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595|回复: 9

目数(mesh)和粒径微米(μm)的换算 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3 13: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数(mesh)和粒径微米(μm)的换算
目数(mesh)        微米(μm)        目数(mesh)        微米(μm)
2        8000        100        150
3        6700        115        125
4        4750        120        120
5        4000        125        115
6        3350        130        113
7        2800        140        109
8        2360        150        106
10        1700        160        96
12        1400        170        90
14        1180        175        86
16        1000        180        80
18        880        200        75
20        830        230        62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7-9-13 13: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目数(mesh)和粒径微米(μm)的换算 2

24        700        240        61
28        600        250        58
30        550        270        53
32        500        300        48
35        425        325        45
40        380        400        38
42        355        500        25
45        325        600        23
48        300        800        18
50        270        1000        13
60        250        1340        10
65        230        2000        6.5
70        212        5000        2.6
80        180        8000        1.6
90        160        10000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9-13 13: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饲料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从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颁布以来,饲料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饲料质量的管理。饲料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饲料质量,影响到饲料企业的成败。在饲料生产过程中,原料的投料点、输送设备、生产设备、吸风除尘管路等多而复杂,因此,饲料加工车间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复杂。
1生产各工序的控制要点
1.1原料的投入
在饲料生产车间,原料的投入是生产的第一道_I_I序。原料品种繁多,包括各种维生素、添加剂、蛋白原料和能量原料,以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所有原料都需要人工投入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投料时应检查原料品质是否有变化,发现原料有异常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严格要求工人把不合格的原料及时挑选出来,而不能进人下道工序。例如,玉米是主要的饲料原料,易受霉菌污染而带毒素,应拣出霉粒;色泽异常、气味不良及霉变结块的劣质豆粕,也不应作为饲料原料使用。人工投料,必须保证投料数量、规格、品种和顺序的准确性,以及原料的物理感官良好。对于投料工人要建立投料手续和误投、错投报告制度。
1.2原料的运输与清杂
大型的饲料厂很多原料要装入仓内储存一定时间,这也是容易产生问题的一个环节。原料应被准确地输送到对应的配料仓。在斗式提升机底部、刮板输送机、螺旋输送机和溜管缓冲段易产生污旧料的残留,容易产生交叉污染,因此要定期清理这些部位,一般每20-45天清理一次。另外,原料中的较大杂质和磁性杂质必须得到清理,以保证饲料加工设备的安全和饲料质量。
1.3配料工序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大型饲料厂都使用电脑自动配料系统。大多数采用计算机及高精度仪表相结合的控制形式,配料精度高,人机界面丰富、友好,控制方便灵活。但是这一环节仍然会产生问题:如在电脑操作时,存在着人为输入和控制的误差;存在参数的设定不合理问题;存在系统的误差问题。这些因素表明生产配料系统中存在着配方失误和系统错误的隐患。因此,应该对配料系统进行长期的维护,比如,对电脑系统进行维护,对计量的准确性进行定期检查,对岗位操作人员严格要求和培训等。
1.4粉碎工序
粉碎工序是饲料厂的主要丁序之一。粉碎质量直接影响到饲料生产的产量和电耗,同时电影响到饲料的内在品质和饲养效果。粉碎的粒度要随着动物的区别有所不同,当粉碎的粒度不符合畜禽要求时,对畜禽食用后的消化吸收有所影响。而且当不符合粒度要求的物料产生后,将严重影响饲料质量和生产效率。生产前要检查粉碎机的筛片有无破损,齿板方向及磨损情况,锤片有无缺残,以及针对将要粉碎物料给料控制器的调节大小等,发现异常应及时改正。
1.5混合工序
近年来,在国内外饲料厂中已经推广使用卧式双轴桨叶式高效混合机,其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每批混合时间也只需30~90 s。但是,在安装到自动化生产线的时候,必须注意混合机与其他设备应当匹配。其次混合物料粒度大小的差异、物料密度的差异、机器设备工作状态等也会影响混合均匀度。应该要求机械维修工人定期对混合机进行检查,例如,检查混合机内表面是否粘附有较多物料,出料门开关是否到位等,一般每2~4个月检查一次。
1.6制粒工序
    颗粒加工是饲料加工中的一个深加工过程,调质器、制粒机和冷却器,以及破碎机等设备在使用时,很多部位都需要操作工人去操作、调整,必须技术熟练才会确保产品的质量要求。调质是饲料制粒前进行水热处理、软化粉料的加工过程。制粒前的调质是较难操作的环节,调质时蒸气量、给料量的调整都关系到饲料质量和生产效率,调质滞留时间对调质和制粒质量都有影响。这一过程也对热敏性营养成分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索B1、维生素c和叶酸有明显影响。制粒的调质成形温度一般不要超过75℃。有试验表明,75 cc和95℃的制粒温度,可使β葡聚糖酶的活性分别降低25%和45%,超过110℃则/3-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大部分丧失,同时也会降低饲料的消化率和灭菌效果。
  颗粒的切割或破碎是颗粒成型的最后一道工序,调整切刀破碎出更符合要求的颗粒,这对饲料加工车间操作:工人的操作水平要求很高。需要他们不断从_工作中积累经验,掌握颗粒生产技术,保证产品质量。
1.7打包及其他工序
