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31|回复: 6

单体氨基酸添加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5 18: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弟不懂水产,问一个弱弱的问题:
        现在很多人都说在鱼料中添加单体氨基酸没有效果,原因使吸收不同步。那么也应该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就是原料中的氨基酸也会存在吸收不同步的问题,比如说豆粕中lys含量多,菜粕中Met多,在设计的时候氨基酸是平衡的,但lys释放快,Met释放慢,当Met释放出来时,其它氨基酸都已经被排泄掉了,也就是说原料中的相当一部分氨基酸没有被利用(虽然说设计时是平衡的,但实际上还是不平衡),这种问题如何解决?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nihaozhanghu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15: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研究过吗?
发表于 2007-4-20 16: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不添加单体氨基酸.好象吸收不同步,没什么效果
发表于 2007-4-20 16: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单体氨基酸吸收不同步。豆粕菜粕的吸收无此问题#4
发表于 2007-4-22 17: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得有道理。
别听某些专家的胡说八道。许多人是道听途说,自己并没有真正的试验。
猪鸡添加游离氨基酸也存在吸收不同步的问题。
发表于 2007-4-22 23: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营口的兄弟少安毋躁:)

鱼虾对游离氨基酸利用率低首先是一种客观现象,我记得这种现象最早是在鱼的营养需要研究中发现的——用氨基酸混合饲料喂鱼,鱼不能获得良好的生长(与畜禽完全不同)。于是就有了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的种种假说,“吸收不同步说”只是其中较为被普遍接受的一种。

当然,这种假说也一直存在争议,早年北农大戎易教授就不同意这种解释。但无论如何,“鱼虾对游离氨基酸利用率低”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某些人臆想出来的。有趣的是,研究表明增加投喂频率可以提高单体氨基酸的利用率,似乎支持了“吸收不同步说”。
发表于 2007-4-29 15: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水鱼上效果明显一些.淡水鱼主要考虑的还是性价比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1 11:4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