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08|回复: 7

发挥蛋鸡潜力应把握七关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9 16: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充分发挥鸡种的遗传潜力,提高其产蛋量,取得最理想的经济效益,在生产管理中应把握好七个关键环节。
◆提高后备鸡的整齐度
培育后备鸡是否成功,其整齐度是一个重要指标。体形差异小,鸡群发育整齐,性成熟才能同期化,将来开产时间才能一致,产蛋高峰也高。在管理中努力从雏鸡开始提高其整齐度,除在温度、湿度、饲料、密度、免疫等各方面进行科学管理外,要注意随时将强弱雏鸡分开饲养,对弱雏加强营养。
在育成鸡阶段,按照鸡群中大多数鸡只的需要来管理,尽可能缩小鸡群内的个体差异。
首先饲养密度要适中,杜绝因饲养密度过大而造成环境条件恶劣,鸡只的平均料位和水位不足,影响育成鸡的整齐度。
其次要按体重适时进行分群,分为大中小三群,对超重的群体进行必要限饲,对体重小的群体则进行合理补饲,以缩小全群体重差异,达到开产体重的整齐化。
◆后备鸡体重达标
体重是衡量后备鸡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骨骼的发育与将来母鸡的蛋重、蛋壳强度好坏密切相关。在管理中使开产鸡的平均体重和骨骼发育都能同时达标是体成熟的重要标志。不同鸡种都有其标准体重,体重过大过肥时性机能较差。骨骼的发育用胫长来表示。体重达标而胫长未达标,说明其体内脂肪过量,直接影响其产蛋量和蛋壳质量。在调整体重时应掌握的原则是在蛋白质满足的基础上,调整能量,摄入能量高时,增重加快。因此在育成过程中,需不定时抽测体重和胫长,并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力求使其体重和胫长在开产时能同时达标。
◆控制好性成熟日龄
性成熟的早晚与环境及遗传有关。合理的光照是控制性成熟的重要措施。一般蛋鸡12周龄后对光刺激敏感,能促进性成熟。在生产中应注意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光照方案,使鸡的体成熟与性成熟达到同步一致,才能保证生产潜力的充分发挥。特别要注意开产前后利用光照控制性成熟的适时化,何时延长光照时间促进性成熟应根据18周龄或20周龄时抽测体重而定。如果体重达标,应自18周龄或20周龄每周延长1小时,直至增加到16小时时恒定不变。如果20周龄体重仍不达标,则将补充光照时间向后推迟一周,并在此阶段加强营养,促进体重达标。
◆产蛋期加强科学管理
1.保障最适宜的温度范围
生产实践表明,13-23℃是鸡产蛋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鸡的产蛋率和蛋壳质量,因此要做好冬季的防寒保暖工作。
2.舍内通风换气良好
通风换气可起到排污、调节舍内温湿度的作用,特别是在大规模集约化养鸡场,通风换气对鸡产蛋潜力的挖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冬天气候多变,气温较低,母鸡的产蛋率容易忽高忽低,在保温的前提下,要把鸡舍的空气调节好,可在温度较高的上午11时至下午2时进行通风,注意通风口要错开,以防穿堂风。
3.合理的光照方案
光照能刺激鸡脑垂体分泌生殖激素,促进产蛋。产蛋期光照原则是光照时间宜渐长不宜渐短,光照强度也不可减弱,从而使母鸡适时开产并达到产蛋高峰,充分发挥其产蛋潜力。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人工光照或自然光照结合人工光照,整个产蛋期应严格执行。
4.综合卫生防疫措施
注意保持舍内和环境的清洁卫生,经常洗刷水槽料槽和饲喂工具并定期消毒,防止疫病的发生。
5.减少应激因素
任何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都会使鸡群惊恐,引起应激反应,导致鸡食欲不振、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减少应激因素除采取针对性措施外,应制定和严格执行科学的鸡舍管理程序,包括光照、通风、供料、供水、饲粮更换等。
◆产蛋高峰期后的饲养管理
1.产蛋高峰期后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实行限制饲养,防止母鸡过肥而影响产蛋性能的发挥,确保中后期产蛋持续性良好。具体方法是在产蛋高峰过后3-6周,产蛋率下降4-6%时进行限饲,限饲过程中结合产蛋曲线进行试探性减料,防止因减料造成产蛋率的过快下降。根据体重变化来考虑采食量的增减。采食量的具体确定还须考虑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2.及时挑选病弱鸡 在饲喂或观察鸡群时,凡发现精神不好、冠白或紫、腿不能站立等情况的鸡应及时挑出淘汰,以防死于笼内。
3.防止“早衰” 因维持产蛋高峰的时间过长,使机体出现“负平衡”,体重明显减轻,从而造成鸡的早脱毛,尤其在寒冷的季节脱毛更严重。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调整饲料营养水平,防止“早衰”,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产蛋后期饲养管理,避免产蛋周期的过早结束。
◆把握好产蛋期的合理用药
蛋鸡的疫病要始终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但各种免疫在开产前已基本完成,蛋鸡进入产蛋期后,特别是在产蛋高峰期,摄入的营养主要用于产蛋和增加体重,这期间不宜进行免疫接种和驱虫。有些人认为,冬天温度低了,病毒、细菌孳生少,对鸡舍的消毒有所忽视,导致像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传染性鼻炎、新城疫等病的发生,所以一定要注意消毒。因为天气冷,一定要做好饮水消毒,这样在冬季才会有较稳定的产蛋率。
产蛋期加强管理,防止疾病的发生,尽量不用药,一旦发病要谨慎用药。
◆严格把握好饲粮质量
1.忌用霉变饲料和劣质添加剂。
2.按鸡种的饲养标准喂给全价的配合料,保证营养的充分合理。
3.饲粮的调整与过渡要合理。生产中温度变化和阶段饲养等因素影响都需要适时调整饲粮营养成分,如寒冷冬季则适当增加能量饲料降低蛋白含量。阶段饲养中雏鸡阶段到育成鸡阶段到产蛋期的阶段过渡,需不同营养成分的饲粮逐步过渡。所有饲粮成分的调整都必须逐步进行,切忌骤变。
摘自:齐鲁牧业报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10-4 20: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单建议每个月喂点预防药,如土霉素等
发表于 2007-10-12 08: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提倡的蛋鸡饲养新模式中,“五周定终身”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以“胫长是否达到83mm作为育雏与育成的分水岭”,即是否达到83mm的胫长作为育雏料换为育成料的依据。
当然,日常保健也是必不可少的。
发表于 2007-10-25 10: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xuehu: :xuehu: :gongsi: :gongsi:
发表于 2007-10-26 16: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xuehu: :xuehu: :xuehu: :huahua:
发表于 2007-10-27 00: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henhao

提倡的蛋鸡饲养新模式,“五周定终身”是非常重要的
发表于 2007-10-30 17: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组成一个专家组进行巡回讲座,才能提高养殖户的饲养水平
发表于 2007-11-1 21: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应该多学习、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6 13:5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