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64|回复: 4

禽 伤 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0 09: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禽 伤 寒
禽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鸡、鸭和火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特征是黄绿色下痢及肝脏肿大,呈青铜色(尤其是生长期和产蛋期的母鸡) 历史与分布 本病于1888年在英国首次报道。以后又陆续在美国、德国、匈牙利、澳大利亚、法国、荷兰、日本、朝鲜以及我国发现,目前已成为一种世界范围传播的禽类细菌病。1889Klein分离到一株病原菌,并称之为鸡杆菌。1895年,Moore将本病称为“传染性白血病”,改称其病原为血液杆菌。1902Curtice又将本病称为“鸡伤寒”。随后数年时间里,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最终明确该病原是一种与鸡白痢沙门氏菌密切相关的细菌,并将之命名为鸡沙门氏菌。 [病 原] 本病病原为鸡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gallinarum),又称鸡沙门氏菌。它与鸡白痢沙门氏菌均为肠道杆菌科沙门氏菌属D血清群中的成员,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短粗杆菌,大小约为(1.0~2.0)µm×1.5µm,常单独存在,无鞭毛,不能运动,不形成芽胞和荚膜,染色时两端比中间着色略深。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易在37℃条件下于pH7.2的牛肉膏或浸液琼脂等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灰色、湿润、圆形、边缘整齐的细小菌落,但相对于鸡白痢沙门氏菌的菌落会稍大些,这有助于在形态上区别二者。本菌在普通肉汤培养基中生长混浊,并有厚的沉淀。在四磺酸肉汤、麦康凯、亚硝酸铋、SS和亮绿琼脂等鉴别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本菌与鸡白痢沙门氏菌在生化特性上有些差异,可通过鸟氨酸脱羧试验进行鉴别,前者不能脱羧,而后者则能迅速脱羧。 鸡伤寒沙门氏菌具有与鸡白痢沙门氏菌相同的菌体抗原(O抗原)1,9,12,但没有类似后者的抗原型的变异发生,不过两者有很高的交叉凝集反应,可使用一种抗原检出另一种病的带菌者。 本菌抵抗力不强,60℃ 10min内或直射阳光下很快即被杀灭。2%福尔马林、0.1%石炭酸、1%高锰酸钾及0.05%升汞等普通消毒药能在1~3min内可将其杀死。病原菌在离开禽体后也不能存活很长的时间。 本菌的致病性的大小取决于毒力强弱,在人工培养基上它会很快失去毒力。因此,保持菌株毒力的最好方法是真空冻干或低温冻藏。 [流行病学] 鸡和火鸡对本病最易感。雉、珠鸡、鹌鹑、孔雀、松鸡、麻雀、斑鸠亦有自然感染的报道。鸽子、鸭和鹅则有抵抗力。本病主要发生于成年鸡(尤其是产蛋期的母鸡)和3周龄以上的青年鸡,3周龄以下的鸡偶尔可发病。本病常呈散发性,有时也会出现地方流行。老疫区的鸡的抵抗力相对新疫区要强。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的传染源,其粪便内含有大量病菌,可通过污染土壤、饲料、饮水、用具、车辆和环境等进行水平传播。病菌的入侵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其他途径还包括眼结膜等。有报道认为老鼠可机械性传播本病,是一个重要的媒介者。经蛋垂直传播是本病的另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它可造成病菌在鸡场中连绵不断。 [症 状]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4d~5d,病程约5d。 雏鸡和雏火鸡发病时在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上与鸡白痢较为相似。如果在胚胎阶段感染,常造成死胚或弱雏。在育雏期感染,病雏表现为精神沉郁,怕冷扎堆并拉白色的稀粪。当肺部受到侵害时,出现呼吸困难。雏鸡的死亡率可达10%~50%,雏火鸡的死亡率约30%。 