  对于饲料质量的控制,打包工序的把关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前序的所有工序是否符合加工要求,对打包环节都应该加大力度进行监控。质检员要对产品进行全方面的检测、检查,通过检查,可发现产品存在着某些缺憾或质量问题,及时反馈给生产的控制者,反馈的建议或信息能使生产者确定生产出现问题时是否需要停下来,进行改进,以保证产品质量。在打包时,当标签被加入并封口后。必须保证没有生产失误问题,粒度符合要求,主要营养指标检测合格,标签和包装袋使用无误,包装重量在误差规定范围之内。严格把住这一道质量控制关,产品的质量才有了最后的保证。
  饲料厂成品的保管环节同样很重要,应认真、科学、合理地进行保管,饲料才不会出现问题,为了对饲料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要求专业lT作人员参与产品跟踪、监测和保管工作,很多饲料企业都是由品控员和保管员合作保管。
2提高与完善设备的生产性能
  机电设备对产品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制粒机、
混合机、粉碎机、封口机和配料秤等设备决定了产品外观、均匀度以及封口的好坏、计量的准确等质量指标。在设备方面,必须经常加强维修,提高与完善设备的性能,及时维护、保养,使机械设备能够完好、安全、有效的投人生产。
要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要求生产,合理设计和参数的恰当选择,如粉碎机的筛片孔径、混合机的混合时间、去磁保护装置的位置、溜管的倾斜角度、仓体的形状与高度等等。遵守工艺要求能够避免在生产中发生故障,更好地生产出合格产品。饲料生产是通过一系列加工设备与输送设备组合而成的,合理设计工艺和选择设备既是减少加工.过程物料分级和残留,也是确保饲料生产质量的重要环节。
3制定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
    目前,尽管每个饲料企业对生产人员都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度、生产管理制度等,但是,几乎所有国内大中型饲料企业,都会根据本企业情况制定不同的质量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同家《饲料卫生标准》、《饲料原料标准》、《饲料添加剂标准》、《饲料兽药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条例的要求去制定和实施。从而更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控制。
饲料加工车间生产过程存在的诸多质量隐患,正是通过质量管理制度,针对不同环节进行控制,才能够有效地避免各种质量问题发生。在生产车间,品控员、操作人员及维修工人、投料丁人等都会和产品的质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他们的疏忽大意或者失误都会对产品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饲料生产企业应根据不同岗位和职责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对生产控制中心的操作人员,从设备的启动顺序到配方的准确输入和校对,及各设备、仓体原料进出的准确性等工作制定各自的管理制度。并在生产过程中全面地执行,才能确保生产的安全和产品的质量。
4小结
    努力提高饲料质量才能够提高畜产品质量,饲料_T业才能可持续发展、取得良好的效益。在饲料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生产质量优良的饲料,是每个饲料生产车间的目标,也是每个饲料企业的立足之本。生产出质优、安全的饲料,既是消费者的要求,也是生产者应尽的职责。因此饲料加lT车间应把质量意识贯彻到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形成自上而下和横向的质量管理相结合的质量控制体系
 楼主| 发表于 2007-9-13 13: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批准文号管理办法

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批准文号管理办法
《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批准文号管理办法》,已于1999年12月9日经农业部常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施行。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四日
 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
  第一条 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经营、监督、检验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饲料添加剂是指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生产和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应当属于农业部公布的《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所列品种。
  本办法所称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饲料添加剂加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均匀混合物、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不超过10%。
  药物饲料添加剂的管理,依照《兽药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含有允许使用的药物饲料添加剂的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管理,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 企业生产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申请核发批准文号。
  第五条 企业申请时,应当向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提交以下资料和样品。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应当在受理申请后30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核发批准文号的决定。
  (一)产品批准文号申请表;
  (二)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三)三个批次的产品样品;
  (四)配方和生产工艺;
  (五)产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六)标签和产品使用说明书样稿;
  (七)送检样品的自检报告;
  (八)饲喂效果报告。
  申请新饲料添加剂、新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还应当提供农业部核发的新饲料添加剂、新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证书。
  第六条 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受理申请后,应当委托省级以上饲料质量检测机构对产品质量进行复核检验。饲料质量检测机构应当按饲料管理部门的规定出具检验报告。
  饲料管理部门和饲料质量检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责任为申请者提供的资料和样品保守技术秘密。
  第七条 取得新饲料添加剂、新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证书的产品实行试产期,试产期两年。试产期内,由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核发试生产产品批准文号。
  试生产产品批准文号有效期为二年。有效期满需继续生产的,企业应当在有效期满前六个月内按照本办法的规定重新申请,经审查符合规定的,核发正式批准文号。
