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脂   肪(Fat) 
        脂肪除供给必须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的来源,及促进脂溶性维他命的吸收外,没有其他证据指出兔子的饲粮中需要添加脂肪。必需脂肪酸缺乏症状,可由实验室作出,但如在饲粮中一般添加2~4%的脂肪时,即不会发生缺乏症状,其体内脂肪成分可反应出饲粮的脂肪含量。在兔子饲粮添加2~2.5%的脂肪,对兔子的影响,结果有各种不同的争论。前面所提对脂肪的消化率估计过高之原因,是粪便中所含之皂化脂肪不能以一般乙醚抽出物(ether extract)测出。饲粮中添加脂肪有改进生长速率及饲料效率的报告,但亦有指出会降低生长速率。饲粮中脂肪含量增加时,每一单位增体重所需饲粮之总能(Gross enengy)及消化能(DE)的量,与饲粮之脂肪含量无关。 
        所有报告指出饲粮中增加脂肪含量,会降低饲料采食量,那是在任食的情况下,兔子对能量的采食总维持在一定量。Thacker指出脂肪添加量在10%以下时,饲料采食量随脂肪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10%时,反而会下降。他指出添加脂肪可改善其嗜口性,添加脂肪的结果不一,可能是使用的油或脂肪的形态不同,或采食的速率不同,如使用同量之牛油(Tallow)及花生油(peanut oil),其饲料采食量及饲料转换率的结果不一。在兔子饲粮中较常使用植物油(vegetable oil),且用量在5%以下,可改进饲料之嗜口性。 
        兔子能适应高量之脂肪,采食添加20%脂肪的饲料,发现其血压,血清中胆固醇(cholesterol),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的量显着增加,可见兔子能利用添加的脂肪。但最适之添加量一直都被争论着,为了提高饲粮中能量含量而添加脂肪是值得注意的,其最适添加量须等到其对生长效果有显着影响时才能被确定。 
蛋白质(Protein) 
        蛋白质是一种已被详细研究的营养分,兔子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比其他营养分有更准确的界限,早期的建议(NRC 1954)认为肥育中的兔子其可消化粗蛋白含量是18%,泌乳兔是20%,最近,了解蛋白质品质之重要性,对於蛋白质之需要量要求较保守,NRC 1966建议维持用(maintenance)之蛋白质需要量是12%,生长用(Growth)16%,怀孕(pregnancy)15%,泌乳(lactation)17%,高水准之蛋白质固然可改进其生长速率及饲料转换率,但较不经济。Spread bury (1978)以鱼粉、燕麦为主要原料,配成蛋白质含量在10.4~25.5%,发现生长兔的饲料采食量,生长、氮蓄积量(Nitrogen retention)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此效应只在蛋白质含量15%以下才显着。 
        虽然泌乳母兔,因乳中含蛋白质量很高,以蛋白质损失量也大。但有关怀孕及泌乳母兔的蛋白质需要量仍未被详细研究。大部份之配合饲料为了符合泌乳母兔及生长兔之需要,蛋白质含量都在16~17%,细菌蛋白的合成对成熟兔颇重要,但对年轻幼兔并不产生作用,4~8周龄之兔子,盲肠能合成细菌蛋白,且每天由食粪作用供给2克之蛋白质(只是一小部份)。成熟兔其体蛋白质合成的平均速率是13.8克/kg体重、天,其合成蛋白质所损失的能量大约是全部能量需要量的22%。 
蛋白质品质(Protein quality) 
        日粮中蛋白质品质对兔子是重要的,因其蛋白质之品质可改善饲料采食量,Davidson & Spreadbury (1975)显示出,以鱼粉、酪蛋白(casein)黄豆粉为蛋白质源,其生长速率超过40克/天,如以花生、玉米麸(Maize gluten),动物胶(Gelatin)为来源,其生长速率低於30克/天,日粮中蛋白质的需要受到其消化率与胺基酸平衡的影响。蛋白质的利用率依其所含为兔子合成体蛋白质所需之胺基酸的量而定。 
氨基酸(Amino Acid) 
        兔子所需之必需胺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是组胺酸(Histidine),精胺酸(Arginine)、甘胺酸(Glycine)、异白胺酸(Isoleucine)、白胺酸(Leucine),离胺酸(Lysine)、丝胺酸(Threonine),色胺酸(Tryptophan)、缬胺酸(Valine),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及蛋胺酸(Methionine)等,甘胺酸(Glycine)可以被合成,但快速成长之兔子,所需量较多。 
