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86|回复: 9

中国会不会引发世界粮食危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8 08: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其著作中为世人敲响了警钟。他认为,中国将成为再度引发世界性粮食危机的最大隐患。中国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有可能成为世界性粮食危机的策源地呢?
粮食消费多样化
从长期角度上看,影响粮食供求变化的最基本原因,包括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收入的变化。在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下,中国的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从上世纪60年代的24%迅速下降到了2000年的06%。预计2010年代中国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将下降至05%,2020年代将下降到02%。2030年代以后中国人口将转为负增长。因此,如果2005年到2030年之间这25年间,中国能够将目前的粮食供给量提高10%,那至少能确保目前这个水平的人均粮食消费量。
通过引进市场经济模式,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蔬菜、水果、畜产品、植物油以及水产品等农副产品的消费也都水涨船高。这也就是那些悲观论者认为中国可能引发世界粮食危机的背景之一。2003年,中国的蔬菜年人均消费量是日本的2倍,水果是日本的90%,植物油是日本的80%。2003年中国的猪肉年人均消费量是353公斤,将近日本(19公斤)2倍。
而中国牛奶和奶制品的年人均消费量却只有日本的14。虽然今后中国奶制品和水产类食品的消费量会持续增加,但前者依赖的是草场资源,后者依赖的是水产资源,这两项食品消费量的增加并不会导致粮食饲料消费量的激增。近几年中国淡水养殖业迅猛发展,将成为世界首屈一撸的鱼类生产大国。中国人的食品消费从量上看,已经达到饱和。现在,它正在从结构上逐渐发生变化,趋于多样化和合理化,即减少谷物的摄取,增加水果、鱼类和奶制品的摄入量。
折中型食品消费
由于东亚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变化,畜产品、蔬菜和水果的消费都更加庞大。但是,在他们的饮食习惯中,大米仍然占最大的比重,大豆等富含植物蛋白的食品和鱼类的消费比例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欧美的食品消费以畜产品为主,亚洲则以谷物和蔬菜为主。中国曾经在饮食结构上趋向欧美,却没有将欧美化的饮食习惯进行到底,而是选择了一种亚洲和欧美的折中型食品消费类型。
布朗先生等欧美的食品问题研究专家认为,中国会扩大畜牧业,因而要大量进、口粮食饲料。很明显,他们根本不了解东亚各国的饮食传统和饮食文化,而是以欧美中心主义来思考问题。日本的肉类消费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就已经停滞不前,粮食饲料的进口量也逐渐趋于减少。这说明,只要东亚各国还基本维持拟大米为主的饮食结构,就不会像欧美等发达国家一样,把大量的粮食用作饲料,并在世界范围内收购粮食。
丰富的食品生产资源
布朗把中国的耕地面积减少和单位面积增产的停滞视为中国粮食产业的主要倾向,得出了中国到2030年粮食产量将减少20%,出现22亿吨粮食缺口这样一个结论。事实果真如此吗?
2003年,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为109公亩,而日本仅有34公亩,中国几乎是日本的3倍。如果把草地也算进去,中国的人均农业用地面积高达423公亩,是日本(4公亩)10倍以上。布朗认为,在食品需求上中国会步日本的后尘,大量依赖进口来满足国内粮食需求量的增加,但他根本没有考虑农业用地这个粮食生产的最基本要素,没有看到日中两国之间这方面的巨大差距。当然,中国和日本样,不少耕地和农业用地都被转用作宅基地、公路或者工业用地,一些山区的耕地也由于条件恶劣而被农民放弃耕种,农业用地确实在不断减少。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人口的不断增加也确确实实让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缩水。
但是,在过去10年间,让中国粮食产量不断攀升的最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提高。2005年,中国小麦的单产(每公顷423)已经大大高于美国(282),并略领先于日本的每公顷411吨,似乎没有增产的余地了,但其他农作物增产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中国的大米单产2005年约为每公顷626吨,比日本的665吨略逊一筹,比起美国的744吨则逊色太多。从玉米产量上看,中国每公顷的产量为515吨,仅为美国(929)55%,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大豆的产量(183)虽然比日本(151)要高,但与美国(291)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布朗认为,中国的粮食单产已经大体上接近日本的水平,从而判断中国今后的粮食单产增长将陷于停滞,加之水资源匮乏和土壤质量恶化等原因,粮食单产今后很可能会下滑。但在中国,粮食生产的基本资源——农业用地仍然有一定的富余,通过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仍然有大幅提高粮食单产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的比较和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食品消费量已经达到饱和,接下来就将进入寻求有更高附加值的食品的阶段了。
中国知道,自己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在世界范围内购买粮食,会使国际市场陷入混乱。中国应该以粮食基本自给自足为原则,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我相信中国还是有实力实现粮食的稳定供给和自给自足的。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7-6-28 08: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文从现有单产增长空间和中国人口增长趋势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
不过,有一个逻辑问题没有点出,否则会更有说服务。

那就是没有探讨今后技术的进步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在30年前,能想像今天的单产吗?

只看明天需求的增加,不看明天的技术进步,一大误区。

但也不能因此就不予重视,因为只有重视,才会有技术等的进步。
发表于 2007-6-28 09: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人口已达二億 中国要提防被这个超级大国吃掉
发表于 2007-6-28 10: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是粮库太少,粮食没有地方放,现在变成粮食太少
发表于 2007-6-28 21: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调重弹!!!!!!!!!
我们自己可以养活自己
不必在变相宣传中国威胁论了
袁隆平先生的成果不仅使我们养活自己
还养活了世界上的其他民族
发表于 2007-6-28 21: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可能,希望袁大师有生之年再研究研究玉米,也杂交杂交让玉米的产量也翻一番,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P
发表于 2007-6-28 21: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玩笑归玩笑,现在的能量饲料确实有点供应紧张:funk:
发表于 2007-6-28 22: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版的能源危机,我们应该引起重视!!
发表于 2007-6-29 07: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文从现有单产增长空间和中国人口增长趋势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
不过,有一个逻辑问题没有点出,否则会更有说服务。

那就是没有探讨今后技术的进步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在30年前,能想像今天的单产吗?

只看明天需求的增加,不看明天的技术进步,一大误区。

但也不能因此就不予重视,因为只有重视,才会有技术等的进步。
发表于 2010-10-20 19: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会的

[ts]zhazha443 于 2010-10-20 19:14 补充以下内容[/ts]

应该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0-29 15:3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