  第八条 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有效期为五年,有效期满需继续生产的,企业应当在有效期满前六个月内按照本办法的规定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第九条 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格式为:
  ×饲添字(××××)××××××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格式为:
  ×饲预字(××××)××××××
  ×:为核发产品批准文号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新饲料添加剂试产期内生产的产品,在“字”前加:“试”字(见附表)。
  (××××):年份
  ××××××:前三位表示本辖区已获产品批准文号企业的固定编号,后三位表示该企业已获得产品批准文号的产品序号。
  第十条 产品批准文号限于批准的企业在其批准的产品上使用。企业名称或产品名称改变的,产品异地生产的,企业应当重新办理产品批准文号。
  禁止企业以“联营”等形式与其它企业共用一个产品批准文号;
  禁止总(母)公司与分(子)公司之间共用一个产品批准文号:
  禁止假冒、伪造、转让或者买卖产品批准文号。
  禁止使用文件号或其他编号代替、冒充饲料添加剂、添加剂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产品批准文号失效。企业需继续生产的,应当重新办理产品批准文号。
  (一)产品技术指标改变的;
  (二)产品批准文号逾期的;
  (三)取得产品批准文号的产品两年未生产的。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原核发文号机关注销产品批准文号,并予公告;违反《条例》规定的,按照《条例》的规定处罚;受到吊销生产许可证处罚的,同时吊销产品批准文号。
  (一)转让批准文号的;
  (二)连续两次监督抽查检验质量不合格的;
  (三)申请产品批准文号时弄虚作假的。
  第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其它规定的,按《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处罚。
  第十四条 核发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及产品质量复核检验收费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农业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楼主| 发表于 2007-9-13 13: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兽药管理条例

兽药管理条例



            日期:2004-05-12发布单位:国务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药管理,保证兽药质量,防治动物疾病,促进养殖业的发展,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兽药的研制、生产、经营、进出口、使用和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的兽药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兽药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国家实行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办法和具体实施步骤,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第五条 国家实行兽药储备制度。
              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灾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时,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紧急调用国家储备的兽药;必要时,也可以调用国家储备以外的兽药。
              第二章 新兽药研制
              第六条 国家鼓励研制新兽药,依法保护研制者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 研制新兽药,应当具有与研制相适应的场所、仪器设备、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规范和措施。
              研制新兽药,应当进行安全性评价。从事兽药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应当经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认定,并遵守兽药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和兽药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第八条
            研制新兽药,应当在临床试验前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附具该新兽药实验室阶段安全性评价报告及其他临床前研究资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将审查结果书面通知申请人。
              研制的新兽药属于生物制品的,应当在临床试验前向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将审查结果书面通知申请人。
              研制新兽药需要使用一类病原微生物的,还应当具备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条件,并在实验室阶段前报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第九条 临床试验完成后,新兽药研制者向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新兽药注册申请时,应当提交该新兽药的样品和下列资料:
              (一)名称、主要成分、理化性质;
              (二)研制方法、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三)药理和毒理试验结果、临床试验报告和稳定性试验报告;
              (四)环境影响报告和污染防治措施。
              研制的新兽药属于生物制品的,还应当提供菌(毒、虫)种、细胞等有关材料和资料。菌(毒、虫)种、细胞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机构保藏。
              研制用于食用动物的新兽药,还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进行兽药残留试验并提供休药期、最高残留限量标准、残留检测方法及其制定依据等资料。
              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决定受理的新兽药资料送其设立的兽药评审机构进行评审,将新兽药样品送其指定的检验机构复核检验,并自收到评审和复核检验结论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审查合格的,发给新兽药注册证书,并发布该兽药的质量标准;不合格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条 国家对依法获得注册的、含有新化合物的兽药的申请人提交的其自己所取得且未披露的试验数据和其他数据实施保护。
              自注册之日起6年内,对其他申请人未经已获得注册兽药的申请人同意,使用前款规定的数据申请兽药注册的,兽药注册机关不予注册;但是,其他申请人提交其自己所取得的数据的除外。