        表一:显示生长期之纽西兰白兔所需之必需胺基酸的量,DS表示0.75~2.5kg体重,喂给15%蛋白质之饲粮,AF表示6~7周龄之生长雌兔饲粮;其胺基酸是以纯化黄豆添加蛋胺酸。离胺酸与含硫胺酸(Lysine and sulphur containing amino acid)。 
| 表一 生长中纽西兰白兔所需之必需胺基酸(以饲粮百分比)Table 1:Esseatial amino acide requirement of growing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 of diet) |  |   | DS | AF |  精         胺         酸 甘         胺         酸 
组        胺         酸 
异    白    胺     酸 
白        胺         酸 
离        胺         酸 
蛋胺酸+胱胺酸 
苯    丙    胺     酸 
丝        胺         酸 
色        胺         酸 
缬        胺         酸 
 | 0.7 0.5 
0.3 
0.6 
1.1 
0.9 
0.55 
1.1 
0.6 
0.2 
0.7 
 | 1.0 + 
0.45 
0.70 
0.90 
0.70 
0.60 
0.60 
0.50 
0.15 
0.70 
 |           Hove et al (1957)发现兔子蛋胺酸缺乏的症状,近年来,生长兔离胺酸及蛋白胺酸在一般使用之饲粮中添加量很少,繁殖用母兔的需要量虽没被详细探讨,但所需要量与生长兔相近,表2显示出由许多文献所提供之需要量。 
| 表二 喂给蛋白质含量15~18%之生长兔所需之离胺酸与蛋胺酸+胱胺酸的需要量Table 2:Estimates of Lysine and Methionice+Cystine requirements of growing rabbits in diet containing about 15~18% crude protein (% of diet) |  | 作                                  者 | 蛋      白       质      来       源 | 离    胺     酸 | 蛋+胱胺酸 |  Cheeke (1971) Adamson & Fisher (1973) 
Spreabbury (1974) 
Colin (1975) 
Spreadbury (1978) 
 | 酪蛋白,动物胶 合成饲粮,黄豆胺基酸型态 
花生粕 
苜蓿、黄豆、向日葵仔粕 
鱼粉 
 | 0.93 0.70 
0.90 
0.71 
0.94 
 | 0.45 0.60 
0.55 
0.63 
0.62 
 |           饲料中添加离胺酸、蛋胺酸,以达到其需要量,可改进生长速率、饲料采食量、饲料换肉率,其改进效果大部份是由於氮的利用率及氮滞留增加,甚过於消化率的增加,添加离胺酸与蛋胺酸的方法并不重要,一般以饲料添加、或由饮水、或肌肉注射。有位作者发现兔子给予离胺酸30天後,其血磷含量增加,副肾组织起变化。胱胺酸与蛋胺酸一样有效地被利用,∴含硫胺基酸的推荐量应包括胱胺酸,胱胺酸能构成全部蛋胺酸之35~65%,且不会影响其生长效果。Colin & Allain (1978)指出更准确之离胺酸需要量,其与饲粮中能量有关,他们建议每1,000kcal的可消化能(DE)需要2.4克之离胺酸。 
        虽然食粪作用对年轻之生长兔只提供少量之蛋白质,但对成熟兔能提供大量之蛋胺酸,少量之离胺酸及其他胺基酸。一般配合饲料都以黄豆粉为蛋白质之主要来源,离胺酸含量在0.8%或以上,但含硫胺基酸少於0.6%,因此含硫胺基酸可能是第一限制胺基酸(first limiting amino acid)。 
精胺酸(Arginine) 
        兔子对精胺酸的要求量已被估计,且指出比其他动物、鸟类、哺乳动物需要量高,表三表示由各种文献所建议的量。 
| 表三 喂给15~18%蛋白质之生长兔,所需之精胺酸的量(%)Table 3:Estimates of arginine requirements of growing rabbits in diets containing about 15~18% cmde protein (% of diet) |  |   | 蛋      白       质      来       源 | 精胺酸 |  Meward et al (1967) Cheeke (1971) 
