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白血病又称牛淋巴瘤病、牛淋巴细胞瘤病。是牛的一种进行性和致死性疾病。其特征是持续性淋巴细胞增生和淋巴肉瘤的形成。由于本病的复杂性 ,所以 ,也将此病称为造白细胞组织增生症、牛白血病复合症。
临床症状 :
(1)地方流行型白血病 ,潜伏期不大明显 ,以 4- 6岁牛多发 ,故又称“成年型”。患牛可以触到骼内淋巴结肿大 ,粘膜贫血 ,食欲不振 ,前胃弛缓 ,瘤胃膨胀 ,心悸亢进 ,呼吸急粗 ,下痢呈水样 ,血便或粪便泥样 ,具恶臭 ,尿频或排尿困难 ,骨盆腔和后腹部的肿瘤病牛 ,起立困难 ,子宫肿瘤时 ,母牛不孕 ,眼球突出。全身出汗 ,胸前浮肿。
(2)犊牛型白血病 :常见于 6月龄犊牛。以发热和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呼吸困难 ,体表淋巴结肿大呈对称性 ,以颈浅、股前、下颌及耳下淋巴结肿大最为明显。
(3)胸型 :以 7月 - 24月龄以内的牛多发 ,以胸腺的肿瘤性肿大为特征。胸腺是从下颌直中颈部前面触到硬固肿块。由于肿块的压迫可见静脉怒张和静脉波动。除此之外也有食欲不振、发热、下痢、眼球突出、臌气等症状。
(4)皮肤性白血病 :幼龄牛初皮肤感染 ,躲避接触 ,发生寻麻疹样皮疹 ,不久硬固膨隆 ,以真皮层为主形成肉瘤 ,淋巴结病症与其它型相同。成年牛常于颈、背、臀和大腿等处出现肿块 ,肿块部有脱毛形成皮痂 ,痂皮自然脱落 ,结节性变化消失。皮肤干燥而失去弹性。
治疗 :
由于本病最初期无特征性症状 ,固临床诊断困难 ,临床症状被发现时 ,早已是后期。特别是肿瘤已形成 ,企图用药物治疗使其恢复则更加困难。据报道用氮芥 30- 40毫克 ,连用 3-4天 ;醋酸强的松龙 125毫克× 20,环磷酰胺200毫克× 25,长春新碱 10毫克 ,阿糖胞苷1000毫克 ,均分别用 5%葡萄糖生理盐水释放后逐个稀释静脉注射 ,每周一次 ,连用四次为一个疗程 ,对肿瘤有抑制作用。
防治 :
(1)高感染牛群 :要及时淘汰 ,保护牛犊 ,防止犊牛感染 ,作血清检查 ,确诊为阴性者再入健康场 ,如为阳性牛的后代不做种用 ,注意环境卫生消灭吸血昆虫 ,定期用敌敌畏、溴氰菊脂消毒。
(2)定期对牛群普查 ,如有阳性及时隔离。另外引进牛时应做白血病检查。
林源牧业公司技术部
刁春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