              除下列情况外,兽药注册机关不得披露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数据:
              (一)公共利益需要;
              (二)已采取措施确保该类信息不会被不正当地进行商业使用。
              第三章 兽药生产
              第十一条 设立兽药生产企业,应当符合国家兽药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与所生产的兽药相适应的兽医学、药学或者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
              (二)与所生产的兽药相适应的厂房、设施;
              (三)与所生产的兽药相适应的兽药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的机构、人员、仪器设备;
              (四)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生产环境;
              (五)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其他生产条件。
              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申请人方可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附具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之日起4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经审查合格的,发给兽药生产许可证;不合格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申请人凭兽药生产许可证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第十二条 兽药生产许可证应当载明生产范围、生产地点、有效期和法定代表人姓名、住址等事项。
              兽药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生产兽药的,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到原发证机关申请换发兽药生产许可证。
              第十三条
            兽药生产企业变更生产范围、生产地点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申请换发兽药生产许可证,申请人凭换发的兽药生产许可证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变更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的,应当在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后15个工作日内,到原发证机关申请换发兽药生产许可证。
              第十四条 兽药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
              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兽药生产企业是否符合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
              第十五条
            兽药生产企业生产兽药,应当取得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产品批准文号,产品批准文号的有效期为5年。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核发办法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第十六条
            兽药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兽药国家标准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兽药生产企业改变影响兽药质量的生产工艺的,应当报原批准部门审核批准。
              兽药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生产记录,生产记录应当完整、准确。
              第十七条 生产兽药所需的原料、辅料,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所生产兽药的质量要求。
              直接接触兽药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应当符合药用要求。
              第十八条 兽药出厂前应当经过质量检验,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得出厂。
              兽药出厂应当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禁止生产假、劣兽药。
              第十九条
            兽药生产企业生产的每批兽用生物制品,在出厂前应当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检验机构审查核对,并在必要时进行抽查检验;未经审查核对或者抽查检验不合格的,不得销售。
              强制免疫所需兽用生物制品,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企业生产。
              第二十条 兽药包装应当按照规定印有或者贴有标签,附具说明书,并在显著位置注明“兽用”字样。
              兽药的标签和说明书经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后,方可使用。
              兽药的标签或者说明书,应当以中文注明兽药的通用名称、成分及其含量、规格、生产企业、产品批准文号(进口兽药注册证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休药期、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运输贮存保管条件及其他应当说明的内容。有商品名称的,还应当注明商品名称。
              除前款规定的内容外,兽用处方药的标签或者说明书还应当印有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警示内容,其中兽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还应当印有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特殊标志;兽用非处方药的标签或者说明书还应当印有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非处方药标志。
              第二十一条
            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保证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需要,可以对新兽药设立不超过5年的监测期;在监测期内,不得批准其他企业生产或者进口该新兽药。生产企业应当在监测期内收集该新兽药的疗效、不良反应等资料,并及时报送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第四章 兽药经营
              第二十二条 经营兽药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与所经营的兽药相适应的兽药技术人员;
