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50|回复: 5

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8 21: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主要受鱼只、病原体及环境三者的连带影响,病原体可能随着水源,鱼只或媒介物等而引入,不良的环境会对鱼只造成紧迫,使抵抗力减弱,病原体大量增生而造成病害,所以要预防及控制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一定要从鱼只、病原体及环境三者一起着手,不能只依赖药物来控制病原体。
环境的维护-水质的维护
人工饲育的鱼虾,生长在窄小的人工环境(池塘)中,水质的维护尤其重要,不良的水质环境常为许多疾病的主要原因,如烂鳃病。水质环境的维护要从池塘设施、水源及水质维护三者着手;池塘的设施以简单易管理为原则,水源则以洁净无污染为原则,在此不再累述,我们讨论的重点则在水质的维护。
池底的底土是影响水质最重要的因素,鱼虾的排泄物、残饵等沈积於池底,经细菌的分解作用,硝化作用等,将这些排泄 物分解为无害的有机及无机盐类,提供给藻类等利用。在集约式养殖,大量的排泄废物、残饵等累积於池底,硝化菌床的硝化能力逐渐衰退,无法充分的分解这些废物,使氨及亚硝酸等有害物质的浓度升高而危害到鱼虾的健康。池底的维护要在放养前即开始,一般处理情形大致如下:
1.清除污泥:
於收成後,若池底所累绩的污物很多,需将表层的污泥清除,以免累绩的污泥继续影响到後续的放养。
2.晒坪与翻土:
晒坪主要是利用阳光来消毒,消灭潜伏於底土的寄生 、病菌等病原体,一般时间要长达2周以上,在这期间并要适时加以翻土或铺客上,使深层的底土也能经阳日的曝晒。
3.测土质、施石灰:
测量底土的酸硷值及氧化还原电位,施用石灰以中和土壤的酸化,一般每分地约使用石灰20~50公斤。
4.消 毒:
经光分晒坪後的池塘,於放养前最好再经过消毒,以扑灭潜伏的病原菌。消毒时先放水约30公分(1尺水),以爱得灵-200每分地使用1公斤,浸泡约1~2天。
5.作 水:
消毒後,经排水後再放水约1~2尺,每分地施用菜粕10台斤,可保净1包,藻旺2~3公斤,以杀灭杂鱼、活化土壤及作水色。约2~3天後放满水,若水色尚不稳定可连续使用藻旺2~3次,等水色稳定後即可放苗。
6.日常维护:
放养後水质的维护尤其重要,要点大致如下:
(1)注意投饵量,以免残饵污染水质。
(2)避免大量换水,以免水质变异过大;换水时要由底部排水,以便排出池底累绩的污物。
(3)谨慎使用药物,以免药物破坏硝化菌床或藻相。
(4)定期使用可保净以强化池底的分解能力 ,一般每个月每分地使用可保净1包;於养殖後期,投饵量大排泄物多时,可再加强,缩短为每半个月使用一次。
病原体的控制
病原体可由鱼只、水、及媒介物等而引入池塘中,其控制方法分述如下:
1.检 疫
新购入的鱼虾,最好不要直接放入旧池中,以免引入病原体感染原本健康的鱼虾,可於小池中蓄养约1周,观察是否有疾病发生。检病期间,要注意氧气的供给,避免喂饲太多的饲料;若发现有疾病,则以药物治疗或淘汰(如微孢子 等无治疗价值)。
2.消 毒:
捕捞移池时,鱼虾体表常会受伤,病原菌易由伤口侵入,此时可使用抗菌剂来消毒,减少感染的机会。一般可使用富来顿2~8ppm浸泡约8~12小时後才放养。使用的器具亦要定期清洗消毒,尤其在疾病流行期间,更要注意器具的消毒,以免疾病到处传播。
3.治 疗:
若不幸发生病害,应及早治疗以免病情漫延恶化,疾病治疗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损失,要及早发现疾病,唯有靠平常良好的饲养管理。
(2)正确诊断疾病,选择适合药物及治疗方法,不要滥用药物。
(3)疾病发生时,不要任意移动鱼虾,以免疫情扩大,死亡鱼虾不要任意丢弃,应加以掩埋或焚烧。
(4)严守药物的停药期,以免药物残留。
4.中间宿主及病媒的控制:
水鸟、节肢动物等水生昆 皆可能将病原体引入池塘,需加以注意,尤其使用水蚤、丝蚯蚓等活饵喂饲时,需加以清洗,减少病原菌及鱼虱等的传染。
5.水 源:
水源最好单独引进,避免混入其他养殖池所排放的水,以免引进病原。若能使用循环用水的设备,不但可减少疾病的侵入,且於水资源的利用上较为经济。
鱼虾健康的维护
鱼虾健康的维护,除了提供充足均衡的营养外,与饲养管理又有不可分的关系。
1.注意放养密度,密度过高时,栖息空间不足,极容易造成各种紧迫,引起许多疾病。
2.注意饲料品质,提供鱼虾充足均衡的营养。
3.适时补充营养剂,增强鱼虾抵抗力。放苗时可使用大鳗素或虾旺直接泡水浸泡以活化鱼虾抵抗力,平常饲养时则加於饲料中,以强化鱼虾体质,减少病害发生。
4.饲料量的调节:於天候不稳定及季节交换时特别注意,因为很多水产动物的疾病都是由於吃入过多的食物,滞留在消化道内造成消化不良,进而引发各种疾病,渐而严重死亡,因此在天候不稳定时宁可少喂些饲料,以减少发病的机会。
5.疫苗的使用:於陆生禽畜,疫苗的使用极为普遍,但水产动物因技术的限制,疫苗的使用并不普遍,目前只有少数几种疾病有商品化的疫苗,如弧菌病。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7-9 07: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jianshengye 于 2007-7-8 23:11 发表
都是行话套话,没用;1s:

作为斑竹,这样说话是不是有点不恰当呢??????????
发表于 2007-7-10 13: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普通了,这些内容一般的养殖户都知道.盼望发表一些更有价值的观点.
发表于 2007-9-22 16: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在的作用,写点别的!!!!!!!!!
发表于 2007-9-22 21: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我们学习,不好的改正
发表于 2008-12-10 22: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实际应用怎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22 07:0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