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80|回复: 3

中小企业发展从创业型向管理型转变的关键节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5 11: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咏 (北京三友创美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摘要)

  在企业“高死亡率、高出生率”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要避免因不能将自己从创业型转变为管理型而导致的失败,需注意四个关键节点的转变:一是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程序;二是建立规范、标准化的管理操作体系;三是建立稳定而扩大的筹融资渠道;四是提炼培养具有企业特色、凝聚和激励人心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创业型 管理型 决策 管理 筹融资 企业文化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国内各个行业都不断有企业被兼并收购或倒闭,同时在创业热情不断高涨的推动下,各个行业又都不断涌现出众多新兴的中小创业型企业。在饲料行业里也同样是这样。如何在这个“高死亡率、高出生率”的双高背景下生存下来,并延长企业寿命,是众多中小企业关注的话题。笔者仅从几个关键节点谈一下如何避免因不能将中小企业从创业型转变为管理型而导致的企业失败。 根据美国学者Kelloge的研究,企业失败的最大风险期出现在企业创立后的4—10年,而不是开始的1—2年,有统计数据表明:创立2年的企业失败率为23.7%,创立4年的企业失败率为51.7%,创立6年的企业失败率为67.7%,创立10年的企业失败率为80%。研究发现企业在创立4—10年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不能将自己从创业型转变为管理型。

   所谓创业型企业,主要是指因拥有某项技术或资源平台而建立起来的企业。这样的企业犹如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切都从头开始,各方面还不完善,甚至还是空白,如没有科学的决策程序,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没有规范标准的研发、采购、生产、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没有稳定可靠的筹融资渠道,没有经过提炼总结的企业文化。所谓管理型企业,则是指经历创业期后,企业在市场上有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销售规模,企业的资产和人员增加,适应企业内外部形势的需要,对企业逐步进行科学决策和规范化管理,形成了稳定而扩大的筹融资渠道,培育和倡导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从创业型转变为管理型,必须要掌握好几个关键节点的转变: 一是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程序。从依靠领导个人决策转变为依靠集体决策,从集权型决策转变为可控范围内的授权型决策,从依靠感性决策转变为依靠理性决策,从依靠定性分析决策转变为依靠定量分析决策,减少因决策程序不科学可能导致的决策失误。

   二是建立规范、标准化的管理操作体系。在研发、采购、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环节,首先推行专业化管理,即由相应内行的专业人员管理相应的部门,培养各部门有潜力的人成为本部门的后备管理人才或专业技术人才。这是社会化分工高度发达背景下对企业人才配置和培养的必然要求。有了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和员工,才有了建立规范、标准化管理操作体系的基础。其次,学习各管理环节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先进企业在相应管理环节上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加以改造和利用,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化操作标准,并在培训后加以执行,同时通过监督检查确保执行到位,最终形成习惯性和自然遵守的制度和操作标准。

  三是建立稳定而扩大的筹融资渠道。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犹如人体内的血液,输送着人体生命需要的营养物质。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销量的增长,都要靠资金的增加来维持,因而建立稳定而扩大的筹融资渠道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是企业资金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内容。在创业型企业时期,因企业经营业绩不够显著,自身资产规模有限,很难从银行贷到需要的资金,同时资金需求量还不算巨大,因而主要靠股东投入的资本、经营者个人或亲戚朋友的借款或其他关系人的借款来维持企业的发展。

  但是当企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后,资金的需求规模越来越大,原来的筹融资渠道所能提供的资金越来越有限,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因而必须同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建立联系,以获得这些机构的支持和贷款。这就建立起了稳定而扩大的资金筹集渠道,并步入了资金管理规范化的轨道。 四是提炼培养具有企业特色、凝聚和激励人心的企业文化。在创业型企业时期,企业的员工主要是一批志同道合的创业者,人数不多,同时大家被共同的信念和梦想凝聚在一起,在规章制度、管理不健全的背景下,靠自发、自愿做着自己的份内或非份内的工作,团结协作、互相补位,克服了创业型企业制度上的很多不足。随着企业的发展,业务扩大,人员增加,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矛盾从“生存”变为了“发展”,人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部分员工从过去不计报酬、不计得失的努力工作变得开始计较、盘算个人的得失,新员工有的怀着大干一番培养自己才干的想法、有的则怀着“给多少报酬干多少活”的想法进入企业,企业形成了多元化的思潮,没有了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导致人心开始涣散。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及时的改变,企业就可能变成一盘散沙,丧失战斗力,先从内部自己瓦解,然后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被摧垮。

  因而在企业内部有意识地提炼总结创业期的精神,倡导讲奉献、尽责任、充满自信、不断进取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员工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培养符合企业经营宗旨的企业文化,是保持企业的创新激情,激励员工自觉自愿相互配合、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精神武器。 如果企业在上述几个关键节点上实现了平稳过度和转变,必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不能将自己从创业型转变为管理型而导致的企业失败。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6-6 09: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精辟了!;1s: ;1s: ;1s:
发表于 2007-6-23 14: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1s: 太精辟了,特别是提炼培养具有企业特色、凝聚和激励人心的企业文化这方面,使很多企业失败,受挫。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9: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饲料企业还太年轻,企业文化是需要积淀的,难以拔苗助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7 16:4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