              (二)与所经营的兽药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设备、仓库设施;
              (三)与所经营的兽药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人员;
              (四)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其他经营条件。
              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申请人方可向市、县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附具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经营兽用生物制品的,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附具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审查合格的,发给兽药经营许可证;不合格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申请人凭兽药经营许可证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第二十三条 兽药经营许可证应当载明经营范围、经营地点、有效期和法定代表人姓名、住址等事项。
              兽药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经营兽药的,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到原发证机关申请换发兽药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
            兽药经营企业变更经营范围、经营地点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申请换发兽药经营许可证,申请人凭换发的兽药经营许可证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变更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的,应当在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后15个工作日内,到原发证机关申请换发兽药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五条 兽药经营企业,应当遵守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兽药经营企业是否符合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
              第二十六条 兽药经营企业购进兽药,应当将兽药产品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核对无误。
              第二十七条 兽药经营企业,应当向购买者说明兽药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销售兽用处方药的,应当遵守兽用处方药管理办法。
              兽药经营企业销售兽用中药材的,应当注明产地。
              禁止兽药经营企业经营人用药品和假、劣兽药。
              第二十八条
            兽药经营企业购销兽药,应当建立购销记录。购销记录应当载明兽药的商品名称、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购销单位、购销数量、购销日期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九条 兽药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兽药保管制度,采取必要的冷藏、防冻、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保持所经营兽药的质量。
              兽药入库、出库,应当执行检查验收制度,并有准确记录。
              第三十条 强制免疫所需兽用生物制品的经营,应当符合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
              第三十一条
            兽药广告的内容应当与兽药说明书内容相一致,在全国重点媒体发布兽药广告的,应当经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取得兽药广告审查批准文号。在地方媒体发布兽药广告的,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取得兽药广告审查批准文号;未经批准的,不得发布。
              第五章 兽药进出口
              第三十二条
            首次向中国出口的兽药,由出口方驻中国境内的办事机构或者其委托的中国境内代理机构向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并提交下列资料和物品:
              (一)生产企业所在国家(地区)兽药管理部门批准生产、销售的证明文件;
              (二)生产企业所在国家(地区)兽药管理部门颁发的符合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证明文件;
              (三)兽药的制造方法、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检测方法、药理和毒理试验结果、临床试验报告、稳定性试验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用于食用动物的兽药的休药期、最高残留限量标准、残留检测方法及其制定依据等资料;
              (四)兽药的标签和说明书样本;
              (五)兽药的样品、对照品、标准品;
              (六)环境影响报告和污染防治措施;
              (七)涉及兽药安全性的其他资料。
              申请向中国出口兽用生物制品的,还应当提供菌(毒、虫)种、细胞等有关材料和资料。
              第三十三条
            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组织初步审查。经初步审查合格的,应当将决定受理的兽药资料送其设立的兽药评审机构进行评审,将该兽药样品送其指定的检验机构复核检验,并自收到评审和复核检验结论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经审查合格的,发给进口兽药注册证书,并发布该兽药的质量标准;不合格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在审查过程中,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对向中国出口兽药的企业是否符合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考查,并有权要求该企业在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机构进行该兽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
              国内急需兽药、少量科研用兽药或者注册兽药的样品、对照品、标准品的进口,按照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办理。
              第三十四条 进口兽药注册证书的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向中国出口兽药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到原发证机关申请再注册。
