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69|回复: 0

[饲料] 政策效果显现 但难以改变玉米运行状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7 13: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了解,在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推动CPI创历史新高之后,国家开始陆续出台政策调控市场,大豆市场率先回落,玉米市场也自高位回调,但与大豆市场相比则相对坚挺一些。目前国内玉米现货市场华北、港口及南方部分销区价格出现回落,但东北产区玉米价格保持坚挺。近期,东北产区农民惜售心理减轻,玉米上市数量明显增加。那么在季节性供给压力之下,玉米价格能否承压回落?笔者认为短期内玉米市场下行空间有限,整体上可能保持高位振荡态势。具体分析如下:
饲料英才网

  其一,供给增加缓解局部地区紧张局面。目前对于今年国内玉米产量的预估仍有多个版本,其中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在11月供需报告中预估为1.48亿吨,美国农业部在11月供需报告中预估为1.45亿吨,而国内一些分析机构的预估数据较两个官方报告数据要低一些。不过,从整体情况来看,今年国内玉米产量应该不会低于去年的1.45亿吨,因此从供应总量来看,市场供给充裕,至少不会出现紧张局面。不过,新玉米上市以后价格一路上扬,让各方参与主体不得不重新审视玉米市场。由于种植成本的上升,以及相关农产品价格的走高,农民对于玉米价格的预期明显提高,惜售心理严重,而为了提高收购数量,加工企业屡次上调收购价格。随着价格的走高以及气温下降利于玉米脱粒,东北产区新玉米上市数量明显增加,加工企业收购数量也大幅上升。目前长春大成公司日收购量可以达到7000 吨,其他加工企业日收购量也在3000-4000吨。而在华北黄淮地区,农民惜售心理依旧强烈,但贸易商由于忌惮政策调整,加快销售步伐,加之国储在销区开始轮出玉米,目前玉米市场供给较前期明显增加。另外,随着年底还贷日期的临近,后期农民也将加快销售步伐,年底之前产区可能出现上市高峰。从这个角度看,玉米上市数量的增加将缓解供给紧张局面,给价格带来一定压力,限制价格上涨空间。
饲料网址大全

  其二,下游产品价格走高推动加工企业收购热情高涨。受去年陈玉米库存压力以及资金问题影响,今年新玉米上市初期,粮库及贸易商迟迟未入市收购。同时,出口方面亦无消息传来,收购市场由加工企业唱独角戏。虽然收购主体单一,但农民惜售影响玉米上市数量,加工企业不得不多次上调收购价格。而支撑加工企业上调收购价格的关键原因在于下游产品价格暴涨,它不但能够弥补成本的上升,而且使加工利润有所增加。一方面,大豆价格的上涨带动豆粕、豆油价格走高,提振玉米纤维饲料、玉米蛋白粉、玉米油等相关产品价格;另一方面,玉米下游产品出口步伐加快,市场供不应求推动价格不断走高。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国内蛋白粉出口量为18044吨,较上个月的13666吨增加 4378吨,增幅32%,较去年同期的14970吨增长了20.5%。10月份国内玉米淀粉出口量为25441吨,较上个月的21772吨增加3669 吨,增幅为16.8%,较去年同期的12138吨增加了110%。出口需求的大幅增长推动价格不断攀升,而生产利润的好转推动加工企业开足马力增加产量。虽然目前玉米价格已经涨至高位,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但由于下游产品价格持续走强,加工企业收粮热情依然高涨。另外,虽然近期玉米上市数量增加,但是企业收购数量仅能维持生产,不能建立长期库存,因此后期加工企业收购需求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中国畜牧论坛

  其三,季节性旺季来临养殖业需求不断上升。产区加工企业的屡次调价令市场关注重点集中在工业需求方面,然而作为玉米消费的大头饲料养殖需求近期也明显增加。根据养殖业周期来看,11-12月份是养殖业季节性需求旺季,随着“元旦”、“春节”两节的临近,饲料企业补库需求明显增加。目前国内生猪市场规模养殖和散户养殖出现明显分化,其中散户养殖忌惮风险弃养现象没有明显改观,但国内规模养殖明显好转。据悉目前国内大部分规模养殖企业生猪存栏已经小幅超过正常的存栏水平,部分弥补了散户养殖的缺失。进入11月份,猪料销售环比显著提高,目前沈阳、河南、北京等地猪料销售环比增加了20%左右。尽管受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下滑影响,国内家禽养殖补栏积极性不高,但禽料销售环比仍然增加了10%。后期养殖业需求仍将呈上升态势,而养殖业需求的增加将会为玉米市场带来支撑。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6 12:4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