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90|回复: 0

[反刍] 肉牛日粮淀粉消化特性(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3 10: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淀粉的能量效率:小肠>瘤胃>大肠
谷物加工(脱皮、发酵)不仅提高了淀粉的全消化道消化率,通常还将淀粉消化部位移回瘤胃,减少流向十二指肠的淀粉量(Zinn等,2002)。反刍动物消化或发酵淀粉的能量效率,随着淀粉的消化部位而发生变化,且淀粉在瘤胃内发酵生成VFA的能量效率低于其在小肠内消化成葡萄糖的能量效率。通过对葡萄糖或淀粉的灌注研究、G:F回归和瘤胃消化相关的甲烷和热损失的计算,瘤胃发酵淀粉获得的能量估计为小肠消化淀粉获得能量的69 ~ 86%(Owens等,1986)。
McLeod等(2001)也报道这一数值为74%。但Huntington等(2006)指出,淀粉在小肠内并不能被完全消化,所有未消化的淀粉都会进入大肠再次发酵,且大肠内淀粉发酵的能量效率比瘤胃更低。根据Huntington等(2006)估计的淀粉在瘤胃、小肠、大肠内消化时的相对能量利用效率分别为80%、97%和62%,可知提高进入后端消化道(小肠、大肠)淀粉水平可提高淀粉的能量效率。假设大肠内淀粉的消化量为零,小肠内消化的淀粉量需超过日粮总淀粉的82%(80/0.97),才可减弱瘤胃低的淀粉能量效率的影响。
但是,实际上大肠内的淀粉发酵部分补偿了小肠对淀粉的消化不完全。基于大肠内淀粉的消化比例及能量效率可知,提高过瘤胃淀粉水平将会改善淀粉在小肠内的消化率,计算公式为:十二指肠内淀粉消化量(%)=(80-0.62×大肠内淀粉消化量,%)/(0.97-0.0062×大肠内淀粉消化量,%)。当大肠内淀粉消化量为零时,十二指肠内淀粉消化量应达到82%。一般情况下,加工玉米在大肠内消化量为17-74%,其在小肠内的消化量应达到66-80%,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能量效率,具体水平与谷物的类型及加工程度相关。

2、加工方式对淀粉消化位置、能量效率、消化率的影响
根据玉米加工方法,对38个测定了淀粉在肉牛瘤胃、小肠和大肠消化量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以占淀粉摄入量的百分比计时,蒸汽压片玉米在瘤胃内的消化量显著高于干压片玉米,且干压片玉米又显著高于玉米粉(85 vs. 79 vs. 67%)。玉米粉或蒸汽压片玉米型日粮中淀粉在小肠、大肠的消化率均高于干压片玉米型日粮,三种日粮淀粉在小肠内表观消化率分别为76%、82%和55%,在大肠内表观消化率则分别为64%、74%和17%。
图8为Huntington等(2006)报道的不同瘤胃消化量下淀粉的能量效率。从图中可知,不同形式玉米的能量消化效率均接近于NRC(1996)中肉牛能量效率82%(ME/DE)。蒸汽压片玉米的能量利用效率最佳,但与瘤胃内消化量成反比。回归分析可知,瘤胃内淀粉消化量每减少1%,淀粉的能量效率则提高0.2%。即当将蒸汽压片玉米型日粮在瘤胃内淀粉消化量由90%减少至75%,可使淀粉的能量效率提高3.3%。这与将淀粉的消化位置转移为瘤胃后,保证小肠内消化足够量的淀粉,便可提高日粮能量效率的理论一致。由于干压片玉米在小肠内的消化率较小,故提高干压片玉米型日粮在十二指肠淀粉消化量并不一定可提高能量效率。
小颗粒谷物(燕麦、大麦)、压片玉米、发酵玉米、青贮玉米在泌乳奶牛瘤胃后的消化率一般较高,如储存5个月的青贮玉米在奶牛瘤胃后的消化率高达78-91%(Jensen等,2005)。玉米青贮的总消化道淀粉消化率也较高,即使成熟度较高玉米(40%DM以上;Ferraretto等,2012)。当饲喂这些谷物的日粮时,通过饲喂策略提高过瘤胃淀粉量便可提高日粮的能量效率,如饲喂干青贮刺激唾液分泌量、提高采食量或饲喂浓缩料等。

1.png

加工方法不仅影响摄入淀粉的能量效率,还可影响其消化道总消化率。因此,实际生产中应高度重识原料的加工方法和日粮配方设计。蒸汽压片玉米、细玉米粉的总消化道淀粉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干压片玉米,三者平均水平分别为99.0%、98.1%和93.7%。这与Corona等(2005)报道的顺序不一致,可能与两者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的不同相关。虽然不同试验结果得到的淀粉总消化道消化率存在差异,但这些试验均表明肉牛蒸汽压片玉米、细玉米粉日粮淀粉能量效率均高于干压片玉米(81.1%、81.1%、75.4%),如图9所示。值得注意地是,不同加工方法导致的日粮淀粉能量效率差异主要来源于淀粉的总消化道消化率差异,而不是对摄入能量的利用效率差异。

2.png

Taylor等(2005)指出,大量其他因素可对淀粉消化位置产生正向或负向影响,如微生物蛋白产量、瘤胃pH及其对NDF消化影响、潜在的酸中毒、DMI等,实际配方设计或原料加工时均应考虑这些因素。
改变瘤胃内淀粉消化量可影响淀粉总消化道消化率吗?图14、15分别显示了育肥牛、奶牛瘤胃淀粉消化量与总消化道消化率间的关系。对于育肥牛,提高瘤胃内干压片玉米或全粒玉米型日粮淀粉消化量,可提高淀粉的总消化道消化率;而饲喂蒸汽压片玉米或高水分玉米日粮育肥牛瘤胃内淀粉消化量对其总消化道消化率地影响很小。
相反,提高饲喂蒸汽压片玉米或高水分玉米日粮奶牛瘤胃内淀粉消化量,则可提高淀粉总消化道消化率;但当饲喂干压片玉米或玉米粉型日粮时,奶牛十二指肠淀粉供应量对其总消化道消化率无影响。
不同原料加工方法或日粮类型的差异可能反映了淀粉消化部位的变化,瘤胃后淀粉消化在很大程度上补偿了其在瘤胃内的不完全消化。育肥牛、奶牛对不同加工处理原料的反应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育肥牛咀嚼次数更多、颗粒更细、谷物在奶牛瘤胃及大肠内停留时间更短、奶牛采食量更大、奶牛日粮纤维水平等。

3.png
4.png

资料来源:
Crystal E. Owens, Richard A. Zinn, PAS, A. Hassen,and Fredric N. Owens.Mathematical linkage of total tract digestion of starch and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to their fecal concentrations and the effect of site of starch digestion on extent of digestion and energetic efficiency of cattle.The Professional Animal Scientist 32 (2016):531–549.

来源:畜牧人网站  公众号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8 12:2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