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11月14日中午12:31,亭湖区动物疫病监测中心接到110来电,请求帮助查看一养殖户生猪突然死亡的原因。工作人员随即赶到现场。养殖户施某家存栏商品猪57头,当天早晨猪群完全正常,喂过食后户主去田里干活,中午回来发现有13头猪死亡,还有几头精神沉郁。施某怀疑有人投毒,遂报警。经现场症状观察、病理解剖、病史调查和生化实验,诊断结果为育肥猪亚硝酸盐及亚硝胺急性中毒症。
1、发病情况
该养殖户存栏57头育肥猪,体重40-80千克,分8个圈饲养,发病前相当健康。体重最大的一圈死亡率最高,8头死了7头,还有一头目光呆滞、精神沉郁。最小的一圈没有死亡,精神状况基本正常。整个发病期共计死亡18头猪。
2、临床症状
最先死亡的13头猪横七竖八地倒在圈里,可视黏膜发绀(13/13),皮下淤血(4/13),发病猪精神沉郁、呼吸急促、心跳快速、脉搏浅弱、多数猪体温偏低,为36.5-37℃。发病猪耳朵尾根厥冷,时有阵发性抽搐。
3、病理解剖
血液呈酱油色,凝固不良(13/13),肝胀肿大出血,病理切片肝小叶出血性坏死(6/13),肺出血(6/13),胸腔、腹腔有出血性渗出液(8/13),胃大弯和幽门处黏膜出血(8/13),肠道膨胀鼓气(9/13)。其它未见明显变化。
4、询问病史
问诊该养殖户,猪群一直很正常,从未发病。所喂的饲料都是从菜场拖回的废弃的青菜、芹菜、菠菜、韭菜等杂物和鱼的内脏。饲喂前将这些废弃物剁碎、混匀,加热。仓库里堆有没有饲喂的菜叶,许多已经腐烂。
5、生化实验
取解剖猪胃内容物液体两滴于滤纸上,加10%联苯胺三滴,再加10%醋酸两滴。滤纸立即呈现棕色。
6、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认为这是一起育肥猪急性亚硝酸盐及亚硝胺中毒并引起死亡的病例。究其原因,可以从饲料中的化学反应进行分析。
6.1蔬菜中硝酸盐的还原反应
正常情况下,各类新鲜蔬菜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硝酸盐(见表1)和亚硝酸盐。植物体内亚硝酸酶含量比硝酸还原酶的含量高得多,所以新鲜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仅占硝酸盐含量的2-50/00。一旦蔬菜进入贮藏和运输环节,细胞会发生碎裂,释放出硝酸还原酶,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另外,蔬菜在贮藏过程中,某些大肠杆菌、链球菌、产气荚膜杆菌、摩根变形杆菌等在适当的温度、水分、PH值和渗透压等条件下可促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如新鲜蔬菜中亚硝酸根的含量仅4.8ppm,贮存3天后,可升至17.0ppm,如将煮沸的菠菜置于30℃24小时后,亚硝酸根的含量可猛增至393ppm。
表1 新鲜蔬菜中-NO3-含量
蔬菜 -NO3-含量(ppm)
青菜 3560
芹菜 3620
菠菜、莴苣 3000
韭菜 3640
6.2鱼内脏中化学物质的反应
鱼内脏中含有大量的动物性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为氨基酸再脱羧基成为相应的胺类物质,其中仲胺的含量最高。在亚硝酸盐含量足够时,仲胺极易反应生成亚硝胺。
6.2.1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转化为有活性的亚硝化剂。
NaNO2+HCl⇌HNO2+NaCl 2HNO2 ⇌ N2O3 + H2O
HNO2 +CNS- +H+ ⇌ON-CNS +H2O
HNO2 +HX ⇌ ON-X +H2O
2HNO2 ⇌ (H2NO2)++ NO2-
6.2.2这些具有活性的亚硝化剂与仲胺反应得到亚硝胺。
(CH3)2NH + N2O3 ⇌ (CH3)2N-N=O + HNO2
R1R2CONH + (H2NO2)+ ⇌ R1R2CON-N=O + H2O + H+
育肥猪胃内的酸性环境恰好促进了以上化学反应的发生。
6.3毒理作用
6.3.1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 亚硝酸根可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使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正常机体内,由于红细胞内具有一系列酶促和非酶促的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系统,故正常红细胞内高铁血红蛋白只占血红蛋白总量的1%左右。当机体摄入大量亚硝酸盐时,红细胞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速度超过还原的速度。高铁血红蛋白大量增加,引起机体组织缺氧,导致家畜中毒。以猪为例,当猪红细胞内高铁血红蛋白占血红蛋白总量的20%时即表现中毒症状,占76%以上时即导致死亡。
6.3.2鱼的内脏反应得到的亚硝胺一般很少表现出急性毒性,但亚硝酸盐含量高时可以引起严重的肝、肺、肾等实质器官的组织损伤。
7、小结
这是一起由饲料亚硝酸盐和亚硝胺含量过高引发的育肥猪高铁血红蛋白中毒并引起死亡的病例,并非他人投毒。猪群中大猪采食量高、发病严重、死亡率高,小猪采食量小,发病较轻。养殖户施某对自己因贪图便宜采用废弃蔬菜和鱼内脏作为饲料喂猪感到悔恨不已。在110民警和动物防疫人员的监督和指导下,施某一方面迅速采用1%亚甲兰静脉注射治疗发病猪,另一方面催家人将已死亡的育肥猪做无害化处理。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