Adamson & Fisher (1973) 
Davidson & Spreadbury (1973) 
Spreadbury (1974) 
Adamson & Fisher (1976) 
 | 合成饲粮,酪蛋白 酪蛋白,动物胶 
合成饲粮,黄豆型态之胺基酸 
鱼粉 
合成饲粮,酪蛋白 
合成饲粮 
 | 0.98 0.88 1.00 0.70 0.60 0.60  |           精胺酸是尿素循环中间代谢时所需,因此其需要量乃受到胺基酸去氨作用的影响,去氨作用是平衡胺基酸的功能,饲料中精胺酸需要量高之原因不是缺乏尿素环的酵素。可能是离胺酸-精胺酸拮抗作用(antagonism)的结果。精胺酸量达到2%,仍未引起反效果,可见兔子对精酸的忍耐力很高。生长兔喂给以酪蛋白及糊鹀(dextrose)的配合饲料,或经添加必需胺基酸的饲粮,其精胺酸之最低需要量是0.6%。 
胺基酸的交互作用(interaction of amino acids)              
        胺基酸的交互作用在其他动物已很清楚,兔子也有此作用,但仍未被详细研究。刺激胰岛素(insulin)的分泌可使用胺基酸发生交互作用。尤其是白胺酸(leucine),许多工作者认为离胺酸、蛋胺酸+胱胺酸的量只超过需要量一些时,会降低其生长,然而,其他的研究认为高离胺酸含量对生长速率没有影响,虽然交互作用并无完全清楚,但生长兔的第一限制胺基酸之需要量已被证实,成熟兔其胺基酸的需要量较缺乏正确性,因其部份会被盲肠微生物合成。 
尿素及非含氮蛋白质(Urea and non-protein nitrogen) 
        兔子具有大的盲肠,其微生物群可能被认为与反刍兽一样能有效利用尿素或其他含氮非蛋白质料(NPN),早期研究Olcess & Pearson (1948)以饲粮含有10%之酪蛋白或3.43%的尿素喂给8周龄之纽西兰白兔,经10周之饲养,发现其体重轻微的直线下降。此使用之尿素量超过反刍兽最大建议量之两倍,可能因引起中毒而影响其生长,比较保障的尿素用量是0.75~1.5%。但添加在低蛋白质的饲粮中,对成长兔的生长效果,并无显着的改进,添加抗生素,对饲料中添加尿素的反应,亦无显着的影响,添加其他NPN的来源(如diammonium citrate或biuret)发现与添加尿素有相同的效果。 
        牛轻生长兔使用尿素,到目前为止,都发现呈负的效果,成熟兔使用NPN,虽未被详细报告,但并非所有的结果都是令人灰心的。Fonolla et al. (1977)发现成熟兔的日粮添加尿素,结果消化率及氮蓄积都较差。另一方面,Niedzwiadek et al. (1978)指出繁殖用母兔及其後代的生长效果也较差,但Semertzakis (1978)指出尿素能取代维持需要之总氮量达21.5%。成熟兔饲料中含有高量之硝酸盐态氮,会使其生长速率稍为下降,血液中硝酸盐及变性血红素(Methemoglobin)量增加,因此可见盲肠内微生物能利用尿素。将胃内容物与葡萄糖、尿素、合成之蛋白质一起在体外培养,发现尿素中有40%已被利用。Salse & Raynaud (1977)试验以无氮饲粮(Nitrogen-Free diet)喂成熟兔,发现其体重减轻,但如在盲肠间(intracaecal)灌入醣类(麦芽糖)可减少体重减轻,如以麦芽糖、硫、尿素灌入,则可维持其体重。如此喂以无氮饲粮,而尿素用灌入法的兔子,其生长效果与只喂给8%之蛋白质的饲粮效果一样。无氮饲粮之采食量很低,如喂以蛋白质8%之饲粮且尿素用灌入(perfusion)的兔子,其生长率15.5克/天,其氮滞留量与一般饲粮一样有效率,且细菌群因灌入尿素而增加。 
        兔子能正常利用尿素,合成体内蛋白质,且可由盲肠有机体及食粪现象,改进饲粮之蛋白质。盲肠内尿素主要来自迥肠内容物,一些来自血液,盲肠粘膜含有尿素鶤的作用,能水解尿素或氨(NH3),部分氨在盲肠内被微生物利用以合成细菌蛋白,一部份渗透入血液,在体组织作合成胺基酸用。以NH3的两种去路的量及其重要性仍未被决定,尿素氮的利用显然是盲肠代谢的一部份,但是在一般饲粮中添加尿素,到达盲肠时已经是不可利用的形式了。如果添加尿素是经包覆(coating)或保护(protected)的形式,在其到达盲肠以前不会被分解,因损失而引起中毒,如此可能会改进其使用效果,其protection的程度须依尿素的物理性状而定,因其颗粒大小与通过消化道的时间有关。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