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37|回复: 5

猪“高热病”综合防控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5 12: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7-5 13: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接太慢,看不了,弄成别的形式的不好吗?
发表于 2007-7-5 19: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猪“高热病”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佚名    转贴自:养猪信息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07-7-5    文章录入:kinki
流行特点
  1.疫情流行面积广,波及地区多,有蔓延和扩散趋势。
  2.传播速度快,有明显的流行性和传播性。
  3.体温升高40-42℃,病程1-3周,发病后5-7天开始死亡,3周后死亡逐渐平息。
  4.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猪都可感染,而且发病率、死亡率高;猪群的发病率50-100%,死亡率20-80%。
  5.很多场都是先从母猪或生长育肥阶段的猪先发病,然后再蔓延到保育猪和哺乳仔猪。
  6.以饲养管理差,免疫、消毒不严格的中小型养殖户疫情严重,尤其是外购仔猪的发病更严重。
  7.发病后抗菌药治疗效果差或无效,而且有时还可加速发病死亡。
临床症状
  猪群突然发病,体温升高41-42℃,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废绝。病猪皮肤发红,耳朵、臀部发紫,并带有铁锈色出血点,个别猪眼周围、肛门及乳头青紫色。部分猪出现呼吸困难、喘气、咳嗽,流鼻涕。眼分泌物多,大部分有泪斑,出现结膜炎。部分猪群便秘,呈球状,少数腹泻,尿黄而少、混浊,颜色加深。病程稍长的病猪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现象,被毛粗乱,部分病猪后肢无力,个别病猪濒死前不能站立,最后全身抽搐而死。妊娠母猪不同阶段感染,体温升高,粪便干燥,流产、死胎、弱仔增多,不发情或屡配不孕。
剖检病变
  病死猪皮肤充血、出血,呈现典型的败血症症状,个别腿部有扣状坏死。肺脏水肿,间质增宽,呈现严重的实变,呈紫红色。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泡沫或粘稠的粘液。全身淋巴结明显水肿,切面外翻,周边出血。肾脏肿大,表面有大量出血点。脾脏肿大,表面常见米粒大出血丘疹,边缘有梗死灶。有个别猪只,肝多发性坏死灶、黄染、白斑、边缘瘀血、切面灰白色坏死灶。膀胱、喉头、及心内外膜有出血点。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病程长的出现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胸腔及腹腔有纤维蛋白的渗出。
病原分析
  养殖户应认真观察猪群发病的前期、中期、后期的临床表现,根据其症状及流行病学在不同时期的表现,进行综合的鉴别诊断来确定病原。发病猪主要是多种病毒和细菌、支原体、弓形体的混合感染。
  病原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感病毒,支原体、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链球菌属2型、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附红细胞体等。
疾病发生流行原因
  1.引种处理措施不当,引进隐性感染猪。
 2.病死猪处理不规范,发病后猪场的病死猪随便处置。
 3.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如蓝耳病、圆环病毒等,造成免疫效果差。
 4.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质量差,漏免或不免疫,尤其是猪瘟、伪狂犬等。
 5.饲养管理不当,密度大、圈舍环境卫生差、通风不良、消毒防疫措施不到位。
 6.营养不良,重金属或稀有金属含量超标,配方不合理。
 7.同源性蛋白饲料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肠膜蛋白粉等携带各种大量病原的同源动物屠宰废弃物的使用。
 8.霉菌毒素的影响,破坏免疫系统,导致机体抵抗力差。
 9.应激、用药不当等因素。
防制措施
 1.首先要做好生物安全措施。控制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加强消毒。做好驱虫、灭蚊蝇、灭鼠工作。尽量减少人员流动,禁止非本场人员进入。
 2.加强病猪的隔离,病死猪深埋,无害化处理。
 3.引种隔离,停止从发生疫情的地区或猪场引种。
 4.及时清除粪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5.加强饲养管理,降低密度、分阶段饲养、防暑降温、减少应激。
 6.饲喂高质量全价饲料,严防使用高铜、高锌、同源性蛋白饲料。
 7.选择优质原料,玉米、豆粕、麸皮等,防止霉菌毒素侵袭,在夏季饲料容易发霉时和疫病高发期在饲料中添加霉菌吸附剂。
 8.在病原不确定的情况下,最好不做任何疫苗的补打工作。
 9.做好猪群的药物预防与保健,控制猪群的继发感染。可使用一些增加猪群抵抗力的营养添加剂,如黄芪多糖等,广谱抗菌药:支原净、金霉素、阿莫西林、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磺胺类等。使用阶段:引种隔离时、断奶、保育转群、16-18周龄。
 10.做好猪瘟、伪狂犬等病毒性疾病的免疫防治工作。
 11.推荐治疗方案:(供参考)
 1)有条件的场可进行抗体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未表现临床症状的假定健康猪紧急接种疫苗。配合使用转移因子效果更好。
 2)发病猪场应全群(包括健康猪)投药预防和控制,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等,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葡萄糖粉、阿莫西林。
 3)发病猪根据鉴别诊断有选择的使用病毒灵、黄芪多糖、磺胺六甲、头孢噻呋、氟苯尼考、鱼腥草、柴胡、安乃近、血虫净等注射治疗。
 4)使用干扰素按剂量注射,每日一次,连用三天,配合使用排疫肽、转移因子效果更好。同时配合使用鱼腥草、柴胡等清热解毒药和头孢噻呋、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等抗菌素,每日一次,连用四天,效果较好。
 5)发病猪采取保守疗法(参考):对发病猪群及时隔离,根据猪群年龄大小控制舍内环境温度,舍内带猪消毒,每日1-2次,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电解多维、阿莫西林及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产品,让其耐过感染后自行康复。
 关于最新研制的蓝耳病疫苗,专家建议也不能完全依赖。一是蓝耳病病毒有很多血清型,只有疫苗与本场发生的病毒血清型相匹配时才能得到保护。二是蓝耳病活苗有很大程度的散毒现象,因此非疫区一般不建议使用。三是蓝耳病灭活疫苗断奶前后注射,28天才产生抗体,现在仔猪发病日龄越来越小,很多猪群在10多公斤就开始发病,注射完疫苗还没产生抗体就已经发病了。四是有一些养殖户做完蓝耳病疫苗后会立即发病。因此,养殖户应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以及本场疾病的发生情况来决定是否免疫,而且尽量使用灭活疫苗。
发表于 2007-7-6 00: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能研制出混合型灭活疫苗.那就发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7-6 10: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专家前辈提出的问题及这么好的建议!

看过各位回的贴,受益匪浅!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鉴于各位提到的打开本站链接很慢的问题,我们正在处理,如有问题请加QQ:1786279与我联系,谢谢各位的支持,欢迎各位专家访问我们的网站论坛,多交流,多发贴,多提建议!谢谢各位的支持!

                                                             _______中国畜牧兽医专业网www.zmyw.com
发表于 2008-1-18 09: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热病这段时间
好像要好点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2 00:0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