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阶段,在论坛看了其它人转载本人的《人与猪的思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现在本人将剩余的部分补上,供养猪同行参考:
“攘外必先安内”是清朝曾国藩针对当时外国入侵,而国内太平天国起义的局势而言的,后来被蒋介石引用,一直被当成反而教材;现在看来,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的,特别是用于养猪方面,值得养猪同仁借鉴。
一、几个如果
如果一个男子在外拼命工作时,他的妻子和母亲整天闹意见,他是无法全心工作的;如果一个军队意见不统一,就无法做到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如果一个猪场各阶段,只为本阶段利益,不考虑好相互间的连衔接,问题会在猪群周转的同时出现;如果猪每天吃的饲料营养不足,免疫力低下,即使外面的病不传进来,场内也会生出太多的病。
二、猪场的“攘外”
我觉得猪场的攘外,是防止外面疾病的传入,也就是我们常做的入场消毒,这是必须的;因为许多传染病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如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乙型脑炎等,一旦发病,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入场消毒和隔离是防止疾病入场的必要手段。
三、猪场的“安内”
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猪场人员的管理,二是猪自身抵抗力的增强;人员稳定是猪场必须的,猪场只有达到上下一心,全体动员才能收到理想的生产效果;如果场内人员或者是各自为政,或者是互相拆台,或者是衔接不力,都会使猪场蒙受损失;让场内所有员工干好本职工作,并且各环节、各部门间相互配合,这就是猪场人员的管理;我们也曾考虑过猪场损失最大的病,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发病引起的继发感染,如蓝耳病和圆环病毒引起猪免疫力的降低,接着继发如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附红细胞体病等病,而后者都是场内或猪体内常在的寄生菌,在管理到位的猪场,尽管有蓝耳病或圆环病毒感染,尽管也有副猪嗜血杆菌和附红细胞体等的存在,也不会造成多大损失。
四、攘外必先安内
对于猪病,我们在进行必要的预防的同时,不要忽视通过营养、环境、管理增强猪体自身抵抗力,把猪培养成百毒不侵;我们在预防场外传染病传入的同时,更要加强场内人员的管理,因为外面的病原引起发病需要通过场门、区门、舍门、栏门、口门五道关口,任何一道关把好都会阻止猪病的传入;另外,我们在考虑猪价和政府政策的时候,不要忽略场内的管理,只有场内生产稳定,才会更好地利用市场和政府支持;在猪价长到一百元一斤时,如果一个出栏猪没有也是不会赚钱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