青年或成年鸡和火鸡发病后常表现为突然停食,精神萎顿,两翅下垂,冠和肉髯苍白,体温升高1°~3℃,由于肠炎和肠中胆汁增多,病鸡排出黄绿色稀粪。发热期的血相也有明显变化,白细胞总数增加,达到正常值的2~3倍;异嗜细胞增加;红细胞压积下降(一般低于30.7%),血液稀薄;而淋巴细胞和其它细胞则保持正常。死亡多发生在感染后5d~10d内,死亡率较低,康复禽往往成为带菌者。 [病 变] 病死雏鸡的病变与雏鸡白痢基本相似,特别是在肺和心肌中常见到灰白色结节状病灶。青年鸡和成年鸡的肝脏充血、肿大并染有胆汁呈青铜色或绿色,质脆,表面时常有散在性的灰白色粟米状坏死小点,胆囊充斥胆汁而膨大;脾与肾脏呈显著的充血肿大,表面有细小坏死灶;心包发炎、积水;卵巢和卵泡变形、变色、变性,且往往因卵泡破裂而引发严重的腹膜炎;脾脏、肾脏、心脏表面有粟粒样坏死灶;肺和肌胃可见灰白色小坏死灶;肠道一般可见到卡他性肠炎,尤其以小肠明显,盲肠有土黄色干酪样栓塞物,大肠黏膜有出血斑,肠管间发生粘连。成年鸡、鸭的卵泡及腹腔病变与成年鸡白痢相似。 [诊 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必须通过病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生化试验以及血清学试验,其方法与鸡白痢沙门氏菌诊断相同。 雏鸡感染本病后的临床表现与鸡白痢、禽副伤寒、亚利桑那病相似,而成年鸡发病后则与急性霍乱和大肠杆菌败血症很相似。因此,在鉴别诊断时,必须注意与上述疾病相区别。本病以肝、脾郁血性高度肿胀,肝呈淡绿色或古铜色,表面常有散在的灰白色小坏死灶等病变最富有特征性。 [防 治] 本病的防治措施可参考鸡白痢来进行,其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来病菌的侵入;通过一系列净化措施,建立起健康种鸡群,从根本上切断本病传播的途径;合理使用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用磺胺二甲基嘧啶治疗,能有效地减少死亡。用呋喃唑酮治疗也有效。其用量和用法与鸡白痢同。每只鸡每日以氯霉素200mg内服,或每公斤饲料含2.6—5.2g氯霉素,对初发病的鸡有很好的疗效。但当停药后,病死率又上升。有人报告粗糙型和光滑型的致弱菌苗能产生良好的免疫性,前者免疫期约12周,后者可达34周。 在本病发生时,隔离病禽,焚烧或深埋尸体,严密消毒鸡舍与用具,用0.1%高锰酸钾溶液作饮水。应广泛实施管理制度,以防止禽伤寒及其他传染病引入禽群。 1、雏鸡与雏火鸡应该引自无鸡白痢和禽伤寒的场所。 2、雏鸡与雏火鸡应该置于能够清理和消毒的环境中,以消灭上批鸡群残留的沙门氏菌。 3、雏鸡与雏火鸡应饲予颗粒化的粉末料,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鸡沙门氏菌和其他沙门氏菌经污染的饲料原料传入鸡群的可能性。使用无沙门氏菌饲料原料是极为理想的。 4、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源沙门氏菌的传入。 (1)自由飞翔的鸟常常携带沙门氏菌,禽舍必须有防止飞禽的设备; (2)鼠类、兔和其他害虫可作为沙门氏菌携带者,但很少发现感染鸡沙门氏菌,因而,禽舍应有防啮齿动物的设施; (3)控制昆虫很重要,尤其是防苍蝇、鸡螨与小粉虫。这些害虫常为环境中的沙门氏菌和其他禽病原的生存媒介。 (4)其他动物,例如狗和猫可作为沙门氏菌的携带者,但很少携带鸡沙门氏菌,应使这些动物远离禽舍。 (5)使用饮用水或应供给经氯化的水。在某些地区,取露天池中的表层水供予家畜和家畜饮用。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10-10 19: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希望能多多发点这类图片
发表于 2007-10-10 19: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不可以把每幅图片的病变位置标出来.好让我们看过明白.
发表于 2007-10-16 10: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治疗雏鸡??怎么治疗引进带白痢的雏鸡???
发表于 2007-10-16 15: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没有关于0-10日龄的鸡得沙门氏菌的诊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8 11:1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