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武汉举行的第三届亚洲猪病会议上,来自亚洲各国的学者的精彩演讲使参会人员受益匪浅,有一
种疾病受到了大家的关注——猪回肠炎(porcine ileitis)又称猪增生性肠病(PPE)。以前我们没有很好
的认识此病,也没有做过常规的预防免疫,在听了关于这个病的报告后,才使我们意识到了这个病的普
遍性及危害性,他是由胞内劳森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引起的一种以顽固性或间歇性下痢为
特征的疾病,可引起保育猪或生长育肥猪出血性或非出血性腹泻,使感染猪生长速度减慢,猪群生长均
匀度变差,有时引起死亡。该病在猪场普遍存在,且容易传播是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疾病。由于猪只
死亡、淘汰或饲料转化率降低,给猪场带来严重损失。
胞内劳森菌主要在回肠上皮细胞内的细胞质中繁殖。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通
常发生在新种猪及肥育猪,临床上很少见。表现为血红至暗红色下痢,猪只厌食、虚弱、沉郁及突发死
亡,死亡率可达到5~6%。慢性型回肠炎比较常见一般发生於20至50公斤体重的生长猪,呈现轻微、
非特异性下痢,猪只常厌食及沉郁,感染猪生长发育受阻并形成僵猪。急性型及慢性型回肠炎两者病
变出现在回肠、盲肠及近端结肠,肉眼可见由急性出血性到增生性及坏死性等不同的病变。典型的肉
眼病变特性是小肠及大肠粘膜增厚。病猪体内的菌可通过粪便等排出体外,根据调查菌排出后可存活2个
星期。
本病的诊断主要是应用PCR或ELASA确诊。由于我国猪使用抗生素比较多,所以不表现明显的症状,在
保育结束后由于抗生素用量减少而发病,生产阶段和后备猪发病率高。该病原对泰乐菌素和泰秒菌素比
较敏感,但很难确定最佳的给药时间。对于本病的预防必须要注意猪场的环境卫生,实行全进全出,做
好通风保温工作。在断奶前可进行口服疫苗进行预防,不会影响断奶后抗生素的应用。所以选用好的疫
苗预防本病是非常重要的。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