              第三十五条
境外企业不得在中国直接销售兽药。境外企业在中国销售兽药,应当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销售机构或者委托符合条件的中国境内代理机构。
              进口在中国已取得进口兽药注册证书的兽用生物制品的,中国境内代理机构应当向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允许进口兽用生物制品证明文件,凭允许进口兽用生物制品证明文件到口岸所在地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进口兽药通关单;进口在中国已取得进口兽药注册证书的其他兽药的,凭进口兽药注册证书到口岸所在地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进口兽药通关单。海关凭进口兽药通关单放行。兽药进口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海关总署制定。
              兽用生物制品进口后,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进行审查核对和抽查检验。其他兽药进口后,由当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通知兽药检验机构进行抽查检验。
              第三十六条 禁止进口下列兽药:
              (一)药效不确定、不良反应大以及可能对养殖业、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者存在潜在风险的;
              (二)来自疫区可能造成疫病在中国境内传播的兽用生物制品;
              (三)经考查生产条件不符合规定的;
              (四)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禁止生产、经营和使用的。
              第三十七条
            向中国境外出口兽药,进口方要求提供兽药出口证明文件的,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或者企业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出具出口兽药证明文件。
              国内防疫急需的疫苗,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限制或者禁止出口。
              第六章 兽药使用
              第三十八条 兽药使用单位,应当遵守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兽药安全使用规定,并建立用药记录。
              第三十九条
            禁止使用假、劣兽药以及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目录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公布。
              第四十条
            有休药期规定的兽药用于食用动物时,饲养者应当向购买者或者屠宰者提供准确、真实的用药记录;购买者或者屠宰者应当确保动物及其产品在用药期、休药期内不被用于食品消费。
              第四十一条 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公布在饲料中允许添加的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
              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禁用药品。
              经批准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的兽药,应当由兽药生产企业制成药物饲料添加剂后方可添加。禁止将原料药直接添加到饲料及动物饮用水中或者直接饲喂动物。
              禁止将人用药品用于动物。
              第四十二条 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国家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动物产品中兽药残留量的检测。兽药残留检测结果,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权限予以公布。
              动物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组织实施兽药残留检测的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上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指定检验机构进行复检。
              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和残留检测方法,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发布。
              第四十三条 禁止销售含有违禁药物或者兽药残留量超过标准的食用动物产品。
              第七章 兽药监督管理
              第四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行使兽药监督管理权。
              兽药检验工作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兽药检验机构承担。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认定其他检验机构承担兽药检验工作。
              当事人对兽药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实施检验的机构或者上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检验机构申请复检。
              第四十五条 兽药应当符合兽药国家标准。
              国家兽药典委员会拟定的、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发布的其他兽药质量标准为兽药国家标准。
              兽药国家标准的标准品和对照品的标定工作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兽药检验机构负责。
              第四十六条
            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时,对有证据证明可能是假、劣兽药的,应当采取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并自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需要检验的,应当自检验报告书发出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解除行政强制措施;需要暂停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权限作出决定。
              未经行政强制措施决定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得擅自转移、使用、销毁、销售被查封或者扣押的兽药及有关材料。
              第四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兽药:
              (一)以非兽药冒充兽药或者以他种兽药冒充此种兽药的;
              (二)兽药所含成分的种类、名称与兽药国家标准不符合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假兽药处理:
