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90|回复: 1

[饲料] 涨价有理 生猪后市仍显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3 09: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猪肉价格的突然上涨,犹如4月初的那次花生油价格上涨,很少被关注的养猪户,一时间被推到了前台。不管是花生油价格的上涨还是猪肉价格近段时间的上涨,更多的像是市场在经过压抑、挣扎之后的一次强度“应激”。其背后揭示的还是“猪多伤农”事件的后续。 业内人士:生猪价格早该涨 从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上半年,生猪市场持续低迷,最低时生猪收购价达到2.8元/斤。生猪屠宰企业此时大量收购生猪并用以库存。2006年下半年,屠宰加工企业上半年低价收购的生猪产品涌向市场,造成猪肉市场的低迷,甚至在消费高峰2006年农历年底,生猪价格一直毫无起色。也正是生猪在短缺那么长时间之后,生猪产品消耗殆尽,才有了2007年“五一”节后生猪价格疯狂上涨。生猪价格陡然的上涨,引来周围一片的怨声载道。屠宰加工厂在喊亏损,饲料企业也在喊“痛”,养猪户被各方看成是价格上涨的最大受益者。猪肉价格上涨,养猪户受益到底有多大? “养猪成本上涨54.6%,而肉价只上涨43.1%” 威海养猪协会会长周玉晓手里拿着一串串的统计数字告诉记者说:“从2007年元旦开始,饲料价格一路飙升,养猪成本增加,猪价上升属正常现象。只是有点过快,消费者一时难以适应。此番养猪成本上涨了54.6%,而肉价上涨了43.1%,远远落后于成本涨幅,不必大惊小怪。”调查显示:玉米同期上涨 33%、豆粕上涨14.6%、维生素上涨40%、微量元素上涨86.7%、每吨配合饲料上涨41%、防疫保健费从10元/头上升到20元/头、人工费上涨 66.6%,其他诸如银行利息、折旧费等也有不同水平的上涨。 周玉晓同时也给记者算了一笔帐:按200斤的猪,养猪户按5元/斤出售,1头猪获利200元,这样饲养160天,每天收入1.25元/头,若再考虑疾病的影响养猪户收入远低于上述计算。 同样大小的生猪,小屠宰者的收入:出肉:116斤×7.5元/斤=870元;大骨头:6斤×2.5元/斤=15元;排骨:18斤×7元/斤=126元;下货25斤×4.3元/斤=107.5元;猪皮50元,共计1168.5元。支出:定点屠宰费15元/头;亏耗1.8斤×7.5元/斤=13.5元;工资 10元/头;运费10元/头;共计48.5元。纯收入为120元/头,按2天计算,每天获利60元。养猪户和屠宰者受益比为1:48。 那么白条肉出厂之后还要经历哪些利润分配环节才最终上市呢? 一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内部人士给记者展示了这几层利益关系。屠宰加工厂以批发价出售给经销商,经销商在各超市销售,其中超市要保证11-13%的利润。层层分析下来,肉价上涨43.1%,超市管理及摊位费占去11-13%,经销商、摊主占去利润的10-20%,剩下有屠宰商、养猪户不等分得。那么谁来保护最弱势的养猪户呢?谈到此问题时,一向温文尔雅的中国农业大学陈清明教授不无激动的说:“现在生猪价格一上涨,各方面就要出来调控,那么在生猪价格每斤 2.8元的时候,谁来管过?现在养猪成本一直在涨,作为一个高风险产业,我觉得生猪价格每斤7元左右是合适的。有些人说,一头猪赚了300多元,真正赚了那么多吗?前几年的损失呢?” 生猪短缺还要持续多久? 某业内人士分析说,生猪养殖成本的提高,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是一种常态。并不是目前生猪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生猪数量的多少将决定生猪价格的未来走势。可从两个关键点来大体预测生猪上市数量的走势: 其一是2006年第二季度,能繁母猪留用情况。持续低迷的生猪市场,2006年第二季度能繁母猪存栏以接近低谷,大量的母猪被宰杀。而这次大规模的调整存栏多集中在5月份前后,特别是散养存栏几乎是宰杀殆尽。如此估计,5月份调整补栏后留有的小后备母猪,大约要经过18个月,即2007年11月份其所产生猪才开始上市。 其二是2006年下半年的生猪补栏情况。进入2006年下半年,因为受资金的影响和对疾病的顾忌,母猪补栏一直不积极。从6 月底到中秋节期间留后备母猪的更是减少。某种猪场种猪销售数字显示,2006年三四季度与同期正常年份相比种猪销售额下降了70-80%。饲料经销商也多反映饲料销售量同期相比也下降了50%多。此种态势一直持续到2007年第一季度。4、5月份,150斤左右的后备母猪补栏开始有所增加。这批补栏母猪配种也要在6月底,其所产毛猪同样经过9个月后即08年三月才能上市。 就目前来说,不会出现大规模补栏母猪的现象,还是多属于调整性补栏。所以说生猪出栏量短期内不会上升太多,供求关系一时难以得到根本改变。 业内人士分析说,近期的豆粕价格的微涨,可能预示60-140斤左右的生猪存栏量有所增加。这批生猪的陆续出栏,可能会缓解近期的生猪供应紧张形势。生猪价格能不能平稳度过2个月,将决定这整个市场是否达到平衡。 国家储备肉调控对生猪后市影响到底有多大? 某从事屠宰加工的业内人士分析说,国家猪肉储备库存不会太多。几家大的屠宰加工企业其库存也大都在1000-3000吨,估计不会超过5000吨。作为活体储备,每年一头猪国家补贴30元左右,但是因其生长周期长,占用资金太大,据业内人士估计,储备量也不是太大,国家若是动用储备肉,企业也是部分从市场上购买。 国家声称动用储备肉,更多意义可能是安抚老百姓的消费恐慌,其实际意义并不大,而目前生猪、猪肉价格的小幅回落属市场正常反映。 真要平抑猪肉价格,在国内总体供应短缺的情况下,除非从国外进口以补市场之缺,但国家会谨慎对待,既不影响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以恢复正常的生产供应,又要保证低收入群体能消费得起。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6-24 08: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生猪价格一上涨,各方面就要出来调控,那么在生猪价格每斤 2.8元的时候,谁来管过? :5s: 这话句说得太好了,真希望政府也能关注一下这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4 14:2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