有的抗氧化剂和促氧化剂之间的动态平衡。
3.2抑制蛋白质,DNA和RNA的合成(如赭曲霉毒素A、T-2毒素)→免疫机能抑制、肝中毒、肾中毒、神经中毒、基因中毒。
3.3诱导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维持机体组织的平衡需要排除多余和死亡的细胞的过程),霉菌毒素通过直接影响关键的酶或通过改变细胞中抗氧化剂与氧化利之间的平衡,尤其是降低还原态谷光甘肽的浓度,来激发细胞程序化死亡。
霉菌毒素的作用过程大多数在动物采食饲料后30分钟内,就会释放到消化道中,小肠是吸收霉菌毒素的主要场所。
4 霉菌毒素的防制措施:
4.1在养猪生产中一般建议养殖户直接购买优质大宗原料并采取措施防潮、过筛等防止原料发霉,严格控制原料仑库的温度、湿度和通风,并且原料不可接触地面和墙壁,减少存放时间,原料仓库还应定期进行熏蒸消毒,防止原料发霉变质。
4.2己经发霉的大宗原料可以通过采用流水清洗或用多于原料三倍以上的清水进行淘洗霉菌,起到一定的去毒效果;或采用蒸煮、烘焙和烧烤等措施进行去毒;也有人通过采用氧化剂,有机溶剂和碱性试剂处理原料,直接破坏原料中的霉菌毒素,有人建议每吨饲料漆加1~2kg的蛋氨酸可中和一部份霉菌毒素,达到去毒的目的。
4.3 而轻微发霉的还可以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一定剂量的脱霉剂或霉菌毒素吸附剂(如霉消安、百安明、霉可脱、霉可吸、毒去完、霉卫宝、抗敌霉、申维净)等来减少毒素对猪群的危害。但是若大宗原料已经发生严重发霉应禁止用于饲喂猪群,否则得不偿失。几种脱霉剂的参考用量:
饲料污染程度(例举猪用量)
脱霉剂品名
主要成份
效果
饲料
高度污染
饲料
中度污染
饲料
低度污染
备注
霉消安-Ⅰ
改性水合硅铝酸盐和中药提取物
吸附多种霉菌毒素及增强抵抗力
2~3kg/t
1~2kg/t
0.5~1kg/t
广东腾骏药业产
敌毒素
活化酵素
消除部分霉菌毒素引起的症状
2~5kg/t
0.5~1.kg /t
0.5kg/t
匈牙利
研发
霉可吸
酵母细胞壁
吸附多种霉菌毒素
1~2kg/t
0.5~0.8kg/t
0.5kg/t
美国产
霉卫宝
水合硅铝酸盐
吸附黄曲霉毒素
3kg/t
2.0kg/t
1.0kg/t
美国产
申维净
高分子聚合物
吸附多种霉菌毒素
3~5kg/t
2kg/t
0.5~1.5kg/t
上海产
抗敌霉
水合硅铝酸盐
吸附黄曲霉毒素
3~5kg/t
2~2.5kg/t
1~1.5kg/t
美国产
4.4对于霉菌毒素中毒,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当发现中毒时,应立即停喂发霉饲料换以优质饲料,易消化饲料,加强护理和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并根据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如用0.1%高猛酸钾或2%碳酸氢钠洗胃。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300~500m1和乌洛托品20m!进行静脉注射;同时肌注20%安钠加10毫升,以增强猪体抵抗力,促进毒素排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