              (一)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二)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经审查批准而未经审查批准即生产、进口的,或者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经抽查检验、审查核对而未经抽查检验、审查核对即销售、进口的;
              (三)变质的;
              (四)被污染的;
              (五)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第四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劣兽药:
              (一)成分含量不符合兽药国家标准或者不标明有效成分的;
              (二)不标明或者更改有效期或者超过有效期的;
              (三)不标明或者更改产品批号的;
              (四)其他不符合兽药国家标准,但不属于假兽药的。
              第四十九条 禁止将兽用原料药拆零销售或者销售给兽药生产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
              禁止未经兽医开具处方销售、购买、使用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实行处方药管理的兽药。
              第五十条 国家实行兽药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兽药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兽药使用单位和开具处方的兽医人员发现可能与兽药使用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五十一条
            兽药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停止生产、经营超过6个月或者关闭的,由原发证机关责令其交回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变更或者注销其工商登记。
              第五十二条 禁止买卖、出租、出借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和兽药批准证明文件。
              第五十三条 兽药评审检验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并予以公告。
              第五十四条 各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兽药检验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兽药生产、经营活动,不得以其名义推荐或者监制、监销兽药。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取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核发许可证、签署审查同意意见,不履行监督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无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兽药的,或者虽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假、劣兽药的,或者兽药经营企业经营人用药品的,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及生产、经营的兽药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经营的兽药(包括已出售的和未出售的兽药,下同)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货值金额无法查证核实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无兽药生产许可证生产兽药,情节严重的,没收其生产设备;生产、经营假、劣兽药,情节严重的,吊销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经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终身不得从事兽药的生产、经营活动。
              擅自生产强制免疫所需兽用生物制品的,按照无兽药生产许可证生产兽药处罚。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提供虚假的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或者兽药批准证明文件的,吊销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或者撤销兽药批准证明文件,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终身不得从事兽药的生产、经营和进出口活动。
              第五十八条
            买卖、出租、出借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和兽药批准证明文件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或者撤销兽药批准证明文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兽药安全性评价单位、临床试验单位、生产和经营企业未按照规定实施兽药研究试验、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兽药研究试验、生产、经营活动,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研制新兽药不具备规定的条件擅自使用一类病原微生物或者在实验室阶段前未经批准的,责令其停止实验,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兽药的标签和说明书未经批准的,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照生产、经营假兽药处罚;有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撤销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兽药包装上未附有标签和说明书,或者标签和说明书与批准的内容不一致的,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境外企业在中国直接销售兽药的,责令其限期改正,没收直接销售的兽药和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进口兽药注册证书;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按照国家有关兽药安全使用规定使用兽药的、未建立用药记录或者记录不完整真实的,或者使用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的,或者将人用药品用于动物的,责令其立即改正,并对饲喂了违禁药物及其他化合物的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违法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销售尚在用药期、休药期内的动物及其产品用于食品消费的,或者销售含有违禁药物和兽药残留超标的动物产品用于食品消费的,责令其对含有违禁药物和兽药残留超标的动物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转移、使用、销毁、销售被查封或者扣押的兽药及有关材料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兽药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兽药使用单位和开具处方的兽医人员发现可能与兽药使用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不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的,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生产企业在新兽药监测期内不收集或者不及时报送该新兽药的疗效、不良反应等资料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该新兽药的产品批准文号。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兽医开具处方销售、购买、使用兽用处方药的,责令其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兽药生产、经营企业把原料药销售给兽药生产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的,或者兽药经营企业拆零销售原料药的,责令其立即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禁用药品,依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直接将原料药添加到饲料及动物饮用水中,或者饲喂动物的,责令其立即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兽药的产品批准文号或者吊销进口兽药注册证书:
              (一)抽查检验连续2次不合格的;
              (二)药效不确定、不良反应大以及可能对养殖业、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者存在潜在风险的;
              (三)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禁止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兽药。
              被撤销产品批准文号或者被吊销进口兽药注册证书的兽药,不得继续生产、进口、经营和使用。已经生产、进口的,由所在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监督销毁,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十条
            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决定;其中吊销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撤销兽药批准证明文件或者责令停止兽药研究试验的,由原发证、批准部门决定。
              上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对下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违反本条例的行政行为,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有权予以改变或者撤销。
              第七十一条 本条例规定的货值金额以违法生产、经营兽药的标价计算;没有标价的,按照同类兽药的市场价格计算。
              第九章 附 则
              第七十二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含药物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血清制品、疫苗、诊断制品、微生态制品、中药材、中成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外用杀虫剂、消毒剂等。
              (二)兽用处方药,是指凭兽医处方方可购买和使用的兽药。
              (三)兽用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兽医处方就可以自行购买并按照说明书使用的兽药。
              (四)兽药生产企业,是指专门生产兽药的企业和兼产兽药的企业,包括从事兽药分装的企业。
              (五)兽药经营企业,是指经营兽药的专营企业或者兼营企业。
              (六)新兽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兽用药品。
              (七)兽药批准证明文件,是指兽药产品批准文号、进口兽药注册证书、允许进口兽用生物制品证明文件、出口兽药证明文件、新兽药注册证书等文件。
              第七十三条 兽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
              第七十四条
            水产养殖中的兽药使用、兽药残留检测和监督管理以及水产养殖过程中违法用药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负责。
              第七十五条 本条例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
发表于 2007-9-18 09: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为一个饲料人,什么都得学呀,配方人都要懂很多的相关的东西,努力嘛,
发表于 2007-10-18 11: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学习一下!:hihi: :hihi:
发表于 2008-4-11 09: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8楼的朋友好猛哦!!
发表于 2008-4-11 09: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有饲料企业《产品留样观察制度》、《计量管理制度》,盼分享为谢!!
发表于 2008-9-22 12: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筛孔尺寸与标准目数对应:
  筛孔尺寸:4.75mm 标准目数: 4目
  筛孔尺寸:4.00mm 标准目数: 5目
  筛孔尺寸:3.35mm 标准目数: 6目
  筛孔尺寸:2.80mm 标准目数: 7目
  筛孔尺寸:2.36mm 标准目数: 8目
  筛孔尺寸:2.00mm 标准目数:10目
  筛孔尺寸:1.70mm 标准目数:12目
  筛孔尺寸:1.40mm 标准目数:14目
  筛孔尺寸:1.18mm 标准目数:16目
  筛孔尺寸:1.00mm 标准目数:18目
  筛孔尺寸:0.850mm标准目数:20目
  筛孔尺寸:0.710mm标准目数:25目
  筛孔尺寸:0.600mm标准目数:30目
  筛孔尺寸:0.500mm标准目数:35目
  筛孔尺寸:0.425mm标准目数:40目
  筛孔尺寸:0.355mm标准目数:45目
  筛孔尺寸:0.300mm标准目数:50目
  筛孔尺寸:0.250mm标准目数:60目
  筛孔尺寸:0.212mm标准目数:70目
  筛孔尺寸:0.180mm标准目数:80目
  筛孔尺寸:0.150mm标准目数:100目
  筛孔尺寸:0.125mm标准目数:120目
  筛孔尺寸:0.106mm标准目数:140目
  筛孔尺寸:0.090mm标准目数:170目
  筛孔尺寸:0.0750mm标准目数:200目
  筛孔尺寸:0.0630mm标准目数:230目
  筛孔尺寸:0.0530mm标准目数:270目
  筛孔尺寸:0.0450mm标准目数:325目
  筛孔尺寸:0.0380mm标准目数:400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2 11:2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